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抵达南洲

这些种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技术兵。

当时间进入七月之后,主力船队也终于行驶出了赤道无风带,感受到清凉的海风,船队的人精神亢奋了起来。

这个时候,朱瞻基却紧张了起来。因为七月对大明人来说正是炎热的夏季,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来到的南洲,现在却是处于冬季。

虽然现在距离赤道不远,气温还没有降下来,但是也要严防这种气候的变化引发的流感。

在后世,流感只是小病,但是如今,却很有可能要了人命。

舰队的每个随行医师都被调动了起来,几乎每艘船上,都安排了一个医师,做好防护工作。

船越向南行,温度越来越低,特别是早晚,已经需要穿厚衣服了。

不过这种气温的降低,让航行途中的舒适度增加了许多。

士兵们的士气都又提了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快要抵达目的地了。

他们第一站的目的地是位于东海岸的一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海湾,这里也就是后世的布里斯班。

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第一个目的地,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世界级的天然海港,而且这里也有充足的淡水资源。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众多的矿产资源,光是在后世的布里斯班市区范围内,就有多座矿区,在城市西北的亚勒曼铜矿,是澳大利亚十大金铜矿之一。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这里成为了开发南洲最适合的据点之一,相比北方的恶劣环境,这里更适宜大规模开发。

船队终于行驶到了南回归线,这也意味着,船队走完了地形复杂的大堡礁,可以向海岸线附近行驶了。

船队仅仅向西行驶了一天,就能看见南洲的海岸线了。能够看见大陆,船队上的所有人,精神也变得振奋了起来。

不管什么人,哪怕再喜欢大海,对于大陆,也总有一种期望感。

因为人类,总归是陆生动物。

有领航船不停测试水深,朱瞻基的旗舰也行驶到了距离海岸只有几公里的水域,可以清楚地看到陆地上的树。

“殿下,昨日都能看到岸边都是洁白的沙滩,为何今天依旧是这样的景色?”

朱瞻基笑道:“这里是南洲最著名的海滩,据说南北有近千里长。”

从阳光海岸最北的弗雷泽岛,一直到南方黄金海岸,都是有着美丽沙滩的海滩。

实际上,在南洲的东部,大部分海滩也都是沙滩,这也的确算是大自然的奇迹。

到了傍晚时分,传令船传来了信息,发现了海峡。

布里斯班之所以被称为是世界级的海湾,主要就是她有三个连在一起的岛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波提。

而这三个岛屿,只是在向北的方向,开了一个不到十公里宽的海峡。整个面向东方大海的方向,都被包围了起来。

这里在后世都能够停靠二十万吨级别的货船,对于现在最大的级别不到万吨的木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就以朱瞻基的旗舰为例,这艘船长达一百多米,宽度五十多米,吃水深度才六米多,而后世上了十万吨的货船,吃水深度一般都超过了十米。

在其他港口可能需要小心翼翼才能靠岸,但是这里靠岸的难度一点也不大。

不过,天色已晚,现在又不是南洲的台风期,其他船只进了湾区就开始派人上岸查看地势,这些大船依旧停在湾区的海面上。

到了第二日,先遣船只就进入了这里的主河道,也就是后世的布里斯班河向上游探索。

而留守在大本营的将士们则开始上岸,在岸上安营扎寨。

到了晚间回来的时候,他们不仅捉回来了一只袋鼠和几只树袋熊,也就是著名的考拉。

让李亮把几只树熊送到后舱去给几个女人逗弄,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岸上是个什么情况?”

领队张凤山恭敬地行礼后答道:“末将率领两百人沿着河道向上游行了大约二十里地。这河道弯弯曲曲,二十里地我们就转了有二十七道湾。

河道两岸树木茂盛,丛林密布。这里的土地是黄土与红土的混合状,也不算肥沃,并且因为靠近海边,碱性比较大。

末将与属下目前正在绘制这里的地图,不过因为这里属于丘陵地带,想要绘制详细地图,恐怕需要最少五天的时间。”

“有没有发现土人?”

