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与小兰在一边侍候着晚饭,闻言都是掩口而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忸怩不安,好似李自成的这个“你们”,也包括她们在内。
田芬却是抬起头,佯笑道:“真的吗?那这个羊宝,大都督可要多吃点,这可是桂英姐姐亲手做的……”
高桂英是大妇,虽然与姐妹们没有隔阂,但却刻意在人前保持着端样的样子,李自成有时在家中胡闹,她是眼不见为净,但今日当着大家的面……虽然只是说说,当不得真,她也是羞愧地低下头,没有管好李自成,她这个大妇是有责任的。
但李自成今日气色不对,又是没有胃口,心中肯定有事,姐妹们逗他开心,她是不会反对的,但田芬提到羊宝的事,让她下不了台面……这种事情,知道就好,哪能说出来?
她蹙起眉头,狠狠瞪了田芬一眼,“让自成好好吃顿饭,哪有那么多废话?”
田芬了解高桂英的性子,知道自己失言了,不觉伸出舌头,忙忙用小手捂上。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也是,先吃饭,吃饭!”将一小片馒头塞进口中,堵住自己的嘴。
饭后,宋玉莲抢着去收拾碗箸,高桂英暗地在李自成的腰间一捅,使个眼色。
李自成心中好奇,桂英一贯菩萨似的的端庄,难道今日被田芬、娜木钟她们说动了心思?趁着众人洗手洗脸的机会,悄悄靠近高桂英,“桂英,咋了?”
高桂英板着脸,没好气道:“咋了?你说咋了?待会去我卧房……”
李自成一愣,还真想对了,这个桂英……既然想要,就得笑脸相迎,哪有这般板着脸,一点情绪都没有……
不过,也好,桂英终于转了性子,只不过表面上冷冰冰而已,没准一会单独相处,她就会换上一副笑脸!
高桂英率先去了隔壁自己的卧房,李自成忙跟了过去,高桂英正在点灯,卧房内霎时通明起来,依稀看到,她的脸上也如这灯烛一般红艳。
“桂英……”李自成先是将外间的房门插上,翻身紧走两步,从后面一把抱住高桂英。
“别闹,先坐下!”高桂英用手将李自成的双手解开,拉着他在木椅上坐下,双目凝视着李自成,却不说话。
“咋了,桂英?日日见面,还会看不够?”李自成恬着脸,将高桂英的小手握住,轻轻把玩着。
“就是日日看,也是看不够,”高桂英长叹一声,忽地笑道:“当初在壶芦山,也不知怎的就看上你……”
“这就叫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李自成隔着木椅,将高桂英搂在怀中,“桂英,你说,我是不是改感激艾诏?如果没有艾诏,我们恐怕无缘相识!”
高桂英歪靠在李自成的怀中,喃喃道:“是否感激艾诏,我不知道,不过,我和自成是缘分到了,可是有人还在等着缘分呢!”
“有人?有人是指谁?”李自成一愣,以为自己最近看中哪个女子,被高桂英发现了,左思右想,也没有呀!
李自成虽然将建设兰州城的事,交给了知府汤若望,但只要闲下来,就会在城中转悠一番,特别是新城区,更是关注的重点,新城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完全任由他妙笔生辉。
新城的建设,首先是修筑老城西城门外至新城中心点的兰州东路,然后一直向西延伸,,直至新城的西门。
新浇筑的水泥大道,完全按照李自成的意思,不但平坦,也很宽阔,三丈的宽度,就是老城区的百姓,也是闻所未闻,更不知道如此宽阔的大道,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直到兰州西路通行之后,大道上出现自行车,百姓似乎有所醒悟,这几天,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对着自行车指指点点,却不知道自行车为何物。
可惜,大道上只有两辆自行车,实在太少了,这让大道显得十分空旷,一些胆大的孩子,竟然上了大道近距离观看自行车。
李自成身着便装,也是躲在人群中偷看,脸上满是苦笑,没有配套的机械,自行车的生产速度还是太慢了,如果出现大量的自行车,才会引起轰动效应。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自行车的生产成本不能降下来,普通百姓无力购买,自行车的效用,还是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但科学上的事情,实在急不得,他只能给王徵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包括材料和资金。
不过,这样也好,普通百姓要想购买自行车,就能自己努力,抢着去工厂做工,争取得到足够的酬劳。
自行车第一次出现在百姓的眼中,虽然只有两辆,却也牢牢地吸引了百姓的眼球,尽管已是夕阳西下,观看的人,还是久久不肯散去。
李自成悄无声息地回到老城,拐了个弯,便是天命都督府,正要回家晚饭,留守在都督府的亲兵却是追上来,“大都督,汉清局的讯息!”
现在汉清局的人手增加了,每日都会传回大量的讯息,绝大部分都不是紧急讯息,李自成也不在意,随手接过来,却是两份,展开第一份,嘴角顿时就咧开了。
讯息上说,盗贼破了凤阳,烧了崇祯的祖陵,崇祯立即下旨逮捕了驻扎泰州的凤阳巡抚杨一鹏,据说连兵部尚书张凤翼也被革职查问。
李自成完全可以想象,崇祯穿着一身丧服,跪在太庙,跪在祖宗牌位下嚎啕大哭的情形,不知道这位刚愎自负又多疑的末代之君,接下里会不会有什么举动。
大明已近末路,长在深宫的崇祯能有办法吗?
一个王朝的覆灭,乃是数百年弊政积累下来的,比如土地兼并,百姓无地可耕,再加上外敌入侵,或是自然灾害,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便庞大的王朝,也可瞬间被肢解,非人力之所抗。
在皇宫长大的皇上,根本不可能解决土地和社会财富的兼并问题。
中央王国的大一统王朝,每个朝代不过二三百年,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崇祯看不透,大明的文武百官更看不透!
他展开第二份讯息,还是与崇祯有关:诏令洪承畴立即东出潼关,进入河南征剿盗贼,勿要六月内荡平盗贼。
李自成气得几乎要将讯息扔到他的脸上,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伎俩,只能加速大明的灭亡,河南有左良玉的大军,尚且不能灭贼,再去一个洪承畴又能如何?
再说,陕西也不平静,洪承畴的大军一走,渡过黄河北上的那一支,岂不正好去西出陕西?看来,陕西的百姓又要遭殃了……
李自成叹息一声,南北方各省,都要乌烟瘴气了,但仔细思之,洪承畴东出潼关,对天命军倒不是坏事,至少陇山一线的固关、西安所,暂时不会受到官兵的威胁,军队恰好得到整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