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伏尸多少

大国贼 付麒麟 4179 字 9个月前

这封信是齐五递给黑衣卫内部的,黑衣卫则是拿来给江龙观看。

并征求江龙的意见。

如果江龙不点头,黑衣卫也不能自做主张。

毕竟林府是林雅的娘家。

时间过的飞快,而灵通县这边,所有事宜则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等到时间进入九月中旬后,灵通县城改建完毕。

所有城内的百姓都是搬进了新家。

这些百姓如今走在大街上无不是喜笑颜开。

街道两边的商铺,则全部改建为二层或三层的楼房。

如今的灵通县人来人往,街道干净整齐,脚下几乎全都铺上了水泥,无数商家闻讯而来,在此处或购买或租赁,经营生意,所以这些商铺根本不用发愁会空放着。

单是卖出去的宅子与商铺,江龙投出去的资金,就已经收回来了一半。

而卖出去的这些宅子与商铺,只有三分之二而已。

等到全卖出去,还有农田改良好,江龙出手后绝对能大大赚上一笔。

当然,这样赚钱对于江龙来说,是比较缓慢的。

不过为了政绩,也是没有什么其它好办法。

再有,能为百姓做点事情,江龙自己也是非常开心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工程进度也是越发的快了。

刚开始的时候,人手少,初期随着人手大批的涌入,又会有一定的浪费。

无论做什么事情刚开头的时候,这都是绝对不能避免的。

挖河道是一件大工程。

江龙只有提前几天的时间准备而已,真要是不想浪费劳动力,那么光是前期规划就得有数月时间才行的。

而且还得在这数月时间,组织起来一支数量较为庞大的指挥队伍。

江龙自然不会那般做,因为太过浪费时间。

他是先大体规划好,再一边做,一边再来完成细节规划的。

而此时人手众多,事情已经做顺手了。

而且规划全部已经完成,效率就是大大的提高了。

前期挖几天,都是看不出进度来。

但现在,只是过去半天时间,就能挖出好长一截河道来。

江龙之前也是没有想到,足足能招募到十数万的民壮与民妇来做事。

毕竟北疆地广人稀,本来就人少,他之前想不到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已经连外郡的百姓都是大批的前来挖河了。

为此外郡的官员与庞成安交涉。

庞成安自然不怕,只要拿出皇上的旨意就没人敢多说什么了。

而且还不敢在明面上,硬行阻拦辖内百姓去灵通县。

不然庞成安若是闻听到风声,往上递折子告一状,他们要吃不了兜着走。

现在挖的这条河道,是外围的主河道。

河道前端接浑河的上游,后端接浑河的下游。

浑河曲折蜿蜒,并不是一条直线。

这条主河道挖通引水之后,就会与浑河把灵通县城给包围在其中。

如此一来,河道与浑河就能成为灵通县的一道屏障。

再有异族军队来袭,就得先过河之后,才能攻打灵通县。

而在北疆,异族是不擅水的。

很少有人会游泳泅水。

即便是渡河工具,也是以羊皮筏子为主。

多了这一道天然与人工制造的屏障,灵通县绝对是安全了许多。

当然,改良荒田时,除了河道内的荒野外,河道外的一部分土地也是可以改良成农田的。

到时异族军队若是来抢,会比较难防守一些。

这个问题要留待以后再解决。

当了数十年的皇帝,坐在那高高的位置上,老皇上可以将所有的一切都洞察清楚明白。

但是光清楚明白不行。

他无力改变!

真龙天子又如何?

当朝廷的积弊太深,即便他手握重权坐拥大齐万里江山,掌控天下,也是力有不及。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

老皇上虽然不算平庸,但到底也不能算是有多出色。

手段略显绵软,不够硬朗果断。

面对他这般的困境,只能是杀伐果断,大刀阔斧!

当然,说是这样来说,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老皇上总想着能用计谋来摆平难题,不去触碰那些朝中大家族的底线,却根本就忘了,当初大齐开国之前,赵家的老祖宗杀了多少人,背负了多少人命才终于夺得江山。

一将功成万骨枯!

放在皇帝身上,又将伏尸多少?

御案上的折子让老皇上非常的头疼为难。

几天后,终于还是觉得庞成安的办法将就能用。

等江龙把工程快要做好之时,再将之给调离灵通县,到时可以让江龙升上一级半级的。

数百万亩良田!

这个诱惑对于老皇上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良田,那么基本上可以保证北疆自给自足了。

要知道把南方的粮食调到北疆去,一路上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而且还有贪官污吏,从中谋取好处。

十成粮食,运到北疆能有七成就算是不错了。

这还不算北疆地方官贪的那份子。

老皇上绝对不会小看贪官们的胆子,要知道那些贪官,是连救灾的粮食都敢伸手的。

为此,在他坐拥天下的这数十年之间,已经斩了不少官员的脑袋。

也派遣军队平叛了不少造反事件。

庞成安在望沙郡提心吊胆,生怕皇上从折子里看出来点什么,到时他的官职难保。

而在折子递上去两天,上边仍然没有回应后。

知州文尚悄悄派人传话,说是皇上没有立即龙颜大怒,说明此劫应该可以蒙混过去了。

当然,也少不了责斥了庞成安一番。

让庞成安以后小心点,别再大意疏忽了。

庞成安自然是连连点头,给来人塞了些好处,并让来人带话回去,说自己以后一定时刻关注灵通县那边的情况。

送走来人,庞成安立即着手准备了起来。

挖掘河道开荒,事成之后,会改良出数百万亩良田!

这将是一笔异常丰厚的政绩。

之前庞成安不清楚晓得也还罢了,但是现在,自然也要插手参与其中。

早些个参与,就能捞得更多的政绩。

江龙第一次在他面前提出建议时,他只当是在听故事想要看笑话,只是调拨了很少的粮食来支持。

只是顾着江龙的面子,而且也想要绊住江龙手脚,完成上边的嘱咐。

但是现在,他自然是要大力的扶持了。

这时庞成安有些个庆幸。

不久前周边的几个县令一起上门,说是人口流失太过严重,想要让庞成安出手帮忙。

人口流失太过严重,朝廷是有可能取消县这一编制的。

而没了编制,这些县令就要回家去,重新等候吏部的安排。

这一等,谁知道要过多长时间?

几个月还是几年?

所以几个县令都是慌了。

那时庞成安心下认定江龙是在胡闹,安抚了几个县令几句后,还让几个县令大开方便之门,在衙门口与城门墙上都张贴告示,说灵通县正在大肆招募民壮挖河。

鼓励大家都去灵通县。

庞成安是想要早点看到江龙出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