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溺死

大国贼 付麒麟 3700 字 9个月前

听江龙说完,程泽只是开口劝江龙想开一些。

当年跟随在景贤身侧,程泽遇到看到的惨事何止这些?

周示也是规劝,并叹息着。

世道就是这个模样,徒伤悲而已。

并道:“景大人心系百姓,乃周边百姓之福,这次招募妇人也来做事,能让许多百姓家庭都吃饱肚子。”

吃饱肚子?

此时这几个字听入耳中江龙别有感受。

同时也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让灵通县成为北疆第一大粮仓!

有了粮食,百姓才能吃饱肚子!

虽然有人劝解,但江龙这样不好的心情,仍是持续了数天。

几天过后才是渐渐淡了。

京城,景府后院。

景老夫人叫来林雅,笑眯眯的手指着桌面,“这是江龙答应给我画的菁菁草原图,昨天晚上终于是送了回来。”

林雅闻言后惊喜,连忙上前几步,目光移到了画面上。

这幅画笔法及构架非常的大气。

近前处画风细腻,清晰,是几匹或低头吃着青草,或摇着摆尾,或磨肩擦身的野马。

把野马的神态,画的惟妙惟肖。

野马的脚下,绽放着几朵品种不一的野草野花。

较远处,是一群牛羊马,旁边坐落着十余个异族居住的毡帐。

还有几个异族人骑着马儿看顾着牛羊马。

再往远处看去,画面就是看不清楚了。

但虽然模糊,却非常的大气庄严,那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古老城池,城墙上旌旗飘展,坚定的矗立在那里,似是在守护一方。

“怎么样?”景老夫人待林雅看了一会,才是笑呵呵的询问。

林雅立即称赞道:“没想到,夫君的丹青画笔,居然也是如此的了得!”

“哈哈!”景老夫人闻言开怀大笑。

孙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孙子出色,她自然是非常骄傲。

不得不说,现在江龙的表现,的确是非常出色。

又和林雅聊了一会,景老夫人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林雅,“这是江龙寄回来给你的。”

说着,景老夫人还做怪的挤了挤眼睛。

心情好了,景老夫人身体健康,也是多了一丝小孩的玩性。

林雅看到后羞的俏脸通红,上前接过书信,便是头也不回的跑了。

景老夫人又是一阵大笑。

如今景府内明面上的诸多事宜,景老夫人已经是手把手的差不多全部交给林雅来打理了。

林雅一路跑回自己的房间,把身边的丫环全部支使出去,这才是悄悄打开了信封。

至于丫环杜娟……林雅现在事情多,权力大,随便找个事情,就是能把杜娟给支开。

让杜娟做事,还给了她一些权力,杜娟想要拒绝都不行。

最后,杜娟能做的,只是借着手中权力尽量多贪敛些钱财。

以后万一事变,逃离后,有钱才好防身。

林雅取出信纸后,稍稍一打量,就是美眸大亮。

换了头马,不代表野马群会老老实实听黑瑞的话。

毕竟对于野马群来说,黑瑞是陌生的。

当然,如果黑瑞要走向灵通县城,也会有一部分野马跟随。

不过这样的场面不是江龙所想要看到的,找寻到了这个野马群,江龙自然是想要将之全部拿下。

分成两拨,另一拨离开,得损失多少银子啊。

只是现在头马已经是死掉了,又不能让黑瑞回去,必须得待在野马群中与野马们相处熟悉,该怎么办?

江龙等人总不能也留下来混进野马群中。

灵通县里那么多的事情,根本离不开江龙。

江龙也放不下。

秦羽这时看出了江龙的为难,主动道:“黑瑞虽然忠心,放它待在野马群中肯定不会舍了小的,从此变成野马,但野外不安全,小的担心万一遇到野兽会伤了它。

所以小的想要独自一人留下陪着黑瑞。”

江龙皱眉,不置可否。

“小的跟着野马群,也好摸清这群野马的领地大小,不至于以后让它们给跑了。”秦羽又说道。

“夜间阴冷,你宿在野外……”江龙不放心。

秦羽却是赶紧道:“小的跟黑瑞挤睡在一起不会有事的。”

“好吧。”江龙想了想,终于是点头应下来,“不过你要时刻警醒一些,野外可不比在家里,又只有你一个人,没有朋友伙伴相帮,哪怕又个小病小灾的都有可能会一病不起。

更何况大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野兽。”

“小的记下了。”

江龙的确是担心这批野马已经没有了头领,黑瑞若是离开,野马们会没有了方向感,走出现在的领地,秦羽又有些不放心黑瑞,想跟了去,江龙便是同意了。

天色还早,不知道这群野马的领地有多大。

所以江龙派一个衙役回去,多带一些吃食过来。

到了中午时分,秦羽跟着野马群走进了大草原深处。

秦羽骑在黑瑞的背上,引得许多野马好奇的打量,不过黑瑞现在已经是头马了,所以这些马儿不敢对秦羽敌视。

一些母马则是跑过来献殷勤,显然是相中了黑瑞。

这个野马群只有两千五百余匹野马,仍然是小野马群。

也只有那匹头马勉强能算是不错,其它的马儿都是非常一般,包括所有的母马在内。

黑瑞和这些母马互动,嬉闹,却没有真的相中了哪一匹。

直到野马群离开了视线,江龙才带上众人骑马折回。

河道路线已经是快要全部画完了,所以江龙今天换了身破旧的麻布衣衫混进了挖河道的民壮之中。

想要真实了解一下北疆百姓的生活。

但等到听完一个又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江龙才晓得,原来北疆百姓生活的比自己之前想像的还要疾苦。

“王六,听说你老母亲病重?”许多人是同一个乡镇地方来的,因半途相遇便结伴来到灵通县,之前并不熟识,也许就是在赶集的时候见过几次面,有些面熟罢了。

一个正在挖土的汉子关心的问道。

“来之前已经办完后事了。”王六声音低沉。

“啊?”问话的汉子吃了一惊,“怎么,怎么快?”

“没钱抓药呗。”

声音落下,周围便是沉寂了下来。

不光是王六,他们家中,同样是没有存钱。

如果不是来挖河道,他们这些家中的主要劳力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更别说老人与小孩了。

主要劳力必然要吃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