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这窝蜂……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2699 字 9个月前

又是一声声娇喝在城头上响起,不光喊,还得去拉拽那些厢役,急眼了拿出蝎子弩比划,敢不起身就给你来两下。

“标尺一百步……用湿布捂住口鼻……点火!”几十秒之后第二批马蜂窝就位,这次王大学聪明了,也把围巾在水桶里沾湿,并把它当做命令传达了下去。

“停停停……外面好像没什么动静了。大郎,等啥啊,看看啊!”连续发射了三波马蜂窝,城头上已经看不到人了,更换发射具都得摸着来。

洪涛觉得差不多了,就算装备再充足也不能这么无休止的射下去,得看看战果啊,于是把脸转向了身边的蒋大郎。

“大人……烟雾太大,什么也看不见。”蒋大郎正处于一种短暂的失神状态中,听到喊声才想起自己的责任,又站起身躲在城垛后面探头探脑,但探了半天啥成果也没有。

“……每隔三个发射位扔一颗霹雳弹下去。”没辙,洪涛只能自己起身看了看,确实啥也看不到,只能听到有惨叫声。

好在这里有山风,烟雾不会弥漫太久。但洪涛也不想就这么傻等着,万一敌人已经冲到了城下呢,有枣没枣打三竿看看吧。

“轰轰轰……”很快一片雷声就回荡在山谷中,从东滚到西、从南滚到北,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几分钟之后才平静了下来。

“别看我……烟雾散了之前本官啥命令也没有。听吧,哪儿听到不对劲儿就再扔一颗霹雳弹下去。”

霹雳弹扔完了,城头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看向了洪涛这边,在等着下一步命令。洪涛又探头向外看了看,还是看不清,摊摊手表示无奈。

“大人,敌人撤了……”蒋大郎其实还是挺聪明的,从刚刚的惊愕中一反应过来就跑上了城楼,用旗帜和山上的哨兵联系,并获得了很有价值的情报。

又过了几分钟烟雾终于散了,但那股子呛人的硫磺味道依旧弥漫,熏得人直想吐。可是真正令人吐出来的不是味道,而是城外的景象。

一层又一层的尸体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或躺、或坐、或站立的铺了好远一层,很多人的肢体已经残缺不全了,胳膊腿包括脑袋什么的掉了一地。

在城墙的每个射击口后都有个长方形的木头架子,很简陋,谈不上任何美感,但绝对很结实,最细的木料也得胳膊粗细。

每个架子上面都放着一具马蜂窝,洪涛所说的标尺就是架子下面的两根立柱,上面刻着简单的四五条横线。这两条立柱是活动的,可以带着上面的板子一起升降,城墙上的守军不用探出身体,就把马蜂窝的上下角度也调节了。

具体哪个刻度是多少步远前些日子已经测量过了,调整的时候根本不用想,把正确刻度卡住就成,射出去准不准连洪涛自己都不知道。

火箭这个玩意射程远、威力大,可它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准儿,弄出射界也顶多是概率学上的相对准确。

蒋大郎说的很准,敌军在漫天号角声中越走越近,在距离城墙三百米做鱼才开始射箭。有些箭矢打在冰墙上叮当乱响,有些干脆就跨射到了城内,还有被城垛阻隔之后掉落的。射击密度很大,频率也很快。

“蹲好……不要慌……大郎,去看看敌人的距离。”洪涛是不敢再露头向外看了,身边的马蜂窝木架上中了好几箭,整个箭头都看不见了,力道可想而知。但也不能光躲着不还击啊,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只能由蒋大郎来完成。

“二百三十步……二百步……大人,他们要冲锋了……”蒋大郎已经被自己这位领导的脸皮厚度打败过很多次了,见怪不怪,当下起身藏在城垛后面探头看一眼就汇报一次。

洪涛向左右看了看,还成,所有厢役都老老实实的蹲在城垛后面,好像没看到有被射中的。

这就很好嘛,看起来儿童团和青年团手中的蝎子弩暂时用不上了,她们得到的命令就是谁跑就射谁,不用警告也不用追,往死里射。

“冲吧,不冲咋死呢……哎,我刚发现啊,夏人的箭羽是用木片做的,这有什么讲究吗?”利用这个间隙,洪涛伸手从旁边的木架上折断了一根箭矢,想看看它与宋人的箭有什么不同。

箭头是看不到了,扎那么深拔不动,但是箭羽的构造还真的很不同。它们是用木片做的,不是传统的飞禽尾羽。

“这是夏人的木羽箭,专门配合神臂弩用的,好像这样的箭飞的更远,为什么末将也不清楚。大人,快到一百步了!”蒋大郎脑门上的冷汗都出来了,真想一脚踢翻这个狗屁也不懂的家伙由自己指挥战斗。

打仗哪儿有这么打的,都是在最远距离射箭,力求能多射几轮,一旦敌人跑近了城上的人就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在百步以内和城下的敌军互相对射,不管是神臂弓还是神臂弩的命中率都非常高,只能以命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