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就没有蠢货,沅江县城里的大户们早就跑路了:不管红军和谁胜谁负,反正自己先带着家人财产离开这片战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大不了事后再根据情况回来嘛!
有意思的是,城里的大户基本上都跑路了,可百姓们却无一人离开,反而人人欢天喜地的准备迎接红军——这都是游击大队先前派人进城暗中宣传的功劳。
大败,消息传到县城,县城里的守军护卫着县长及其家眷立马跑路,留下一座无兵可守的县城。等红四十九团冲到县城下,却见城门大开,百姓们夹道欢迎,就这么着兵不刃血的夺下了这座县城。
到了县城,见城内秩序井然,表明红军彻底控制住这座县城,张青山等人松了口气。随即,在四十九团临时指挥部报道后,就把安排驻地、采办粮食、安排大家休息之类的事交给胡英泽和彭鹏,张青山带着几个战士到街上去散心闲逛。
还真别说,这一路看下来,见百姓们人人兴高采烈,众人心中的闷气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激动:大家流血牺牲,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跟反动派拼命,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眼前这一幕。就如同张青山入党宣誓上,黄德宝问他为什么要参加革命,为什么要加入?他回答“为了天下穷苦百姓都有饱饭吃”。
周宝玉今天可高兴了。
因为他太小,张青山虽然把他带在身边,可不许他冲锋打仗,只让他当了个通讯员。这次也一样,给红三连传信后,他就被胡英泽带着留在了三排。等这一仗打完,罗英撤走后,胡英泽就带着他和一个班的战士,顺着那条小路,到敌人先前的炮兵阵地上去:一来是把先前撤退的急而没收集齐全的烈士遗体收集完整;二来顺带看看还有无没爆炸的炮弹。
也是周宝玉运气好,无意中在一个树洞中现一个小箱子,打开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银元。
我党的教育真是深入人心,周宝玉岁数这么小的人,又吃过苦,陡然一见到这么多银元,居然想都不想,直接缴公。喜的胡英泽当场奖励了他两块大洋。
周宝玉拿着两块大洋,一路不断盘算着怎么用:大哥哥大姐姐们对他很好,自己要知恩图报,就给大哥哥们买烟抽,给大姐姐们买糖吃,恩!连长对我最好,多给他买点烟。
就这么着到了县城后,他趁着张青山等人到路边摊吃米豆腐的机会,跑到路边一家大商铺去买烟。可就在这时,他碰见了一个同乡的战士气喘吁吁地从他身边跑过,他本来就有打探消息的职责,体现他机灵的一面是:他不拉对方,反而跟着对方边跑边问出什么事了。结果,得知了一个让他面色大变,让张青山立马就犯错误的消息……
“连长,我这就去到后面看看。”
张青山一把拉住王武:“不用。”
见他俩不解的看过来,张青山淡淡一笑:“管他怎么打,我们只要记住一点: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就看是他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还是我们牵着他的鼻子走。反正我们此次行动的目的都已达到,该急的是他……对了,回去后,你们去俘虏中多了解一下罗英这个人的情况,将来,我一定会跟他在战场上再见面的。”
几乎是在他说这话的同时,罗英也在问身边的人:“回去后,给我查清楚这次我面对的是谁?越详细越好!”
不得不说:罗英虽然是个狠人,但确实是个天才,最少,他的克制力很强。
事实上,此时的他已经带兵到达了爆炸现场。原本也是要立即追击,可当他从观察哨那儿听说只炸死了几个红军后,他立即下令停止追击。身边的人问他原因,他说原本在他的设想中,怎么也能把偷袭者炸的伤亡大半,结果却只炸死了几个而已——要不是二愣子现的早,让大家有了防备,张青山等人十有就真的中计而损失惨重,可见罗英的狡诈与狠劲有多高。可见,这次带队的敌人指挥官不仅很会打仗,而且克制力和观察力都很强。既然对方有这样的军事天赋,那么,就不可能没想过如何撤退,我们这么贸然追过去,岂不是正中敌人下怀?反正已经打死了十几个红军,回去也能交代,就没必要再呆在这里,免得万一红军主力扑过来,把兄弟们都交代在这里了。
(红三连虽说是佯攻,可一来罗英部署了三个连,兵力雄厚;二来,红三连主要目的为了把敌人的主力拖住,给突击连争取更多的时间,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咬牙坚持防守。因而牺牲了十几个战士,伤了近二十个战士。)
而后,罗英对张青山感兴趣了,可询问身边的人,有无知晓对面的指挥官是谁?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后,罗英才特意交代回去收集张青山的资料……对于罗英来说,打死多少敌人才是此战最重要的,最能证明他的能力。至于说自己这边损失了多少人,他不会在意,因为自会有人给他暗中操作,反正老百姓家里的壮丁是永远也抓不完的,又不是他去抓,他犯得着操这份心么?而对于损失了七门小钢炮和几百炮弹的事,以他的身份来说,只相当于一个电话的事,绝不会放在心上。
两个注定这辈子亦敌亦友的家伙,就此,虽未见面,却完成了彼此第一次对决……
随后,罗英带着人马有序的缓缓退走,并给该团团长电报,表明这边战事已了,未达到先前的目的,请该团也撤退。
事实上,该团早就撤退到离磨盘寨十多里的地方了:这还是罗英的功劳。因为他料定大路会受到伏击,而且精确的指出磨盘寨是最有可能出现的伏击点,为防万一,他违背常规战术中分兵不利于进攻的方式,居然让该团分兵推进。尤其从磨盘寨十里外,就以连为单位,接连部署了三道防线——之所以是连为单位来部署防线,是因为用一个营的兵力部署一道防线,绝对的兵力不足。而用一个连的话,人数够了,又能让主力不过分分散,而且还不影响主力的攻击能力。为的就是一旦在磨盘寨受阻,立即撤退,拖住敌人。而此时,红军已经接连突破了他的两道防线,该团团长为了能配合完成罗英的大计,不得不咬牙硬着头皮,仗着地利优势死守。在接到罗英的命令后,立马就撤退。
只是很遗憾,一来,红军攻击凶猛,想立即摆脱红军,根本不可能。二来,这个团本身就是由保安团改编,虽然接受了一年躲得训练,可该团团长却没接受过啥训练,又怎么可能有罗英这样的军事素养,能从容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