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万变不离其宗!

向胜利前进 火树 3584 字 9个月前

“你说说,敌人面对我们时,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那还用说,绝对是想一口吃掉我们。”

李雪山点点头,却没说话,而是笑眯眯地看着张青山,显然,他的意思是说:还有别的目的。

“李大哥,您就别卖关子了,我实在是想不出敌人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张青山挠了下后脑勺,突然想起什么,惊愕的看着李雪山,咋呼着:“他们总不会是想让我们集体投降吧?”

“对!我个人觉得,敌人就是这么想的。”

一旁的向涛立马怒道:“他们那是做梦!”

李雪山笑着对向涛点点头,嘴上却说:“小向同志,你要知道:梦也是人做的。”

“李大哥,敌人应该知道咱们红军的性子,真不会这么想着吧?”

“对于这点,我们就需要一条条来分析了。”

李雪山连吸了两口烟,将烟蒂扔掉后,趴在马背上,对张青山说:“敌人的目的无非两点:一是将我们一口吃掉;二是将我们集体活捉。对于第一点,如果敌人真打算一上来就这么做,那么,他们现在离我们的距离就绝对不会是这么一点。况且,你回头看看,竖起耳朵听听,那边的敌人不仅没有对我们打枪来吓唬我们,反而追的十分悠闲,就好像猎人在驱赶猎物一样,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就是等着我们自己走进他们事先设计好的包围圈,然后在猛地扑上来。到那时,我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凭他们宰割,无论是吃掉我们还是迫使我们集体投降,都是有可能的。尤其是迫使我们投降的话,那么,我们后面的敌人现在这种状态就合情合理了。”

“再说了,如果你是敌人的指挥官,在周围的友军全都被红军打的屁滚尿流的时候,你却能活捉一两百红军,你说,这种巨大的战功和轰动效应,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见张青山露出深思之色,李雪山补充道:“退一步讲,就算不能活捉,但能有一百多颗红军脑袋在手的话,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

“李大哥,你的意思是,在咱们的前面有敌人的重兵,而且已经部署好了口袋,就等着咱们一头钻进去?”

李雪山点点头,直起身子,深深地看了眼前方后,扭头对张青山说:“我担心的不是前面的敌人,而是我们南面的敌人。”

张青山愕然追问:“怎么说?”

“如果我是敌人的指挥员,既然想要迫使我们投降,那么,就一定会从四面八方围堵。否则,一旦让我们这些在水草地里走了一个多月的人再次开溜到水草地里,他们根本就别指望还能遇到我们……”说到这儿,李雪山指着周围对张青山说:“你看看周围,一目了然,敌人想要在大白天的近距离埋伏,根本不可能。所以,如果是我来部署的话,我部署的这个包围圈肯定会很大。等红军进入口袋里后,再利用电台,从四面慢慢合围,最后突袭之下……嘿嘿,小张,还真有可能让我们这一百多号人全军覆没了。”

张青山可没有一点开玩笑的心思,肃穆的点点头后,问道:“李大哥,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跳出敌人的这个包围圈?”

李雪山露出自信的笑容……

{}无弹窗张青山等人刚迈开步伐去追赶刘兵他们,太阳公公就努力的爬上了山坡。

十几分钟后,太阳驱散了大雾,露出了深绿色的水草地,能见度极为优良。

让张青山等人讶异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这帮敌人居然真的追击,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大雾的原因,他们追击的方向稍稍有所偏差。

当双方都能看见彼此的时候,双方相聚六、七里地。

而这个时候,张青山等人离刘兵等人约五里地。

一开始,张青山也以为屁股后面追击过来的那股敌人,是因为大雾的关系而追偏了,心里并不怎么在意,反而有点庆幸。

刘兵等人有意放慢速度,边走边等着张青山追过来。

然而,当刘兵和张青山会合后,回头一看,却诧异的发现,那股追击的敌人,离自己等人差不多八、九里地了。

“老张,敌人怎么越追越远,方位越追越偏,这绝对不正常。”

在望远镜的帮助下,八、九里,彼此可以看清对方。正常情况下,敌人绝对会顺着张青山等人的路径直追过来,绝对没有越追越偏离方向之说。

再说了,敌人是以逸待劳,而张青山等人则是人疲马乏,这点敌我双方都明白,按说,应该是紧追不舍。再者,敌人既然敢进入水草地,对于水草地的各种危机,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外部准备上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如此,他们一路直追的话,就算不能直接剿灭张青山他们,拖也能把张青山他们给拖垮。

再说,敌人在这儿放了一个加强连,就算是大雾弥漫,可他们毕竟是军人,就算是猜也能猜到,张青山他们绝对会往东北方向逃——只有这样,张青山他们才能跟主力部队汇合,否则,要是往相反的方向去,就只会离主力越来越远不说,后面想要上岸,就会陷入早就准备就绪的敌人的重重包围,绝无生还的道理。如此,他们也只需以班排为单位,呈扇形分开搜索追击,就算只有一支人马追上,也绝对能咬住张青山他们,如此,只需拖延几十分钟,另外几个排就能增援到位……

如此种种优势,敌人却不利用,反而是越追越远,这要正常才是见鬼了。

张青山点点头,边大步走边回头看了看那边的敌人。

“老刘,我怎么老觉得敌人这是在玩阴谋诡计了?”

“嗯!我也这么觉得,否则,根本就解释不通。”

一旁的向涛却笑着说:“除非对面的敌人头头是我们的人,才会有意这么做。”

张青山和刘兵对视一眼,又同时鄙视向涛:就算敌人的头头是红军的潜伏人员,如此荒诞的命令和行军路线,他下面的人也绝对不会同意,真当敌人都是傻子么?再说了,敌人的设计者,既然敢派这个加强连来打头阵,就说明对于带队者十分信任,或者说,多半会做好一些防备部署,所以,就算头头有问题,下面的人也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可偏偏现实就出现在眼前,这就让人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