“正要与殿下禀报,今日一上岸,末将就发现了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还找到了这个……”

张凤山呈上来的是一节经过粗糙加工过的木制硬弓的弩臂,因为已经断裂,所以被土人丢弃。

朱瞻基看了一下就没有了兴趣,这种加工工艺非常粗糙,以至于朱瞻基怀疑,他们是用石头刮出来的。

张凤山继续说道:“但是末将与众人搜寻了一天,也没有看见土人,更没有发现做饭的炊烟。待明日再次出去搜寻一番。”

朱瞻基知道澳洲的土人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不会打渔,所以一般很少到海边活动。

布里斯班三面都是丘陵,矮山,一面临海,并不是土人们喜欢活动的区域。

他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出去搜寻,多带一些琉璃玩意和盐巴。那些土人就喜欢这些东西。你们带足行李,干粮,活动的范围可以大一点,不必急着回来。”

“是!”

处理好了公务,回了后舱,只见几个女人忙忙碌碌,正在忙活着给树熊做窝。她们的生活单调,现在有这样可爱的小动物,都喜不自禁。

就连那几个异族女人,平日活的小心翼翼,这个时候也留在了大厅里看着几只考拉。

那马欣抱着一个还是幼崽的小考拉,就再也舍不得放手。可惜的是,这些考拉丝毫不给她面子,懒洋洋地窝在她的怀里,怎么逗都不想搭理她。

看到朱瞻基,她可爱的大眼睛就充满期盼。“殿下,我们把它养起来好不好?”

(澳大利亚不准备写的太细了,因为这里的斗争不多,加快速度去西亚,西欧。)

除了这些海军将领,那些宗室们也都积极了起来。以前一直只是听说南洋有金矿,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所以他们并不积极。

但是现在看到这大块的狗头金被发现,这巨大的金矿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每个人的心思都开始转动了起来。

当舰队离开海龟岛的时候,他们看这个荒凉的小岛,也都变的顺眼了起来。

但是他们还不到行动的时候,因为这才是第一个地方,据说在南洲,同样也有金矿,那里也更大。

不过这个地方,在他们的心里还是优选地。因为这里距离南洋很近,从这里到香料群岛并不远,而內监一年到头都有商船到香料群岛,这里算不上偏远。

据说从这里到南洲的南部,还要走一两个月,那才是真正的蛮夷之地啊!

这次出海,宗室人员一共分乘四艘大船,这四艘船分属一个编队,并有四艘军舰护航,四艘补给船供应,还有各传令船负责联络。

从去年皇上下旨,令各王府,郡王府各派世子,郡王随太孙驾。

这些个王府就已经有了预感,恐怕是皇上又要削藩了。

但是有太祖的金书铁卷,加上朱棣本来就是因为削藩才造反上位,所以他对名分,大义看的比较重,更在乎宗室对他的大义支持,所以各王府并不怕他像朱允炆那样倒行逆施。

他们不敢违逆朱棣的圣旨,但是同时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之辈,反正他们已经拿定了主意,如果给的条件不够,是别想他们轻而易举就移藩。

谅这朱棣为了史书留名,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当然,只有一些没有犯错的藩王府会这么硬气,而有把柄被朱棣抓在手中的藩王府,从一开始就在谋划,该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朱瞻基其实是不在乎这些宗室怎么想的,不管这些宗室能干也好,窝囊废也罢,他需要的是他们的名。

哪怕他们是头猪,最少他们都姓朱。

今后的世界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落后的通讯,交通方式,不可能让中央朝廷有效控制偏远角落,那么就需要他们这帮人占住大义的名分。

