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后,文大夫人的脸顿时就完全垮下来了,傅氏知道嫂子为何这般,少不了劝道:“大嫂,您也别气了,好不容易进一趟宫,一会儿见着了太后您好好的和她说说话,阿微她又不是不讲道理。这孩子也是您看着长大的,您一手调理出来的,难道还不听您的话?”
儿子的事让文大夫人焦头烂额,几夜来都没睡个安稳觉,她气呼呼的嘟囔了一句:“她现在是高高在上的太后了,我可惹不起。但凡还记得自己是尚书府三姑娘,就做不出这样狠心绝情的事。”
“好了,好了。再怎样待会儿见着了那些太妃、公主什么的也得欢欢喜喜的,别给太后当面难堪。太后也是要脸面的,当众薄了她的面子,一些话就更难说出口了。”
妯娌一路相商,车子没走多久便停了下来。
接着便有宫女放下了凳子,揭了帘子。傅氏请文大夫人先下车。
虽然没有鼓乐声,但今天的栖霞阁也算是热闹不已。无论是在京的公主、郡主、王妃,还是宫中的太妃、太嫔等都来与李行贺寿。
两位夫人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一前一后跟着进内。
傅氏见这院子收拾得很齐整,奇花瑞草争奇斗艳。廊上的卷缸里养着红色的鲤鱼,或是养着一缸的睡莲,已经有了淡粉色的花骨朵。
廊上立着的那些下人们纷纷与两位夫人行礼,早就有宫女在通传李家两位夫人到了的事,接着竹帘高揭,请了两位入内。
文大夫人与傅氏一并进了屋,李微坐在上手正在和永靖大公主说着话,见着了伯娘和母亲也少不得欠着身子说:“两位夫人免礼,请两位入座。”
一屋子的妇人,都是京城中极有头脸的人物,相比起这些贵妇,李家两位夫人的身份便有些不够看了。
文大夫人朝上面一瞧,那个丫头还在和大公主说话,她心里很明白,眼下没有插嘴的地方,家里的那点破事并不适合拿到这些场合来说。她将那些情绪都收了起来,一脸的庄重沉稳,又恢复到了寻常的世家太太的做派。
第二日是李行十五岁的生日,十五岁对于女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已是待字闺中的年纪,标志着已经成年。
虽然不适宜大操大办,但简单的仪式还是有的。
之前她把这事交给了胡嬷嬷去办,又请了永靖大公主给李行插簪做正宾,六公主给李行做赞者,惇太妃的一个妹妹为有司。地点选在太掖池东畔的栖霞阁。
于前一晚,李行将所得的那些簪钗拿了出来与李微挑选明日所插戴的,李微只扫了一眼,便道:“就戴你喜欢的那只点翠凤凰吧,这样的场合看着合适也庄重,不用再选别的了。”
李行却将那枝红宝石的簪子拿了出来道:“太后您之前教训得对,我还是不戴那点翠钗,戴这枝红宝石的梅花簪如何?”
李微看了一眼,道:“样式精巧,不过形制十分普通,并无什么出彩的地方,还是凤钗更典雅,但你自己要坚持的话,选你喜欢的吧。”
在李微看来,这事并不是太重要,插戴什么都是个形式而已。李行很喜欢这枝宝石簪,因为那是摄政王所赠。李微唇角噙笑,妹妹的心思她似乎能猜到了。
选好了明天要戴的簪钗,李微又让晴香将她让人给做的一套大袖衫取了出来,黑底的宫绸料子,绣有大红色的忍冬花团纹。颜色十分的庄重。
“这衣服你喜欢吗?”
自己选了簪子,至于穿什么,李行都觉得无所谓了,点头道:“太后给赐的总是最好的。”
李微点头说:“你喜欢就好。”接着又赏了李行一套外国进贡的胭脂水粉,一套赤金的头面,两疋颜色鲜艳的妆花缎。
姐妹俩坐在一处说了一会儿话,李微便催促妹妹早早的去睡了,明天要保持好良好的状态。
李微在灯下翻完了一本书,接着打了两个呵欠,便也准备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