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金蝉脱壳

灭明 蓝盔十九 3676 字 10个月前

杨嗣昌知道,皇上难得高兴一次,正是自己提出各种建议的好机会,他一向憎恨言官,但这一次,却是要对孙传庭动动心思了。

“皇上,洪承畴的事,就这么定了,但孙传庭……”

“孙传庭怎么了?”朱由检微微皱眉,“不是让他将军队丢下,回陕西重新组建一支吗?”

杨嗣昌支支吾吾着,“臣传达过皇上的口谕……”

“怎么,孙传庭敢抗旨不成?”朱由检想到岳托之死,正心潮澎湃,京畿之战,大明损失了不少百姓,但奴酋岳托死了,一个岳托,能抵得上多少百姓……真要算起来,大明与鞑子应该是打个平手,此时正信心高涨,岂能容得别人驳了自己的面子?

“明着抗旨倒是不敢,”杨嗣昌用低沉的语调道:“臣让他回陕西平贼,他倒是同意了,可是让他留下军队,说什么都不肯,臣传了皇上的口谕,他便借口有眼疾,死活不肯回陕西……”

“他这是抗旨……”朱由检气得脸都红了,右手不停抖动。

杨嗣昌假装看不见,继续道:“同样来自陕西,手握重兵,皇上委以督军重任,洪承畴击杀岳托,而孙传庭没有任何战功,却还……”

“将孙传庭贬为庶民……”朱由检颤抖的右手,狠狠排在御案上,“不,革职拿问,以待判决……”

“皇上,这次鞑子肆虐京畿,必须有人出来承担罪责,”杨嗣昌火上浇油,“臣在回京的途中,初步拟定了一份名单……臣小心翼翼,不能放过尸位素餐之人,也不能冤枉尽忠职守之人,数日后,臣会将这份名单,以及各人的罪行证据,一并交给皇上定夺……”

“杨爱卿辛苦了!”朱由检的脸色越发难看了,这次鞑子入塞,除了杨嗣昌与洪承畴,实在难以看到忠勇之辈,朝廷正真是白白养活了这些废物,“幸好有杨爱卿,朕才能稍稍省心!”

杨嗣昌心中一惊,坏了,又弄巧成拙了,原本想要金蝉脱壳,可现在……他恨不得狂抽自己一百个耳光。

杨嗣昌微微欠身,稳住神智,随即翻身下跪,道:“皇上,此次鞑子入塞,臣主管兵部,辜负皇恩,罪无可赦……臣请求辞去一切爵位,归为庶民……”

朱由检摇头,“文弱已经尽力了,都是前方的武将作战不力……”

杨嗣昌一连三次请辞,朱由检都是不允,没办法,只得改口道:“皇上,鞑子肆虐京畿,即便罪不在于臣,臣亦无颜主管兵部……求皇上恩准!”

“文弱先起身!”朱由检沉思片刻,见杨嗣昌不再坚持辞去东阁大学士,便点了点头,“依文弱看,由何人接任兵部尚书为宜?”

杨嗣昌起身落座后,稍稍思索片刻,道:“依臣看,可着傅宗龙接任!”

“傅宗龙?”朱由检冷冷一笑,“文弱这次看走眼了吧?傅宗龙连着在四川败于流寇,还能接任兵部尚书的重任?”

“皇上,傅宗龙虽败,但罪责主要不在于傅宗龙,而是在于属下的总兵罗尚文,彼时兵权并不归于傅宗龙,”杨嗣昌道:“傅宗龙屡败于四川的流寇,对流寇知之甚深,若是启用傅宗龙,剿贼一事上,定能事半功倍……”

朱由检默然良久,除了杨嗣昌,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方淡淡地道:“便依文弱之言,文弱可取传旨,召傅宗龙入京!”

“臣遵旨!”杨嗣昌虽然未能辞去阁臣之职,但辞去了兵部尚书,着实轻松了一大截,便告辞朱由检,离开了乾清宫。

“哈哈,”杨嗣昌大笑,“洪督军不愧是朝廷的栋梁,你是蓟辽总督,整个辽东,可是交给你了,洪督军可要替皇上分忧!”

洪承畴小心地道:“洪某一定替皇上、替杨大人分忧!”

“好,好,”杨嗣昌不住点头,迟疑了片刻,方道:“洪督军,鞑子凶残,咱们自己人千万要团结一致,莫要再走以前督、抚不和的老路……”

“大人……”洪承畴想起,辽东巡抚方一藻也是议和的成员之一,忙道:“洪某一定配合巡抚方大人……”

“洪督军节制辽东数十万兵马……”洪承畴摇头,“战场形式,瞬息万变,岂能事事受到掣肘?要想节制文臣,唯有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洪承畴双目一亮,但瞬息就黯淡了下去,“大人,洪某此次勤王,难有寸功,皇上恐怕不会……”

“按理说,洪督军此次并无多少战功,皇上不会轻易授予尚方宝剑,”杨嗣昌站起身,踱了数步,忽地停下,“此次鞑子入塞,东路军主帅岳托阵亡的事,洪督军知道吗?”

岳托阵亡?洪承畴一时懵了,过了好一会,方才醒悟过来,慌忙站起身,躬身立在杨嗣昌的身后,不知道这个讯息是真是假,更不知道杨嗣昌是什么意思,他不敢接话,双目也是阴晴不定。

这样的讯息太过震撼,但岳托阵亡,自己在前线都不知道,为何身在京师的杨大人,却是得到讯息?

杨嗣昌转过身,看着惊疑不定的洪承畴,狡黠一笑,道:“洪督军,如果岳托是战死,与岳托对阵的又是督军大人,你说,皇上会赐予尚方宝剑吗?”

“啊……”洪承畴惊讶得合不拢嘴,天大的军功,就这样轻易降临道自己的头上?

他隐隐感觉到,这不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更像是一个圈套……

自己没有战功,但也没有大的过失,万一现在冒领了军功,将来查出实情,那可是欺君之罪,以皇上的性子,自己下场恐怕比当日袁崇焕的凌迟都不如。

与李自成在固关、西安所达成互补进犯不同,当时并没有留下书面的字据,如果这次领取军功,势必会闹得沸沸扬扬,满朝皆知,将来一旦查证,属于冒领军功、欺骗朝廷……

杨嗣昌难道用这种手段来控制自己?

不行,这样的军功,绝对不能领!

杨嗣昌似乎看出了洪承畴的担忧,他直视着洪承畴,摇了摇头,道:“岳托阵亡的事,属实,不用担心,”见洪承畴还是不放心,遂袖出一份文书,“这是我亲手拟定的折子……”

洪承畴迟疑了一刻,还是双手接过,展开一看,不觉心念大动:

……鞑子东路军与洪承畴大战于德州以西,奴酋岳托之嫡弟玛占,当场战死,奴酋岳托身负重伤,拼命突围回营后,亦是不治而亡……

如果是这样一份折子……

自己就没有任何责任了,这是杨嗣昌调查的结果,如果出错,也是杨嗣昌出错,自己并没有向朝廷发出类似的塘报!

如果讯息不确,杨嗣昌会给朝中的言官们,留下这样一份致命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