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堂屋大门口,张青山总算是想到一个相对完美的计划了。
“陈姐,你对这个周凯军熟悉吗?”
“只是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大汉奸,具体的情况我不清楚。”
张青山点点头,转身问身后的随行人员:“你们了?”
跟来的除了张青山的警卫员孙炳成外,都是宣传队员,他们最多也就只是在突击团控制区域内工作,没有命令不会到敌占区去活动,所以,哪怕听说过周凯军这么个人,也都不熟悉。
见大家纷纷摇头后,张青山点点头,正色道:“我对这个周凯军也不怎么熟悉……周凯军这个大汉奸是小鬼子的心腹,肯定知道好多重要的东西,咱们好不容易抓住了他,必须要把他所知道的都要审问出来……可是,真要审问起来,就必须先要对他比较熟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才好掌握主动权……”
张青山沉吟了一下,道:“这样,陈鑫同志是情报处长,罗英杰同志又对这一带很熟悉。陈姐,你马上派人去把他俩叫来,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看看如何审讯,免得周凯军这个大汉奸耍花样。”
陈鑫是情报处长,周凯军和突击团的情报传递,突击团这边就有陈鑫派人单线联系。而罗英杰作为宝源县敌后武工队的大队长,不说以前他就亲自见证过张青山和周凯军的见面,就是现在,他也没少跟周凯军联系合作过,自然知道这里面的事。
他俩都是知情人,张青山把他俩叫来,其实就是想跟他俩商量一下,该如何演一出戏。
进入堂屋,就见周凯军被五花大绑的绑在一根柱头上,左右各有一位端枪的战士看押着。
一看到张青山,周凯军眼神里就爆发出欣喜之意,嘴里虽然被破布堵着,却依然发出“呜!呜!”声。
张青山却指着周凯军,哈哈大笑道:“周凯军啊周凯军,你这个大汉奸,今儿总算是被老子抓到了吧?”
一听这话,周凯军心里一惊,可再仔细看看张青山,却发现张青山的眼神里并没有杀意,周凯军立马就明白过来:张青山这话是说给别人听的……说白了,就是要演戏给别人看。
明白过来的周凯军立马低头,如同斗败的公鸡一样。可他的心里却大为松了一口气:在这之前,虽然有把握张青山不会杀自己,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现在好了,总算是确定下来,这条小命保住了。
……
周凯军认为,自己随便找一家民宅一躲,谁还能找得到他?大不了,事后风头过去了,再出来。
反正,自打听说小鬼子要来,县城里好多百姓都提前举家搬迁,要么躲到乡下,要么都躲到大后方去了,让县城里留下了很多空宅子,随便躲躲,谁知道?
可是,周凯军绝对想不到一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遇到或者预感到危险的时候,人会本能的躲避危险,或者远离危险。而在这县城里,四下被围,老百姓们会本能的第一时间回到自己的家,因为在人的内心里,家是避风港。
所以,当战火烧起来的时候,老百姓们全都第一时间往自己家里跑。
而人类的另一大本能就是好奇,尤其是在心理上感到平安的时候,就会对周围所产生的一切事物感到好奇。
比如说,透过门缝或者围墙去看外面的兵荒马乱。
很不幸,周凯军带着十几个手下躲到一户空宅子里,自认为安全无比,甚至都派手下装扮成守宅子的人来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但是,他却不知道,他们进入这户空宅子的时候,最少有两户人家,七双眼睛,直勾勾地把这一切尽收眼底。
当县城被突击团攻占下来,枪炮声停歇后,百姓们出于对突击团名声的了解,不仅不害怕,反而都纷纷出来迎接突击团。然后,百姓们发现县城里的小鬼子被打跑,二鬼子全部投降后,都有种解放了,大家再世为人的感觉,一时间,胆子都变大了。
最后,当突击团发出号召,请百姓们举报那些躲藏起来的汉奸二鬼子的时候,很不幸,又或者说很幸运,周凯军的藏身地被两户百姓同时偷偷地举报了。
对于周凯军来说,被平时让他根本不放在眼里的百姓举报,这是大不幸。
可是,大为幸运的是,他周凯军这个汉奸头子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大到抓捕他的人全都一致认为:必须抓活的,然后公审,最后枪毙,才能为百姓出气,才能警告所有软骨头,才能给突击团长脸。所以,当周凯军被活捉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枪毙,这对于周凯军来说,又是极为幸运的……当然,这与周凯军第一时间命令大家投降有很大的关系。
而周凯军被抓后,就一直嚷嚷着要见张青山团长,否则,他死也不会开口。
最为幸运的是,当时陈姐就在一旁发动群众,抓捕周凯军的带队者只是一个班长,无法决定,就向陈姐报告。
陈姐是巾帼英雄,脾气虽然急了点,可为人耿直,见到周凯军后,听周凯军说只要把张青山团长喊过来,他保证全都交代,就算被枪毙也认罪。
听到这话,陈姐有点不相信,就问周凯军为什么会躲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