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绕着城墙行了一圈,回到西城门,王绍禹迎至顺天营的大帐内。
虽然王绍禹信心满满,李自成却暗暗心惊,西安的城墙实在太过厚实,看上去十分巍峨,到处基本上都一样,根本没有缺口。
对照行军地图,结合汉清局从城内传出的讯息,李自成对西安有了更深的认识。
西安城墙高三丈六尺,顶宽三丈九,底宽四丈八,周长二十八里,城墙四周环绕着又宽又深的城河,谓之壕城,正对城门处设有可以随时起落的吊桥,吊桥升起,进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断。
城墙每隔百步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九十八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五千九百四十八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
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座城门,谓之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每座城门都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
在李自成的眼里,西安城不仅是一座坚城,更是气势磅礴的恢弘之城,比西宁、兰州大多了,便是成都、开封也是不及,不愧是汉唐故都!
天命军如果拿下西安城,千万不要辜负了她!
李自成的手指,在地图上四处城门处指指点点,“王将军,城内的防守如何?”
“回大都督,据汉清局传回的讯息,城内有西安前卫、西安后卫、西安左卫、西安右护卫,”王绍禹却是十分轻松,根本没有将城内的守军看在眼中,“四卫之兵,满打满算不过两万,如果考虑空饷……”
“王将军是说,城内不过万余守军?”李自成淡笑道:“西安城内,王府遍地,各个王府的护卫军加起来,应该不会少吧?再说,大敌当前,城内不会募兵?”
“大都督,明军已经完全丧失士气,便是临时募兵,也不会有多少战斗力,”王绍禹笑道:“依属下估计,只要下了西安城,整个陕西,怕是要望风而降了……”
李自成心中暗笑,这个王绍禹,原本是明军的总兵,对明军果然了解得十分透彻!
不过,大势是一回事,想要攻破西安城,还必须付出努力,甚至要流汗流血。
“王将军,这几日以来,城中守军的士气如何?”
“回大都督,属下曾试着攻城,但西安城太过雄厚,一时没有进展,”王绍禹并没有沮丧感,却是笑道:“不过……”
“不过什么?”
“城内的汉清局传出讯息,城内守将王根子,已经暗中投靠了天命军,决定献城,也就在这一两日!”
“当年之事,就不要再提了,今日之大明,还有这样的船队吗?”李自成轻叹着摇头,“便是当日的郑和,也没有抵达荷兰,在郑和带回的各样典籍记载中,提到过红毛夷人吗?提到过荷兰吗?”
“这……似乎……”
“在下并非长他人志气,”李自成道:“今日之荷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而荷兰人就在大明海域之东番岛,窥探大明的一切,随时可能……”
“可是荷兰人只是要与大明商贸,并没有入侵的意图……”
“此一时彼一时,彼时大明还是足够强大,荷兰人远道而来,自然以商贸为借口,”李自成也不知道荷兰人的真正目的,似乎以商贸为先导吧?“等到大明衰弱下去,荷兰人仅仅是商贸吗?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大明了解这个荷兰吗?”
南居益见李自成凝眉思索,一时不敢打断,过了好一会,直到李自成抬眼看着他,方道:“大都督不是说,和兰远隔重洋吗?当年郑和都没有找到……谁能知道和兰在什么地方?”
“是远隔重洋,”李自成点点头,道:“南尚书认为,荷兰人来到大明,乃是为了商贸?”
“应该是为了商贸,”南居益不明白何意,但李自成一脸凝重的样子,又道:“可是,他们的船上有武器,有士兵,甚至还有火炮……”
“是呀,为了商贸,可是荷兰人挣够了银钱,自然会组建强大的武装,”李自成若有所思,道:“这绝对不是他们最先进的船队,荷兰人最大的敌人,还是在他们本土!”
“大都督知道这个和兰……”
李自成轻轻摇头,不置可否,过了片刻,脸上忽地轻松起来,微微笑道:“南尚书与荷兰人打过交道,一定有些了解荷兰人吧?”
“大都督的意思……”
“外交部长!”
“外交部长?”
“就像大明的鸿胪寺、礼部,”李自成淡淡一笑,道:“专门搜集外邦讯息,在了解外邦的基础上,再与外邦打交道!”
“这……”
“如果天命军有幸推翻大明朝廷,建立新朝,”李自成的脸上,一直挂着笑,丝毫没有逼迫的意思,“那时,南尚书愿不愿出任新朝的外交部长?”
“这……在下从来没想过……”
“没关系,你从现在开始,可以慢慢想,”李自成道:“这个不急,总要拿下京师之后,才会建立完备的新朝,那时才需要外交部长!”
李自成离开尚书府的时候,已经快要午时了,南居益不知道大伯南企仲的心思,不敢留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