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李自成心中一动,后世的中央之国,那是一个举国皆知的地名,不过,遵义似乎在贵州吧,怎会来了四川?“遵义不是在贵州吗,马祥麟已经进兵贵州了?”
“贵州?”秦拱明一愣,随即道:“大都督,遵义不在贵州,更南面的平越军民府才属于贵州!”
“平越军民府?”李自成越发不明白了,“平越军民府与播州有隶属关系吗?”
“啊……大都督,是这样的……”秦拱明解释了好一会,李自成方才弄明白了,播州宣慰司原本属于四川,万历年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领头作乱,被朝廷镇压,为免以后再发生作乱的事,朝廷将播州宣慰司分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
遵义军民府属于四川布政司,平越军民府属于贵州布政司。
随后,四川、贵州两省,又根据朝廷的旨意,对遵义、平越军民府实行“改土归流”,取消土官独大的局面,改为朝廷派出的流官主政,而土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遵义、平越军民府内,重新设置府县,其中遵义军民府设置一府(遵义府)、一州(真安)、四县(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平越军民府设置一州(平越)、三县(余庆、湄潭、瓮安),以乌江关为界,关内属于遵义,关外属于平越,分属四川、贵州两省。
朝廷对新设的遵义府,实行“里甲制度”,每十户为“一甲”,设甲首一名,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里长一名,协助朝廷在当地征税……
李自成大吃一惊,原来朝廷已经对播州改土归流了,还发生了这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事情,照此看来,现在的播州,已经是大明的熟地了,“拱明,那你们现在要面对的,究竟是土司的军队,还是朝廷的军队?”
“回大都督,是朝廷的军队,”秦拱明躬身道:“土司的军队基本解散,即便那些曾经帮助朝廷戡乱的土司,虽然保住了土地,但他们也需要向朝廷纳税,而且,各家留下的土司,只能在各府县担任吏员,并不是主官……”
原来是这样……李自成心情大好,看来,朝廷还是帮了忙,在当地百姓眼中,朝廷与天命军,都是外来的征服者,两相比较,只要天命军的政策比朝廷的优惠,就有可能抓住当地百姓的心……
李自成让秦拱明展开最新的行军地图,果然如他所说,现在的播州,只剩下乌江以北的大半土地,除了真安州孤悬在东北,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环绕在遵义府的南北东西,当初的设置者的确有些眼光!
遵义府应该属于四川还是贵州,已经不重要了,在朝廷实行改土归流的基础上,先按照天命都督府的规矩办事,将来无论是属于四川还是贵州,都是一块熟地。
李自成唯一的担心,便是地形,后世说到贵州,那是“天无三日晴,地五三尺平”,
“拱明,遵义府周围,百姓从事农耕吗?有足够的农田吗?”
“回大都督,属下也不十分清楚,”秦拱明最关心,乃是军事上的胜负,对于民政,他并不甚在意,“不过,属下曾听说,遵义附近,原先有五十四里,百姓都是从事耕作,并且向大明朝廷缴纳赋税……”
“五十四里?”李自成瞬间就明白了,这个“里”不是路程,而是百姓的户数,按照“一里”有一百一十户的标准,五十四里就是接近六千户,人口至少达到三四万人。
这样的人口数量,在京师、江南这样的平原地带,也许就是县城甚至小镇的水平,但在大娄山的深处,应该是十分可观了,难怪遵义军民所被设置为遵义府!
有了如此独天独厚的条件,李自成自然不肯放过,他已经决定了,以遵义府为,加速当地的汉化。
李自成告诉战俘们,他们这三千多人,想要活命,除了参加一年的劳役之外,还必须皈依天主,学会祷告词《我们在天上的父》!
“天主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天主?”
“我们只相信佛祖……”
……
李自成知道,这些士兵并非僧人,不会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相信佛祖,只不过是自己给了他们一份活下去的希望,自己才是他们心中的佛祖!
他没有作答,却是沉声道:“你们都是战俘,在天命军能面前,没有军官与士兵之分,你们将按照军队的编制,分为三个千户,我会从你们当中确定三名千户官,此外,还有百户官、小旗官!”
“……”
李自成已经在心中盘算好了,“千户官不用从事劳役,只需监督自己的属下即可,每月还有半两银子的酬劳!”
“啊……”
“不用劳役?还有银子?”
“谁都可以担任千户官吗?”
……
李自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不信了,在利益面前,战俘们会不动心?而这些优惠的条件,对天命军来说,基本上没有损失。
“本都督刚才已经说了,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样,原先的身份一律作废,谁都可以竞争千户官之职,但千户官只有三人,还有百户官和小旗官,虽然都需要参加劳役,但百户官在四个月之后,小旗官在八个月之后,都可以领取酬劳,每月半两!”
“百户官和小旗官的数量更多!”
“我要竞争百户官!”
“要怎样才能成为百户官、千户官?”
……
李自成这才露出一丝笑意,他摆摆手,让战俘们安静下来,“选拔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皈依天主,”他顿了一顿,又道:“你们将沿着水路去重庆府,一路之上,你们无所事事,可以背诵祷告词,在重庆登陆的时候,我会亲自考察,祷告词背诵最熟练的三人,就是千户官,以下分别是百户官、小旗官!”
“就这么简单?”战俘中有人小声道:“大都督不会骗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