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福利社会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2522 字 9个月前

假如有人家半途收养,经过官府确认有收养资格之后,每个月都会由慈幼局向收养家庭支付钱一贯、米三斗,继续承担部分抚养责任,直到孩子满15岁为止。

相比起孤儿院来,宋朝的养老系统覆盖面稍小,只在城市中设立,“安老坊”、“安怀坊”、“安济院”都是此类机构。

它们的运作方式也和慈幼局差不多,都是由皇帝或者政府出资赡养,而且是有法可依的。按照居养法规定,凡是6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进入养老院颐养天年,每人每日一升米、10文钱。

如果能活到80岁以上,每日还多给10文酱菜钱,夏天发单衣、冬天发棉衣。

幼有所依、老有所养,这个口号并不是后世提出来的,古人从一千年前就已经在追求了,但他们并不满足,还要病有所医!

福利医疗系统在北宋年间还没见到,但到了南宋时期就有了,叫做安济坊。但南宋人遵循的法度却是北宋徽宗皇帝制定的,叫做安济法,其中明文规定:

“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济坊收治。安济坊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又作厨舍,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

看到没,不光可以免费治病,还搞起了初步的隔离治疗。虽然宋徽宗口碑不太好,还是个亡国之君,但他也不是全不灵。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是全坏的,国内国外都这样,只是后人解读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

这还不算完,由于宋代城市化比例很高,又有向商业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流动人口非常多。为了防止传染病突发,安济法还规定:

“有病于道途,既无家可归,客店又不停者,无医无药,倾于非命,极为可念”

为此朝廷在城市里建立了安乐庐,专门收治患病的旅客。政府还要求旅店如发现病人不得将其赶走,而应就近请大夫治疗,然后报告官府报销医药费。

“官家派与大官人养虫之职真的如此要紧!?”

富姬不想信,但看着那面被举在自己眼前、金光闪闪的小牌牌又不得不信,上面确实如洪涛所言,用阳文镌刻着职务和姓名,如假包换。可皇帝为何突然对驸马这么看重了她还是想不明白,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些可以变成蜡烛的虫子了。

“那是自然,不过权力大责任也大,这不全是好事儿,万一干砸了你们全得跟着我倒霉!”

享受够了权利的滋味儿,洪涛又开始给富姬施加压力。现在自己身边就她这么一个能算得上帮手的人,必须增加担子。

“姬必尽全力……只是养虫一事姬实是无能为力……”

自从学会了算盘,富姬就把她自己当成了驸马家的雇员或者是驸马的学生,命运自然也就绑在了一起。现在驸马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她当然是高兴多于担忧,可有劲儿使不上也挺让人难堪的。

“养虫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荣我以后再慢慢教授与你,目前最紧要的就是人手。我现在虽是都虞候,可实际上调动不了禁军一兵一卒,府上也没有合适的人手可以差遣,那就只能从小培养。公主和我说过,莲儿和你原本都是孤儿,假如我也去慈幼局领养一些小童回来调教,过几年是不是也能像你和莲儿一样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呢?”

领养孤儿的事儿洪涛还摸不准靠谱不靠谱,富姬的社会阅历比较多,政治觉悟也比莲儿高,她的意见应该很有参考价值。

“……官人此计甚妙,只是不知官家会不会……”富姬这次应该是听懂了洪涛的意思,先是击掌称道,而后又叹气摇头。

“官家那边自有公主去说项不必担心,既然能给我都虞候的腰牌自是无疑,这些小童也是为养虫制蜡所用,大可不必向官家隐瞒。”

富姬沮丧的无非就是洪涛的身份,驸马是不能在府中豢养太多奴仆的,甚至每个佣人的来去都要和皇城司报备,突然增加了这么多小孩子肯定瞒不住。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算问题了,别说几个小孩子,只要洪涛不去和朝臣勾结,其它的动作皇帝和两位丞相都会装看不见,必要的时候还得充当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