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皇帝庙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2689 字 9个月前

这个数据只有王大头知道,金像是他亲自带着徒弟弄的,然后就闭口不再提重量问题了。为啥呢?以为他心里虚啊。

驸马不光骗人,还骗皇帝。他把金像铸造成了空心的,虽然比鎏金用料足多了,但外壳也没多厚,一寸都不足。里面用钢架和铁板做了一个内胆支撑,防止金像由于自身重量被压变形。

不管金像是不是实心的,反正它也算价格不菲了。而且帅司大人贴出了布告,号召湟州百姓都改拜皇帝像。

不是白拜,有好处,切实的好处。比如说信了皇帝教可以全家减税、孩子可以优先入州学、优先进入各工坊学徒、优先获得种植米囊子花的许可等等。

庙里也不光有皇帝的金像,还有一块大石碑戳在中间,和个影壁墙差不多。可谁会把影壁墙建在屋子里呢,所以它不是影壁,而是一块碑。

石碑做得很精致,四周都是云水纹,正面刻着一句话:所有为国家、人民利益牺牲者,皆刻于此碑万世留名。

反面就是万世留名的人了,粗略一数就有百十个,都快刻满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修建马尾城时不幸遇难的蕃人和厢役,也有攻打马尾城时牺牲的特种兵、各个工坊里因为工伤事故去世的工匠。

他们的名字没有先后次序,也不分民族。一旦这块碑刻满,旁边就会再矗立起一座接着刻。屋子里没地方了不怕,帅司大人说了,到时候可以翻建这座庙,再大一些、再高一些、弄成两层!

目前真正的教众只有几百人,包括特种部队、儿童团和溪罗撒的一小部分族人在内。皇帝教既没有教义也没有教规,这玩意洪涛正在一点点往外挤,换个名字的太阳神教。

他要在精神层面上彻底摧毁这时候的信仰,不仅仅是蕃人们信奉的各种佛教,还有宋人信奉的道教和佛教。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并不是这些宗教信仰不好,而是它们不够狠、侵略性不够。道教是一个劲儿的强调自我修为,所以才被佛教抢占了市场。而佛教又太倾向于统治阶级,把人都向着小绵羊引导。

这样一来统治阶级是省心了,可是失去血性,长久下去不利于整个民族的扩张。

“拆毁马尾城,重修古骨龙城……唉,参谋部也是棒槌。莲儿,赶紧再给陛下写个奏章,告诉朝廷本官能对马尾城有效补给,建议留下马尾城。古骨龙城也要修,做为边境重镇多多囤积粮草,即便马尾城不可守也没什么损失。”

参谋部成立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讨论马尾城的去留,此时皇帝和王韶还不知道王诜已经把箱车改装成由橐驼驱使的大号雪橇了,所以考虑到冬季补给问题建议放弃这座城,退回到古骨龙城。

洪涛对这个决定并不太反感,因为朝中终于有能够全面考虑战争综合因素的人了,还知道算计后勤问题,这就是进步嘛。

至于说决定的对错,那是他们不太了解前线的具体情况和变化,所以不能急,自己可以继续上奏扯皮玩。

等皮扯得差不多春天也到了,那时候自己就以马尾城为根据地继续向北进行骚扰,活动半径最小也得远一百里。

当夏人因为白送给自己一座城并且深受其害时,皇帝和群臣就不会再唧唧歪歪讨论马尾城是否该留,而是要考虑如何配合湟州这边的攻势让夏人收尾难顾。

“对了,再加上一句需要保密,对外不要说及马尾城的战事,连名字都不要提。目前夏人还不知道马尾城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凡想来探听消息的都被二郎弄死了,拖得越久对本官就越有利。”

光解释自己的战略想法还不够,洪涛还得让这些古人明白情报保密的重要性。千万别以为朝廷就是能保密的所在,朝堂上放个屁,隔几天夏人和辽人都能知道是谁放的。仅凭这一点,大宋朝廷就吃大亏了,老打败仗也合理。

洪涛根本就没打算问别人,马尾城自打攻占下来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把此城纳入湟州版图了。不到两旬,就有第一批蕃人坐着雪橇以继续修路的借口开赴马尾城,他们是来修建城市的。

等他们把仓库建好,补给品存够,拿着铁铲、铁锄、钢钎和简易施工机械的厢役就会一批批被雪橇运到这里。

按照洪涛的计划,不光要修建城寨,还得在附近的山坡悬崖上凿洞,藏兵洞。这些藏兵洞就是马尾城的外围据点,会根据敌情不同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

袭扰也好、搜集情报也罢,下毒、纵火什么的都可以。有条件就再弄次雪崩,反正谁来攻打马尾城谁就别想踏踏实实打仗。自己打仗的本事真不咋地,但捣乱的能力杠杠的。

天冷不能施工?洪涛真不听这一套,自己一个养尊处优的驸马,刚来湟州一年就能跟着特种部队翻山越岭偷袭十倍于自己的敌军,也没冻死饿死,凭啥本来就是工程兵的厢役吃不了这份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