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听说他们叔侄俩一并来了,也不怎么惊异,伏光先与李微恭恭敬敬的行了礼。李微招手将伏光叫了过去。
“皇儿有两天没有过来了,可还好?”
伏光有些腼腆的说:“回母后,儿臣很好。”
李微又道:“你在跟着练习骑射了吧,可得当心别颠着了什么地方。”她又见伏光满脸都是汗,便叫了外面的太监的吩咐:“将新来的蜜瓜切了请皇帝吃,天气太热,别让他立马吃冰碗。”
随即让太监将伏光带下去了。
赵骞站在下面含笑道:“什么蜜瓜?不知有没有微臣的份?”
李微便吩咐身旁的宫女道:“再去切一些过来请王爷享用。”
不多时,果然有个宫女捧着个半透明的水晶葵花盘过来了,盘中盛放着新切好的杏黄蜜瓜块,瓜块上插着一把银质刻花果叉。
这里又忙着给赵骞上了他喜欢的大红袍,配着福饼。
赵骞也大方的坐了下来,喝着香茶,吃着今年西域进贡的新鲜蜜瓜。过得好不惬意。
李微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一把象牙编制的缂丝嵌珐琅的扇子慢慢的摇着。这把扇子十分精贵,她生怕给摇坏了,动作十分的轻柔。
“这瓜真不错。”
“王爷喜欢回头便差人送两个到王爷府上。”
赵骞忙道:“只怕没福消受了,太后留着自己吃吧。微臣后日一早就得出发去山东了。”
他今天是来告别的?
赵骞处理好手上的事便打算出一趟远门,他要往山东走一走,要是合适的话,还打算去一趟南边,中秋的时候只怕都不见得能回来。朝中的那些事有内阁的老臣们掌管,他倒没什么好担心的,王府里有凌总管和长史,也无需他多费心,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李微。
他想去崇庆宫辞一辞李微,毕竟会分开一些时日,留她在宫中,心里难免放心不下。
赵骞对跟前办事的人说:“我走后的这些天,要办事批复的,去找郑光亮大人,郑光亮做不了主的,就问杜首辅。”
交代完后,他拿起了案上放着的那顶天青色的凉帽戴好后便出去了。
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火辣辣的毒日无情的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嘶声力竭的叫着。刚在太阳底下走了一会儿,额上已经是一层薄薄的汗意。
宝福已经招呼好了一顶凉轿在西门上恭候着。
赵骞上了轿,帘子放下后,他便闭目养神。眼睛虽然是闭着的,可并没有潜心休息,脑子里正在一遍又一遍的过最近要交办的事,有哪些是要急需解决的,有哪些要亲自出面,哪些要交给下面的人,哪些人要交给内阁去办理。
赵骞在永定门就下了轿,这时候小皇帝正在上驷院那边的校场练习骑射。
他想过去看看伏光这些日子有多少的长进了。
刚踏进宫门时便看见伏光骑着一匹枣红马,他的骑射师傅正牵着马,带着他在校场里绕圈子,北面一带设了不少的箭靶子,靶子的位置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原是方便人射击练习的。
伏光左手握弓,右手从马背上挂着的箭筒里抽出来一枝箭,正向一个靶子瞄去,瞄准之后有有些犹豫了,他的师父在旁边鼓励他。
“皇上,不用犹豫,要敢于射击,哪怕是不中也没关系,关键是要有发出去的绝心。”
在师父的鼓励下,箭终于射出去了,但因为伏光年纪小的关系,力量远远不够,所以箭刚到中途就落下来了。
又不中!伏光脸上瞬间就拉了下来,嘴巴一瞥,看上去十分的沮丧。
赵骞走了过去道:“皇上请下马。”
伏光这才看见叔父摄政王过来了,忙下马来恭恭敬敬的唤了一声:“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