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运万万没想到,在这个时候,齐道远还惦记着家主大位的事,还算计自己。顿时气的浑身发抖,一时间,居然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的怒气了。
齐道远也知道理亏,讪讪然的笑道:“形势紧急,我就不跟你多说了,我先走一步……”
“二叔,你把这算怕打的是真他妈的响!”
齐武运到底没忍住内心的怒火,讽刺了齐道远一句。
哪知,齐道远一点都不在乎,没有任何表示,带着几个心腹,转身就开溜了。
这个时候,齐家人马基本上都撤到了齐武运身边。但是见齐武运躲在这里没动,他们也不敢动,只得边偷瞄着齐武运,边对那边开枪。
齐武运一看这情况,加上被齐道远这么玩了一手,更何况他也不是好对付的,顿时怒极攻心,什么也不管不顾了,大手一挥,大叫:“都他妈的还打个屁!快给老子撤。”
吼完,自己就撒丫子开溜了。
张青山这边作战的目的就是要打跑他们,免得他们对那批物资进行滋扰,所以,一见他们开溜,不仅没有追击,甚至连开枪的心思都没有了,大家纷纷跳起来欢呼,庆祝胜利。尤其是游击队员们,因为长期被齐家压着打,这一仗可是好好地出了心头的那口恶气,顿时兴奋的又叫又跳。
而在齐武运这边,却发生了一点有意思的事。
鉴于张青山先前的步步紧逼,此次前来的齐家人马中,所有的马匹都被张青山给强行弄走了。现在他们跑路,就只能靠两条腿。
齐道远年纪大了,作威作福之下,很少跑步。而齐武运不仅年轻,又长期带兵,这一跑,别看齐道远先跑,可还是很快就被齐武运给追赶上了。
“二叔,你老人家可得跑快点,要不然,子弹不长眼睛,万一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可就别怪做侄儿的没有事先给您打招呼。哈!哈……”
“武运,你……”
齐武运却看也没看他一眼,一挥手,大叫:“弟兄们,还慢腾腾地干什么?咱们现在可是在撤退,都给老子麻溜点,快跑啊!”
不管是响应齐武运还是担忧自己的小命不保,所有人顿时再加把劲,呼啦啦地一片,很快就超过了齐道远及其几个心腹。
掉队的齐道远是又羞又恼,偏偏齐武运说的对,他还真的怕红军追杀过来。回头看了眼,还好,还好,红军没有追杀过来……
{}无弹窗如果按张青山那种快意恩仇的计划,就是利用两个师的充足兵力,一个师将敌人的这个旅围困或者是拖延在这大山里,另一个师则趁凤鸣县县城兵力空虚,一举将奉命县城攻占。
随后,这个师调头配合另一个师,将敌人的这个旅合围,迫使其投降。
最后,再一举拿下伍家岭齐家。
如此一来,不仅部队急需的物资能得到充足的补给,还能给当地的革命事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但是,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他的这个简单计划,必须得有一个大前提:内外条件的配合!
这可是敌人的一个正规旅,能被派到前线,火力配给必然充足,人员装备也不会差,想要短时间内消灭他们,很难。偏偏敌人的援兵可以在一两天内就能赶到,而且是大举援兵。
再加上红军刚刚走过水草地,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不能跟以前相比,可谓筋疲力尽,是红二方面军处于最困难的时候。
这个时候,两个师的战斗力,恐怕跟以前的一个师相比,也强不了多少。
有了内外的不利条件,张青山的这个计划一旦实施起来,有让敌人内外夹击、中心开花的危险。
所以,首长们开会后决定,放弃这样的诱饵,只取那批物资,争取早日到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瞬间,这批物资的重要性就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几乎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它。
既然已经决定报这批物资不能有任何损失,那么,张青山先前的所有计划都得调整,这也就注定了,此次局部战役,不是以消灭敌人或者争夺地盘为中心。说白了,只要打退或者是吓退敌人,保证物资完好无损的到达红二方面军手中就是胜利。
在这种作战目的下,新的战术是:敌人兵力分散,咱们就利用人数优势,争锋相对的对其逐个击破或者驱赶,确保他们不能对那批物资有任何的滋扰。同时,派出一个团作为策应,大张旗鼓的摆开架势去佯攻县城,迫使城内的敌人不敢出来增员……如此一来,两头一起动手,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人数优势,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而大家一起动手的信号,就是张青山这边密集的枪声……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张青山自己把握住这个度:不能太早,太早的话,县城内的敌人可能提前出来增员。太晚的话,敌人很可能龟缩不出,同时让另一个团回援县城,让红军的这个佯攻团有危险。
当四下枪声和喊杀声突然传来,仅从这喊杀声上就能判断出,人数绝对不会少于四千。
如此一来,让齐道远和齐武运等人立马就醒悟过来:这绝对不是什么马匪,只有可能是几十里外的那支红军人马。
几千人的人马,已经不可能是匪了,最少也得称之为流寇。而在现在的时间和环境下,要想在凤鸣县及其周边找到这样大的队伍,用屁股想想也知道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