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都没有。”
这下,不止张青山感到惊愕,就连李红辉都觉得怪异,忍不住插嘴问道:“一次都没有?”
“真的是没有发生过……”说着,他低头想了一下,抬头补充道:“最少,我敢肯定,近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
这让人不得不感到惊讶: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齐家作为本县霸主,其间明里暗里不知结了多少仇家,还有句老话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就算我实力不如你,可是,你这家大业大,总有漏洞的时候。我就集中力量,瞅准时机,狠狠地咬你一口,绝对能让你大出血。而如老太君去上香这样的空子,绝对是个难逢的下手机会。
但是,偏偏就没有,这让人怎么敢相信?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想……”小李认真的低头想了想后,抬头肃穆的说:“我认为有几点:第一,齐家为了保证自己窝边的安全环境,早就下死力气收拾本县及其周边的黑道和绿林人士,所以,在罗水县和凤鸣县这两个县里,没有任何这两道上的人……不对,除了白马山上的土匪。因为那支土匪,说白了,就是齐家养的狗……第二,齐家收拾起对手来,绝对的快、准、狠!十五年前,当时的齐家老太爷还活着,不小心被一伙流窜到本地的流寇绑架不成,就打了黑枪,结果,齐家硬是派人千里追杀,不仅杀光了那帮流寇,还派人连同这帮流寇的家人也全都杀光了,三百多颗人头挂在齐家寨的寨门口上。当时我亲眼所见,里面不见有老人家的脑袋,还有不到一岁的娃娃的脑袋,那可真是狠呐!”
说到这儿,小李大概是想起了当时的惨状,心有余悸之下,居然没了谈性。却让人更为深刻的体会到,这个百年世家的凶残……小李却没说,齐家第二次动手,就是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快、准、狠’三字诀。国共合作时期,齐家对和国民党一视同仁的结交,可是,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齐家把宝压在了国民党身上,当时为了立功和表现……这么说,在罗水县和凤鸣县两县的及其领导的农会等队伍,死在国民党人手里的还不到死在齐家人手上的一半,尤其是当时国民党才刚刚开始屠杀员,甚至消息还没传到本地,齐家却先一步得知,然后,以跟合作为名,把本县的党员骨干骗到齐家,然后直接杀掉……可见其干的有多么彻底,计划的有多周全。
张青山却突然问道:“小李,你的意思是说,这十五年来,无人敢招惹齐家,因而,齐家现在是正处于自大的状态,所谓骄兵必败,却正好合适我们下手,打他个措手不及,对吧?”
小李点点头,道:“还有一点,就是那个观月台正处于齐家寨和县城中间,所以,他们肯定会认为,就算有事,以他们百十个护卫的保护之力,肯定能短时间内保得他们安全,而只要拖延到援兵到来,就万事大吉。”
说到这儿,小李想到了什么,又有了笑意。
“不过,我们大队长亲自带着我和几个预备党员,对这两边的救援时间,做了好几次测试。得出从县城到观月台,就算接到消息后立即出发,骑马的话,要一刻钟左右,加上骑马去通知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而已。而从观月台到伍家岭的齐家寨,反而还要远点,所以时间上要长一点。”
也就是说,要干这事,必须在半个小时内解决。一时间,大家又皱起了眉头:关键是,时间太紧促,不仅要消灭或者打跑那一百来人的护卫队,还要立即转移……
可是,张青山却不这么看,反而很认真的问了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无弹窗也难怪小李有些欲言又止,他这个办法,说白了,关键点就在于‘绑架’二字上。
他不知道张青山的性子,犯起浑来,就如他在出发前所说的那样:只要能完成任务,为大军凑集到物资,老子就算是当山大王也心甘情愿。更不知道突击连的成员都是刺头,就更不明白特别行动队到底是做什么的。
偏偏他所说的办法,是绿林好汉干的无本买卖,一旦传开,于红军的名声不利,有把在场的人往阴沟里带的嫌疑……这办法要放在别的正规部队,很可能是要受批评甚至处分的,可是,他偏偏遇到的是张青山,那就只能说是正好合适。
齐家现任家主齐任远对外虽然作恶多端,横行全县,可对内他却是个大孝子。加上他的几个亲兄弟都是如此,于是,他那七十多岁的母亲就是说一不二的太上皇了。
齐家长房长孙到现在已经有了三房媳妇,可不知是不是齐家多年作恶多端,被老天爷惩罚,这三房媳妇共生了四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
一个百年世家,没有长房玄孙,绝对不利于传承,甚至到了那一代的时候,很有可能发生夺位大战,让家族分裂甚至从此走向衰弱。这绝对不行,自然也就急坏了这位老太君。
这几年来,老太君几乎就没干别的大事,一心求长房玄孙。
而她最相信的是位于齐家寨与县城之间的一座名叫‘观月台’的道观。据说,当年她怀不上,急坏了,病急乱投医之下,求遍了全县大小道观,还是得到神仙点头,却在无意中到这道观求子,没想到,居然真的怀上了,生下的人就是现任齐家家族齐任远。所以,老太君固执的认为,这座道观最为灵验……至于这几年来,为什么这道观里的神仙不显灵了,她分析来分析去,得出的答案是:人没到齐,心志不诚,神仙才没答应。
所以,她经常要求大家跟她一起去拜神。一开始,家人还一起去,可渐渐地,大家都累了,又不好违背老太君的意思,于是,就找各种借口推辞。
到了现在,老太君也就放弃了全家集体出动的计划。可人老了,相对的都比较固执!所以,老太君下了命令:每月十五那天,长房长孙那四房媳妇跟自己一起去,而每月初一,大家必须尽量到齐。
众人自然本着少受一点苦是一点苦的原则,乐于答应。
把这一条说出来,小李的计划大家也都明白了:绑架老太君及其陪同者,迫使齐家拿物资赎人。
小李说完后,就紧紧地闭上嘴巴,还有点心虚的扫扫这个,瞄瞄那个。
张青山也看了看大家,见大家都不说话,就知道这个时候只能是自己来开头了。
“小李,这个计划很不错,可行性很强,一旦成功,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咱们的损失。不过,我很好奇的想了解几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