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各怀肚肠

灭明 蓝盔十九 3516 字 10个月前

满洲正白旗的骑兵当先,蒙古旗残余的数百骑兵紧紧跟随,最后方才是汉军旗的人,洪承畴向刘之源、李国翰使个眼色,因为路途上人多,并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看到鞑子的骑兵撤退回去,何小米深感失望,“可惜鞑子认怂了,否则还可以多杀些鞑子……”

李自成微微一笑,心中并没有多少失望,天命军当面屠杀鞑子的伤兵,多尔衮的内心一定是痛苦的,他克制住对天命军的仇恨,灰溜溜地撤军回营,虽然是最理智的做法,将骑兵的伤亡降到最低,但也暴露了他的内心:恐惧,对天命军战斗力的恐惧!

或许从此之后,鞑子的骑兵,再不敢在汉地上肆无忌惮了。

但就这样放过多尔衮手中的数万骑兵,李自成心有不甘。

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多尔衮这次南下,包括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在内,一共有七万五千骑兵,连着战斗三日,阵亡的人数接近四万,多尔衮手中应该还有三万五千骑兵。

第一营的骑兵一指隐藏在首山,但第一营只有两万骑兵,即便不考虑战斗力上的差距,人数上只有一半,暂时还不具备正面决战的能力。

看来还得消耗一些鞑子的骑兵,不知道多尔衮还会不会攻击宁远城!

宁远城下,刚刚经历过大战的士兵,正在收割鞑子的伤兵,他们原本还担心鞑子的骑兵杀个回马枪,但多尔衮已经带着骑兵撤退了,士兵们自然喜笑颜开。

收割伤兵、聚拢战马、清剿财物,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打扫着战场,又将鞑子的尸体堆在一起,浇上火油后一把火烧了。

大量的伤马被牵进城内,加上从死马身上割下的马肉,今日又会会是一顿马肉宴,多余的马肉,及时腌起来,储存备用。

与宁远城内外的欢天喜地相比,撤军回营的多尔衮及其属下,则是各怀心思。

多尔衮没有召开军事会议,他回到大帐后,独自喝着马奶酒,吃着牛肉干,心中却是思索着下一步的战略,以及大清的未来。

阿济格的心中,说不上悲伤,但也没有多少欢喜,回到营长后,被多铎拉去喝酒买醉去了。

蒙古旗的几位固山额真,则是聚集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叫骂,开始是咒骂明军,这些缩在壕沟里的杂种胆小鬼汉狗,却射杀了所有的蒙古勇士……

几袋马奶酒下肚,他们胆子壮了些,便指桑骂槐影射多尔衮了,如果不是多尔衮兄弟坚决放弃,他们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明军收割着蒙古伤兵。

士兵没了,未来怎么办?

他们已经是大清的奴仆,管不了自己的未来,但马奶酒可以由着性子任喝……

洪承畴更是心潮起伏,三日时间,大清折损了四万骑兵,特别是今日,他亲眼看到,两万蒙古旗的骑兵,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全部被明军歼灭,不,绝对不是明军,一定是他所熟悉的那个天命军!

回到营帐后,洪承畴心绪不宁,坐卧不安,稍稍思索片刻,便悄悄摸进汉军旗镶黄旗固山额真刘之源的营帐……

宁远城头上,山地炮已经停止射击,鞑子的骑兵已经十分靠近壕沟,再要射击,有可能伤着壕沟中的同伴。

蒙古旗的骑兵,几乎是清一色的蒙古人,虽然伤亡很重,但没有一个人退却。

坠马死亡的人,不会下达撤军的命令,活着的士兵,根本没想过撤军,都是勇往直前,游牧骑兵打仗,从来不会退却,除非阵型被对方的优势骑兵冲散。

今日之战场,明军根本没有骑兵出现,战场上的尸体和战马,根本无法阻挡骑兵前进的道路,最多是考验骑兵控马的技术。

多尔衮一直在后方期待着,握着马缰的左手,不知不觉攥得紧紧的,但勇士们始终没有让他看到希望。

最前方的骑兵,都是做好射箭的动作,但直到坠马的那一刻,手中的箭矢迟迟没有射出去,后面的骑兵很快补充上来,还是保持着放箭之前的准备姿势,如果眼神不好,还以为骑兵定格在战场上。

李自成立在东北角的城头上,登高望远,整个战场尽收眼底,看到眼前的情形,嘴角不觉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鞑子的骑兵还真是英勇,难怪明军屡战屡败!”

何小米向远处一瞥,露出不屑的眼神,“鞑子再英勇,还不是上来送死?这些骑兵都快打光了!”

李自成淡然道:“小米,伤亡的鞑子,有一两万人吧?”

“回皇上,刚才那边的观测兵说了,鞑子第一波攻势,大约有两万骑兵!”

“两万?”李自成心中一动,不是说“女真不过万,过万无人敌”吗?看来这不过是鞑子自己的吹嘘,一眨眼的时间,两万骑兵就没了,鞑子还真是傻,伤亡这么重,完全是被屠杀的战斗,却是不知道撤军,便是现在撤军,也是来不及了。

何小米的嘴角咧得跟水平放置的丝瓜似的,“皇上,后面还有鞑子的不少骑兵,他们还会跟着进攻吗?”

李自成缓缓点头,“朕倒是希望他们继续进攻,如果这次能重创多尔衮,可以保证宁远两年时间的安全。”心中却是想道,有了两年时间,华夏应该早就统一全国了,那时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向鞑子发起反击,最好一劳永逸解决辽东的鞑子。

城外的东北方向,多尔衮阴戾的目光终于挂不住了,他的视线,已经穿透了战场上的蒙古旗骑兵。

蒙古八旗,就要打光了!

他恶狠狠地瞪了阿济格一眼,无力地挥起手,低喝一声:“撤军!”

“撤军!”伊罗根立即将多尔衮的军令传到前方。

蒙古旗得到撤军的命令,虽然心有不甘,却不敢违抗摄政王的军令,残余的上千骑兵,还是迅速拨转马头,短暂的混乱后,还是迅速后退。

李信看到鞑子骑兵要逃跑,忙大声呼喝,士兵们迅速抬高枪口,扩大射程,直到残余的鞑子逃出射程之外。

多尔衮见逃回的骑兵只有数百人,不觉浑身冰冷,坐在马背上一动不能动。

周围的人知道多尔衮心情不好,都不敢打扰,最后还是伊罗根小声道:“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