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好一个出奇制胜

向胜利前进 火树 3400 字 9个月前

也只能这么办了,谁让四十九团的人马是先锋团,第一时间全体过江,而五十团才开始过江,任务不等人。

田副团长沉着脸答了声“是”,站起来给吴正卿敬礼后出门而去。走时,还冷眼扫了张青山一眼。可张青山并不在意:说白了,突击连现在是师部直属连,田副团长拿他没办法。至于以后的事,等大家有命活到长征胜利后再说吧。

张青山是否后悔刚才的冲动,没人知道,到是一旁的牛英武早就看的目瞪口呆,尤其看向张青山的眼光,七分钦佩三分惊愕:在纪律严明的红军队伍中,一个小小地连长,居然敢如此跟一个副团长拍桌子顶撞,说出去绝对没人相信,而他今天却亲眼目睹了整个经过,真有种做梦的感觉。暗暗掐了一下大腿,疼!确实不是在做梦。

而在门口偷听了整个过程的胡英泽总算对这个胆大包天的搭档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事后委婉的提醒张青山有点冲动了。而张青山的回答是“是有点冲动了,但我不后悔。要是再来一次,他要还敢赶我,我恐怕会忍不住揍他。”这说明,张青山到现在都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说明他不仅是个倔脾气,心底还是十分好面子的。

“好了,刚才的事回头再说,现在,先商量一下这一仗该怎么打。”吴正卿边说边来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仔细看了看从沅江县城到牛栏坝这一段路。

几人围在他身边,抬头看地图,琢磨着。

也难怪敌团驻扎在沅江县城,从地图上看,牛栏镇与牛栏坝相聚十一公里左右,而沅江县城在牛栏坝正西面,相聚不到四公里。该团坐镇县城,随时可以对整个县城进行掌控。

一小会儿后,吴正卿开始询问相关情况,牛英武一一作了回答。最后,他才问到张青山:“小张,你先前在磨盘寨打了敌人一个漂亮的伏击,现在,对于在何处吃掉敌人的这一个团,你有什么想法?”

张青山早就盘算好了,就等着师长问。上前移至磨盘寨,坚定的答道:“师长,我建议还在这个地方打敌人的伏击。”

从地图上和牛英武的相关看法来看,从县城到牛栏坝,一路上出了磨盘寨外,并没有什么绝佳伏击点,尤其是白天伏击比晚上难度要大得多。更重要的问题是,刚刚已经在磨盘寨伏击了敌人,现在,再在这儿伏击敌人,敌人会上当吗?考虑到这一点,对于张青山的想法,吴正卿师长都感到有些意外。

“哦!说说你的看法,为什么还要把伏击点放在这里?难道敌人还会上当?”

“师长,正因为在这里打过一次伏击,所以,我建议更应该在这里再伏击一次。”说到这儿,张青山眉头微微一皱后,却笑道:“师长,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只是,我觉得这样可以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再说,连您都感到意外,敌人就更不能想到我们还会把伏击点设在这里……出奇制胜,给敌人一个意外中的意外。”

吴正卿认真看着地图,沉吟了一小会儿后,猛地一拍地图,坚定的说:“好一个出奇制胜,好!就把伏击点设在磨盘寨!”

“老胡,碰见你实在是太好了,跟着,等下就看你的本事,能不能把要进去的人都忽悠走。★”眼看着就要走进指挥部(先前的敌连部),陡然见到胡英泽从里面走出来,张青山大喜,故意走在最后,拉住胡英泽后急促而小声的吩咐。

几个月的磨合让两人的配合相当默契。胡英泽根本就没有问一句‘做什么?’,微微点头后,默默跟在张青山,等几人走进一个单间后,张青山顺手把门关紧,胡英泽就直接站在门口当起了警卫员,贴着门,两眼左右打望,却竖耳偷听,。

看见四十九团团长刘永江得到命令后赶来,这很正常,可看到五十团的田副团长气定神闲的坐在一旁,让张青山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他该不是听到什么风声,特来抢功的吧?

有意思的是:刚刚明明还互相敬烟点烟,气氛融洽的两人,在见到吴师长进来后,立马坐直身体。仔细观察的话,还能现他俩的身体都微微向各自的那一边稍稍扁了点,有点相互戒备的意思。

吴师长对他俩点点头,摘下军帽,拿出烟散了一圈。

趁着着谈事前放松,顺带整理一下思路的时间,刘永江先对主要对手动试探性的‘攻击’:“老田,你等了师长多时,既然有急事汇报,那你先来。”

“我没事啊!就是好久没听师长训示了,特来听听。”

“没事?”刘永江睁大眼睛,做出惊讶状,疑惑的问道:“你们五十团才开始过江,你居然不忙?老田,不是兄弟说你,你这也太……”

话没说完,田副团长似笑非笑的说:“老刘,你这管的太宽了吧?都管到我们五十团的事来了,要不,让你来当师长?”

这说明田副团长可能听说了什么,特来抢功,刘永江团长一下子就火了:好不容易有任务主动送上门,居然被人惦记上了,这要不拿出火气,不把任务抢到手,回头如何面对全团将士?还不得被人笑话成软蛋?

“老田,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直说了吧,听说师长这儿有个小麻烦,我们五十团当仁不让的要来替师长解决这个小麻烦。”

嘿!还真是听到风声就跑来吃肉了。

“这可是师长指名道姓要给我们四十九团的,没你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