在离目标大约还有五六米的距离时,小驼子对左右两人各轻轻地拍了一下。
这两个战友立即停下,而小驼子则单独向前继续爬。
又爬了两米,小驼子来到一个野草堆前。
脑袋从野草堆最下方的右侧偷偷地冒出一点,向目标看去。
首先,小驼子第一眼就看到一个机枪手正靠在树下,身前的轻机枪已经架好,显然,随时可以开火。
而在这个机枪手右边,还有两个小鬼子趴在地上,不!仔细的看了看,最右边还有一个小鬼子,只是因为视线问题,刚才猛地看过去,还以为那儿是一团黑。
而在这颗树下的右边,最少有三个小鬼子,两个同样趴在地上,另一个则坐着。至于还有没有别的小鬼子,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小驼子估计,这里应该是以小单位为一组的警戒哨,相当于一个班。那也就是说,对方最少还有两三人。或许,这两三人已经战死,或者,他们正躲在树上……一切的一切都不确定,但是,必须都要统统解决掉。
想到这儿,小驼子慢慢地缩回了脑袋,缓慢的退到了小队中。
然后,利用收拾告诉队友们前面的情况,最后下达了命令:将长匕首要在嘴里,缓慢的取下枪,轻轻地拉了下枪栓,再从腰间抽出一颗……这意思已经十分明确了:不管那儿有多少小鬼子,大家都要干掉他们:首先用招呼,然后边冲边开枪,最后近距离用长匕首解决问题。
等大家都咬住匕首,拿出,扭开了盖子后,小驼子点点头,然后,大家都趴在地上,把压在身下,然后,几乎是同时拉响了。
可是,拉响后,大家却用身体压住了……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尽可能的降低拉响后,导线燃烧的声音。
然而,意外出现了。
“砰!砰!砰!”
目标右边突然传出三声枪响……
果不其然!
有了这五个狙击手的加入,小鬼子的火力,尤其是轻、重机枪的火力基本上都哑火了。
这五个狙击手就只接到一个任务: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把小鬼子的轻、重机枪火力给消灭掉,就是大功一件……最关键的是,为了能让这五个狙击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本领,彭鹏并没有对他们有别的要求,完全让他们自由行动,自由发挥。
分散开来,利用伪装服,加上夜色的天然掩护,别说小鬼子了,就是自己人也不知道这五个狙击手躲在哪里……说的难听点,很多时候,四营的战士就趴在狙击手身边,却不知道,身边的某堆野草,或者是看似平坦的野草地上,相距不到两米,居然隐藏着狙击手。
往往都只有等那位狙击手开枪后,一旁的战士才惊诧的发现:原来,就在自己身边啊!
而这,就是狙击手伪装方面的厉害。
反过来,对于小鬼子机枪手来说,可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只因为黑暗中,机枪口连续不断的闪烁着火舌,那简直就是黑暗中的明灯,加上相距不超过五十米,对于狙击手的枪法来说,基本上不存在难度的问题,往往都能一枪一个。然后等这挺机枪再次闪现火舌的时候,两三秒内,必然会被再次狙杀……如此循环,小鬼子又有多少机枪手可上门送死?
而小鬼子也不是没有挣扎过,最少,他们派了两拨人马冲过来,想利用人口的优势,冲击狙击手,结果,迎接他们的是四营战士的枪口和刺刀,根本就没有发现狙击手。倒是和四营的战士血拼了两次,其中一次还包括白刃战。最终,这等冲锋以小鬼子伤亡大于四营而结束。毕竟,这样近距离的冲锋,防守一方是占大便宜的,而小鬼子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才不得不如此。
这样的近战,虽然惨烈,但是,双方短时间内都没有办法去消灭对方,也就是说,双方的实力基本持平:小鬼子一方人数占优,而四营这边不仅有机关陷阱相助,更有狙击手相助,所以,双方的实力基本相等。
但是,别忘记了,小鬼子还有整整一个联队在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外休息,随时可以就近支援。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四营依然处于绝对的劣势。
而那十四个狙击手组成的狙击队——那个猎人向导在把他们安全送出去后,就在雷区边等待,他毕竟不是狙击手,胡乱加入,不仅会打乱狙击手之间的默契配合,说不定还会因为他而暴露所有人,等同于帮倒忙。
此时,狙击手们已经偷偷地穿过雷区,正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的摸向小鬼子的右侧(从四营的方向看是左侧)外围。
毕竟,狙击手擅长于狙杀敌人,而不是跟敌人打阵地战。所以,必须从小鬼子的外围,如削苹果似的,一点一点地深入,一层一层地将小鬼子消灭掉。
三人一组,成三角阵型,最后一组为殿后,主要负责支援和后方的安全。而最前面一组为五人,由小驼子带着,处于整个队伍的最前端。
“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