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攀枝花村附近寻找铁矿的工匠们,在金沙江以北的找到了中型铁矿,不过,据工匠们说,真正的大型铁矿,可能在金沙江以南。
李自成考虑到,只要将中型铁矿充分开发出来,制造枪炮,应该是足够了,如果去金沙江以南争夺土地,势必与云南省发生争执。
现在的天命军,东面面临着朝廷的巨大压力,如果不是非常必要,暂时不要去招惹南方的云贵两省,只要云贵两省不是主动挑事,天命军暂时没有进兵云贵的计划,金沙江以南的铁矿,暂时不要染指,将将金沙江以北的铁矿开发出来再说。
考虑到遵义府的六千战俘,九月份即将劳役期满,李自成便带着亲兵,离开建昌府,从嘉定州沿江而下,赶往重庆府巴县。
一路之上,道路两侧的农田,中晚稻挂满枝头,快要收割的季节了,不出意外,四川省的秋粮,又将喜获丰收。
李自成看到粮食有了保障,心中底气更足。
按照原先的计划,遵义府将率先完成汉化,北面隶属于重庆府的巴县、綦江县,原本就是汉化区,长江以南沿着川黔古道已经出现一条汉化带。
如果西面的泸州府,包括泸州府南面的永宁县、蔺州县,也是完成汉化,则四川省长江以南部分,将形成一片巨大的汉化区,只剩下靠近建昌府的马湖府、乌蒙府。
建昌府在官道的带动下,“入汉籍、奉天主”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目前各地进展都非常顺利,这是目前的工作重点,汉化只是时间问题。
马湖、乌蒙两府,不但地域太小,汉化工作已经启动……
整个川南,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汉化是迟早的事。
川西的汉化工作亦已全面展开,虽然动作不像川南这么大,但川西的土地少,距离成都府又近,汉化工作绝不落后于川南。
李自成踌躇满志,这段时间,趁着朝廷在湖广剿贼,天命都督府集中力量,将川南、川西大片土地汉化了,不久之后,就能征收得一定的赋税……
虽然还需要后期的安抚工作,但最艰难的“入汉籍、奉天主”基本完成了,川南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倒是川西……
川西的土地上,主要是藏人,西面还有庞大的藏人集团,未来实难预料!
这一次去遵义,李自成并没有走水路,而是从陆路沿江而下,沿途顺带着考察各地的汉化情形,赶到巴县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了。
唐源带着百姓去村外分配土地,经过沙玛有日的煽动,良田被优先分配,最后只会剩下半山腰的梯形田,水源艰难,基本上靠天吃饭,土地又极为零碎,耕种极为不便。
原先还在观望的百姓,顿时慌了神,纷纷央求沙玛有日,要求给自己分配一份良田,但沙玛有日也没办法,如果不能“入汉籍、奉天主”,暂时便无法享受耕地,最后能分得多少土地,赋税如何,现在都是说不清。
沙玛有日见有些百姓依然执迷不悟,便根据李自成的意思,说出彝人的来源:彝人原本就是从中原搬迁过来的汉人军户!
百姓们立时目瞪口呆,眼看着良田就要分光了,此时顾不上辨别真假,只能央求沙玛有日将他们登记为汉籍,奉天主的事,可以缓上两日。
沙玛有日以最快的速度,将彝人百姓登记为汉籍,又给登记完毕的家庭,及时发放了一枚腰牌,让他们去村外寻找唐源。
沙玛有日仔细查找了一遍,确认所有的百姓都已登记为汉籍,方才来到村外。
此时已经是午时了,唐源暂时停止分配土地,众人便回家吃饭。
午饭后,已经分配到土地的百姓,便去自己的土地上侍弄着,将土地与周围的界沟确定下来,没有分配到土地的百姓,则是围在唐源的周围,眼巴巴地等着唐源给自己分配土地。
唐源可以按照百姓登记的先后顺序,依次分发土地,沙玛有日的手头上,也有登记的顺序,但考虑到劣等耕地不能集中分发,再说,百姓在登记为汉籍的时候,通常都是一窝蜂,先后顺序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经过沙玛有日的调解,下午分配土地的时候,上等土地与下等土地搭配在一起,混合分配,采用抓阄的形式。
序号在前的百姓,虽然优先分配土地,但土地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上乘,百姓们方才稍稍安定下来,闹了一日半,直到第二日下午,所有的百姓都分配了足额的土地,并且拿到了相应的地契。
大箐村的土地,还有少量的节余,因为都是相对劣等的半山腰梯形田,耕作不便,亩产量又难以保证,暂时作废,由建昌府收回,将来再做打算。
沙玛有日作为大箐村的里长,负责日常管理,初步调解百姓之间的纠纷,并且负责向所有的百姓征税,集中上缴建昌府。
大箐村还有十一名甲长,每名甲长除了都有自己的耕地,还要定点管理十户百姓,协助沙玛有日。
大箐村按照遵义府的模式,建立了里长——甲长——百姓的管理制度,在管理的初期,实行连坐制度,一人叛乱,全家担责,一户叛乱,全甲担责,一甲叛乱,全里担责。
当然,唐源告诉百姓们,连坐制度仅适用于叛乱、入汉籍、奉天主等大事,普通的纠纷,由沙玛有日先行调解,如果无法调解,将由府县进行判决。
入汉籍的事,基本上已经完成,百姓都已经用了汉名,登记了汉籍,村中备有文书,府里亦有文书,只要百姓们不反悔,不做出集体叛乱的事情,官府一般不干涉百姓的日常行为习惯,只要不与天命都督府的律法相违背,百姓可以保留民族服装,保留部分风俗习惯,但必须逐渐学习汉话,所有的文书记录,必须采用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