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开始部署

向胜利前进 火树 3256 字 9个月前

不过,刚刚赶来不久的田国忠听完汇报后,有些诧异的看着张青山,等待张青山进一步动作。

哪知,张青山沉默的思考了半天后,第一反应居然是笑着问他:“老田,你说,我现在要是拿下魏家码头,小鬼子会有什么反应?”

身为团参谋长的田国忠,早就从小张的汇报中就明白了张青山打算做什么,只是听到张青山这么问,他心头一叹:因为张青山这种做法,跟先前团部制定的‘以静制动,扩充实力’的方针不符,而这种在战略上变来变去的做法,绝对是兵家大忌。

“那还用说,绝对是立马集中兵力跟咱们死拼。”田国忠白了他一眼后,再看看大家,解释道:“先前,咱们拿下魏家码头,露面的也就三百来人,加上我们当时并没有跟小鬼子直接面对面的较量一场,鬼子或许还不会太重视。可是,咱们现在要是跟小鬼子正面干一场,小鬼子吃了大亏必定会反应过来,到时候,必定会集中兵力来对付我们……我说团长,这可与咱们先前制定的‘以静制动,扩充实力’的方针不符,你真的要在这个时候出头?”

“战略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必须要符合更大的大局,而在战术上,咱们万万不能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张青山想了想后,第一次说出这么严肃且颇具远见的话,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思想已经走向成熟,并有一定的见识。

“就好像现在这样,首先,我们所谓的战略,不过是我们突击团自己的战略,但是,如果我们的战略跟师部的战略,甚至是总部的战略有了出入,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战略,无条件服从上级的战略。但是很遗憾,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电台,无法跟师部及时联系,所以,咱们的消息是封闭且落后的,这就要求我们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弄到最少一部电台,当然,这个问题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而在战术上……”张青山扫视全场,道:“同志们,我们人讲究的是实事求是,所以,我们心里都清楚,现在的我们,虽然在这三个县内对小鬼子有一定的优势,可在大环境下,或者说在国力上,最少在很多方面,我们目前还低于日本,所以,我们突击团在战略上必须要有根据上级的指示而改变的准备,同时,在战术上,我们就必须讲究灵活多变,要是墨守成规,忘记了游击战的精髓,那咱们可就是要吃亏的……”

“尤其是在这三个县内,我们的兵力目前优于小鬼子,那我们就必须要好好把握和利用这种优势……”

一口气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后,张青山微微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后,继续说:“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打这一仗,原因很简单。老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现在,大家看看,咱们这三个县里的小鬼子和二鬼子是不是特老实,一丁点在别处烧杀抢掠的凶残样都没暴露出来,就跟一碗水里的鱼一样,咱们一眼就能看的透透地。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突然一下子几这么老实了?”

……

{}无弹窗打仗不是儿戏,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制定出最好的作战计划,更何况,胡英泽没回来,他还弄不清楚师部对于突击团接下来的工作有什么指示。

这个时候,张青山觉得:情报是如此重要,尤其是在对外的情报方面,他感觉自己就是个聋子、瞎子,一切都只能凭借想象和推断……别看他在三个县县内的情报网都开始建立,而且利用树枝和百姓的帮助传递信息,比普通的靠双腿跑步传递消息要快,可再快也快不过电报。况且,他下面还有来时师部特别批给他的三个电报员了,现在,那三位都只能暂时专业去做一些劳动生产了,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所以,在接到有一股刚登陆的小鬼子在魏家码头重修仓库堡垒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是有一部电台就好了……足以体现出张青山内心对于信息的落后有多么焦虑,迫切的想打破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落后的局面。

可问题是,电台这东西属于稀罕物,尤其对于三桥县这种落后的地方,几乎就卖不到,哪怕在黑市上也是有价无市。对此,张青山只能是寄希望于太原会战打响后,自己在这边配合行动,能从小鬼子那儿缴获一部电台。

鉴于情报方面的落伍,张青山对于鬼子在魏家码头重修仓库堡垒的反映,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既怕打草惊蛇、提前暴露突击团的实力,又怕鬼子趁势在此做大……

在团部想的都头疼了,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正因为太在意,太重视,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

吃过晚饭后,张青山叫上向涛,在驻地随便走走。

来到仓库重地,看着紧闭的大门,想着里面储存的粮食和武器弹药,张青山觉得心里踏实,不知不觉间,步伐都轻快了很多……来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张青山感觉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本不是来查岗的,可他毕竟是团长,下面的战士们谁知道他这么到处走不是查岗,顿时各个都打起精神,看的张青山对战士们的精气神很是满意……

不知不觉间居然走到了老村长张德贵家。张青山脸上洋溢起笑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张青山喜欢跟这个慈祥睿智的智者聊天,尤其是在没事的时候。

远远地就看见张德贵抽着旱烟袋,身边聚集着一群孩子,正聚精会神的听着什么,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老存在在给娃娃们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