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夜战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2774 字 10个月前

厚门板能挡住火箭吗?确实能,夏人的将领一看就是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统帅,这么短时间就找出正确的应对办法了,应变能力不可谓不强。

可惜他碰上了世界第一鸡贼洪涛,这位没事儿的时候还狡兔三窟呢,但凡有点危险能不辞辛劳的先挖一百个洞,为了保命真不怕累。

霹雳弹就不介绍了,这玩意不太适合抛投,但点了火再顺着城墙滚下去还是比较给力的。即便是黑火药,但架不住装药多,再加上灰口铸铁外壳,炸起来的杀伤力也是杠杠的。

火油罐就是个一尺多高的陶罐,带着两个耳朵,制作起来啥难度都没有,粗糙得蕃人都不愿意用。

但它里面装着粘稠的液体,这东西是天煞庙里提炼混合油的残渣,可以用来继续提炼沥青,但都被洪涛调到了马尾城,有二百多罐。

作用嘛,没啥特别的,扔下去沾到谁身上谁倒霉,只要点着火很难扑灭。好不容易弄灭了,别见明火,见火就着。要是蹭到皮肤上被点着,那恭喜你可以去植皮了,没有汽油、煤油、酒精,洗都洗不下去。

等待是很熬人的,城外的噪杂声越来越近,夏人互相的吆喝声、壮胆的吼叫声已经声声入耳,可是攻击的命令还没传达。

城墙上的很多厢役都开始浑身打摆子了,要不是那些儿童团和蕃兵手里都拿着可以连射的蝎子弩,肯定会有人精神崩溃逃开这种折磨。只要有一个人跑,后面就会跟着更多人,然后就是溃败。一支军队训练是否有素,抗压能力是关键指标。

“咣当……咣当……”来了,城墙上接连传来了碰撞声,不是门板撞到了城墙,那玩意太重,距离城墙十多米的地面上都是冰,还有个斜坡,根本推不上来。这是木梯搭上城头的声音,夏人已经开始攀城了。

“先扔火油罐再点霹雳弹,蝎子弩去木梯旁守候!”洪涛的命令终于说出了口,同时他自己也蹲着身体向几米外的城垛摸去,那里有一架木梯搭上了。

“大人……大人……”蒋大郎觉得主将不应该轻易上阵,在后面扯着洪涛的裤腰不撒手。

“嘶……你给我松开,拿着蝎子弩去找个梯子守着。别抬头,谁露头就射谁。咱这城墙上全是冰,他们拿着盾牌无法跨越,放下盾牌就给他来一下,屁危险都没有。”

洪涛的裤腰带都快被蒋大郎拉断了,只好转身把自己的招数详细解释了一遍,重点强调如何阴人,没危险。

刚杀了一些禁军军官皇帝就派监军来了,就算没有监军,苗魁的亲从官也不会完全听命于自己。

但厢役就不一样了,在大宋朝臣眼中他们就是一群苦役,就算能打胜仗那也是会打仗的苦役,远远比不上禁军,至少听起来是这样的。

让一位会打仗、能打仗的驸马带着一群可以打仗的苦役为朝廷效命,怎么琢磨也比让一位会打仗的驸马带着训练有素的禁军要安全的多。不能说他们会完全大撒把,肯定也不会太过关注。

可是厢役能训练成禁军或者接近禁军的战斗力吗?洪涛觉得肯定不能。

他们从选材那一刻起就远远低于禁军的标准,不能说全部是老弱病残,也比一群农夫强不了太多。基础差是天生的绝症,后天如何努力也难以反超。

但洪涛并不需要太身强力壮的军队,冷兵器对拼不是自己的优势,就算可以控制禁军,和那些精通冷兵器战术的将领比起来自己也是个棒槌。

用火器作战就不同了,听命令、守纪律比身体重要。在这方面厢役比禁军有优势,因为他们没那么傲气,每天能吃饱饭少干些苦活就会觉得很高兴,隔三差五再有点酒肉那简直就是天堂。要是能把军俸按期发下来并提高一些,他们就能认你当干爹。

现在洪涛就要利用实战来提高厢役的纪律性,适应战场环境、练习胆量也是纪律性的一方面。

什么时候他们能直面敌人的钢刀利箭没有命令不会擅自逃跑,什么时候自己就可以带着他们横扫北方大草原了。

“末将遵命,这些贼配军遇到大人是三生修来的福气。”这次蒋大郎完全听明白了,帅司大人这是要把厢役当成禁军用。

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有一样他能肯定,这些厢役时来运转了。只要能守住这座城,他们的待遇马上就会提高,高到一个他们都不敢想的地步。

同样是当兵吃粮,而且一当就是一辈子,厢役的待遇非常低,仅仅就是个饿不死。而且他们的死亡率并不比禁军低,禁军是碰上大战才有伤亡,他们则是每天每时都有伤亡。

在没有施工机械的古代,任何大工程都是用人命堆起来的,而这些工程通常都是由厢役来做,比如马尾城的修筑。

如果换成别的将领,这千把人估计能剩多一半就不错。累死、病死、工伤、冻伤时刻都会要了他们的命,而得病几乎就等同于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