他们是能干之辈,朱瞻基反而会担心他们势力大了之后,不搭理中央朝廷,自立为王。

如果他们都是无能之辈,只需要他们占住这个位置,反而以后更方便干预和管理。

哪怕他们干的天怒人怨,大不了以后换了子孙当王爷,这些地方就始终还是在姓朱的后代手里。

所以,他只是在船上安插了一些眼线,随便他们折腾。

现在还不到时间,想要让宗室移藩海外,不仅需要他们自愿,更需要整个社会对这件事的认同。

否则,光是一个苛刻宗室,就会让皇室处境艰难,陷入众口铄金的地步。

哪怕是皇帝,在风土人情这些方面,也要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则。

船队继续航行,大部分宗室都觉得无所谓,这里的金矿虽然发现了,但是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

而且这个岛面积虽然大,但是太热,大部分人对这里的环境并不算满意。

但是晋王朱棡的几个儿子因父兄接连被囚,如今正人心惶惶,在所有宗室里面,是最想移藩海外之人。

朱棡,朱济熺,朱济熿三人,在永乐年间接连被废,被囚。朱济熿更是不念父子之情,囚禁其亲生母亲,蒸煮父亲侍女,囚禁其兄长朱济熺,侄儿朱美圭。

年前皇上派锦衣卫到太原调查,废掉朱济熿,又救出了朱济熺和朱美圭,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还封王位,也让晋王府一系如履薄冰。

庆成王朱济炫曾经参与了朱济熿诬告其兄朱济熺一案,如今朱济熿被囚禁在凤阳高墙,他很怕皇上会想起他也曾经参与诬告一案,所以这次出海,一开始就拿定了想要尽快离开大明的主意。

虽然这个海龟岛在其他人看来环境恶劣,但是在他的眼里,这里却是一处宝地。

这海龟岛面积庞大,比大明整个江南的面积都大。岛上虽然有一些毒蛇,毒虫,却有无尽的森林,各种名贵木材遍地。

特别是这个金矿,只要经营妥当,哪怕每年大部分大部分收益要交于朝廷,自己也能落得数十万两白银的收入,再加上移民种田,贩卖木材,怎么算都比现在要强的多。

他如今驻守汾州,每年的收益只有万两白银,一年到头,手里根本剩不了多少银子。

所以看到这里,他就想要联络各宗室,将这个金矿拿到自己的手里。

只要他主动移藩,想必皇上也不会再记住他的过错。

“四哥当真丝毫不顾恋故土,想要移居海外?”

说话的人是宁化王朱济焕,他是晋王嫡五子,比朱济炫这个庶四子要更受皇室看重一些。

朱济炫担心自己被废,但是朱济焕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我也不想如此啊,但我不同五弟,如今我在皇上心中恐怕就是戴罪之人,若是戴罪立功,恐怕才能让皇上宽宥。”

朱济焕叹道:“这海龟岛面积虽大,却人口稀少,据说上面还有食人族。在此发展,势必艰难。”

朱济炫摇了摇头说道说道:“我却不这样想,这里虽然人口少,距离我大明却近,移民便利。而有了这个金矿,最不济也能当个富家翁,山大王,不用在大明提心吊胆地活着。”

朱济焕见他拿定了主意,叹了口气说道:“那四哥想我怎样帮你?”

朱济炫长揖说道:“为兄想请五弟到太孙面前探探口风,对这宗室自愿移藩海外,有什么章程。”

与此同时,在这艘船上其他的房间里,其他宗室关于海龟岛的讨论众多,这个储量丰富的金矿,吸引的可不仅仅只有朱济炫一人。

如今能够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的,也就只有那一帮还没有成年的宗室子弟。

像朱瞻埈,朱瞻墉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对他们来说,这趟出海,就是出来见见世面的。

面对众宗室的试探,朱瞻基却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复,只是以稍安勿躁打发了众人。

因为这件事在解缙的力主之下,被压了下来。

由于前世的经历,朱瞻基对于任何事都喜欢快刀斩乱麻,直接了当地解决。

但是这种性格在商业上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玩政治的人来说,这样的性格确实不合时宜的。

因为政治没有对错,政治也只有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