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难题

大国贼 付麒麟 3909 字 9个月前

带上几个护卫,常谦匆匆走出客栈大门。

守在客栈门前的几个差役,分出两人,不远不近的吊在后边。

常谦很想下令让手下护卫把两个差役给砍了,但却没敢这么做。

江龙实在是太强势了,真砍了两个差役,或许他能没事。

但江龙却可以报复他的随从护卫。

这些随从护卫是要保护他生命安全的,死上一些,那他就是危险了。

从京城到灵通县,他也有遇到几次马匪,正是护卫们人多势众,手头上也有两下子,再有地方官都派有军队护送,他才是有惊无险的平安抵达。

虽然没有真的与马匪动手,但他却看到了那些马匪的身影。

一个个的凶神恶煞,好不吓人!

他可不想有一天死在那些马匪的手中。

快步来到驿站,常谦找到了夏霖。

夏霖与常谦就像是江龙所说,来此处就是凭白能得份功劳,镀金的。

长途跋涉没有休息好,夏霖自然是要等完全恢复,再去找点事情做的。

所以人在驿站中。

见常谦寻上门来,他本以为常谦是想要联合他对付江龙。

却不想常谦一开口,却是想要借些银子。

“常兄居然缺钱?”夏霖一愣,有些出乎意料。

常谦脸皮有些个涨红,这还是他第一次找外人借钱,有些个羞恼。

又把账,记在了江龙身上。

然后叹着气,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还请夏兄能帮助一二,等回到京城,小弟加倍奉还!”

夏霖也要养着数十个随从,同样是开支不少,自然明白常谦的难处。

只是照常谦这般做法,即便他把银子全借给了常谦,也支撑不了一个月。

出门在外,哪有这样行事花钱的?

扔银子根本如流水一般。

见夏霖皱眉,似是不想借,常谦再次羞恼。

很想一甩衣袖快速转身离开,但离开后接下来怎么办?

脚上似是长了钉子,常谦终是站着没动。

夏霖注意到了常谦的神色变化,可不想与常谦闹僵,立即轻声叹道:“莫说什么加倍奉还的话,区区一些银两,送于常兄也只是点小意思。”

听到这里,常谦脸色缓和。

“不过!”夏霖突然换上一脸的正色,“就算我把银子全送给你,你又能支撑多久?

出门在外花销太多,没有你这样的。”

这话就有点教训的意味了。

常谦别过脑袋。

夏霖立即就是觉得,常谦的确像个孩子,又放缓了声音,开口道:“你不想住驿站,也不用住进县城最大的客栈啊?

要知道你手下足有百余个人,这一天下来,光是食宿就得多少开销?

再有,你对于手下随从的花费,心里根本就没有个数。

只要有人讨要,你就给银子。

这怎么行?

就拿我来说,手下八十几个人,他们每天吃饭花多少银子,住宿又要花多少银子,我都是心中有数的。

而且不可能像在京城那般,每顿有酒有肉。

想要加菜,他们自己掏银子。

花他们自己的银子,他们才会心疼。”

常谦虽然表面上闹着别扭,但心下却是认真听着。

这些知识以前还真是没人教他。

“你也不用担心他们会不拼死保护你,他们的家人都在常家手中捏着,你只需要给立功,表面好的随从时而赏赐,给上一桌上好的酒肉,就不怕他们不卖命!”

常谦自来到灵通县后,就是感觉憋屈异常。

从驿站出来,他在不远处的一个客栈中安置下来。

同样过的不愉快。

在客栈大门外,守着几个县衙差役,专门盯着他的行踪。

起初常谦大怒要让随从动手,将这几个差役狠狠的教训一番。

居然胆敢光明正大的监视自己?

这几个差役是不想活了吧!

但随从们冲出去,还没有动手,人家就已经表明来意。

是县令大人派他们来这边守着的。

意图很简单,一是要保护好常谦的人身安全。

这让常谦与随从们大怒,他们这么多人,还用几个差役来保护常谦?

但江龙却是不能不这么安排,不然万一常谦在此处有个意外,江龙肯定要被牵连。

江龙是灵通县令,常谦则是皇上下旨派过来,辅佐协助江龙挖河道,改良荒野农田的。

常谦是江龙的副手,江龙自然要保护好常谦的安全。

当然,灵通县地处边疆,比较混乱,人手也有限,如果遇到大批马匪或者异族军队来袭,那么常谦即便死了,也是不关江龙的事情。

而现在江龙派不派差役过来,是一种态度。

做了,常谦就算出了事,他即便受到牵连也有理由来开脱。

而不做,常谦一旦有个意外的话,那么常家就可以借此发难了。

这与常谦带来了多少随从没有关系。

二来,就是要了解常谦的行踪。

常谦是从京城派过来的,不是地方官员,而朝廷是要详细了解所有在外官员的行踪的。

可以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事情,但是你身在何处,必须有案底记录。

这样官员出了事情,上边调查起来也方便。

常谦自然也包括在内。

不然哪个官员被仇家行刺,随意抛尸,那么官员突然失踪了,朝廷都是不知道。

因为这两点,几个差役守在客栈门口站岗。

常谦感觉自己像是被关在笼中的鸟儿,一点自由都没有。

任谁也不会高兴被人时刻监视着。

差役给出的理由很充足,常谦只能让随从们回来,自己差点气炸肺。

随了被监视行踪外,常谦还遇到了难题。

那就是手中的银子不够花了。

从小到大,这还真是常谦第一次因为银子的问题而苦恼。

他自幼得常青的喜爱,吃穿花用,都由常青安排的妥妥当当。

稍大些,长成少年,常青又给他足够的月例银子。

在常府的同龄少年之中,他的月例最高。

不仅如此,因为学业很好,闯出才名,常青隔三岔五的,还会给他奖励。

可以说以前银子在常谦的眼中,只是数字而已。

根本就没有重视过这个东西。

因为,他从不缺钱。

但是现在,他手头拮据了。

出京时,虽然常青给了他一笔不少的银两,但这一路上却是花费不少。

他一次出京,路途中见到新奇的玩意,自然就要买下来。

其实说是新奇,不过是以前没见过罢了。

这些新鲜的东西,只是带着地方上的浓郁特色。

拿在手中把玩一番,也就随手扔了。

除了自己的开销,他还要管着手下百余人的食宿。

这百余人可不是挖河道的老百姓,每顿吃馒头稀饭管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