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沈大人还是挺有意思的……那问题又来了,朝廷官员要怎么才能一手带出来?既然工程师、技术员就相当于朝廷官员,那没有足够数量也就无法治理偌大的国家,本官说的逻辑对吗?”
发自内心的吹捧谁听了都不会烦,洪涛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不过这种场面他见的太多,受用一小会儿足矣,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腻,还是说正事吧。
“科举!”第一个答案出自王十二,不是他懂得多而是嘴快。
“……萌袭!”没抢到第一个回答王九不太甘心,给出了第二个答案。
“……还有举荐!”王三的学习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王大强。抢着答题是小时候上课留下的后遗症,又补上了第三个答案。
“国子监与科举不一样,应该单独算!”
弟弟妹妹姐姐们都有了答案,王十一觉得也不能落后,鸡蛋里挑骨头,愣是从科举里把国子监单独拿了出来。这倒合理,太学和科举平民可参加,但国子监只接收官宦子弟,又不像萌补全靠老爹给力。
“爹爹的意思是说没有足够多的合格朝廷官员,大宋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难不成爹爹还要继续扩大儿童团!”
王大一直没出声,托着下巴皱着眉和当年考试不会的小女孩一模一样,等大家都把答案说完了才所问非所答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到没,大姐就是大姐,学以致用,脑子里别光想着答案,要琢磨问题。本官岂能不知道朝廷选材途径,还有个武学你们漏了,武将也是朝廷官员。要想让国家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就得有足够合格的官员。”
“科举、萌袭、举荐、国子监、武学比之前朝选拔人才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还不足,主要是学的东西太注重教育人的品德,过于忽视了实用性。人品自然要有,但管理国家说到底是为了盈利,给大部分人盈利,这本身也是一种买卖。做买卖和做人其实不用互相抵触,任何事太偏了都不好。”
年纪这玩意吧,不能说完全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商,但有很大关系。同等教育程度下,二十岁的人很大程度上比不过三十岁的思维缜密。洪涛绕了一大圈就是要说教育问题,王大算是回答对了。
“儿童团的数量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运转,时间也太慢了。本官想办学,办新学,在全国范围内每路每州甚至每县都办,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儿童团员,不管他们年纪有多大也无论贫富!”
洪涛前面八年多时间尝试了两种强国方式,实业和军事,结果太不令人满意了。此时他有点想明白了,实业和军事只是国家的胳膊腿,强壮与否并不足矣让一个人强大。
“爹爹没有错,都是朝廷里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是让爹爹当皇帝,大宋早就把党项人和契丹人打跑了,吐蕃各族也得俯首称臣!”
王九还是头一次见到养父自我否定承认路线出了问题,赶紧出言表示支持。他说的也不全是劝慰之词,此言一出孩子们都点头称是。
“爹爹……你为何不想当皇帝?”借着这个话茬,王大小声提出了她心中的疑问。这个疑问怕不是刚刚产生的,已经埋藏了很久,只是鉴于以前的皇帝对自己家很不错,没好意思说。
现在不同了,新皇帝一上台就开始限制自家的权利,看样子以后也不会再让爹爹有什么大权利。那还和他瞎搅合啥,不如推倒自己上位。有爹爹带领,大宋必须会更加富强,这事儿她是非常肯定的。
“当了皇帝就能让朝臣洗心革面,全和你们一样支持我的治国理念吗?”
王大这个问题并不让洪涛太吃惊,当初孩子们成立促进社的时候他就猜到早晚会有这一天。既然有人提出来了,那就把它探讨清楚,免得以后再有人问,问一次回答一次多麻烦啊。
“那就选支持的当官,把现在这些家伙全都扔到矿山里去!”王三向来是王大的跟屁虫,即便分开好几年依旧没改变本性,立刻出言相帮。
“还可以让十姐弄个战俘营,党项人和回鹘人都可以改造好,就不信治不了他们!”
王九在湟州当团练使时主要负责训练新军预备队,兵源很多来自战俘。他最佩服的就是王十,自己搞不定的事儿只要和十姐说了立竿见影。
多难缠的战俘送到十姐的花膏工坊里也能脱胎换骨,不出一个月就全变成温顺的小绵羊,让趴着就不敢跪着。
“三姐和九哥此法怕是不成,大宋有官员不下数十万,若是都关起来十姐累死也管理不过来。就算十姐有办法,成本也会高的可怕,把赋税都搭上恐怕也不够。”
一直没说话的王十一终于忍不住了,她可能是这些孩子里最有管理经验的一个。常年经营渭桥镇那么一个几万人的大型工坊联合体,必须天天接触人、管理人、算计人,同时对成本也非常非常敏感。稍微一算,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王三和王九的计划。
“十一妹说得没错,光靠武力压制,人越多成本就越高。不要说整个大宋,就算区区几万工程兵部队也不能如此管制,否则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好在工程兵里有不少从湟州来的老人,他们可以带领新兵慢慢熟悉规矩,体会到新规矩的好处之后就不会再想着闹事。只要好好干活就能吃饱穿暖拿工钱,在什么地方养家糊口都需要干活,工程兵的工作看着劳累,其实与种地比起来反倒清闲了许多,旱涝保丰收。”
跟着王十一否定王三和王九的是王七,他和王十一的经历差不多,都需要管理数以万计的人员,虽然工程兵和工坊里用的方式不太一样,但原理上差不多。
“那就全杀了!我就不信大宋找不出听话的官!”王十二年纪最小,第一个工作还是强力部门湟州巡检使。当警察有几个好脾气的?动用武力解决问题是本性,所以他赞同王三和王九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