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已经都问清楚了,太孙殿下在苏禄并未与任何人谈过关于南洋局势方面的话题,他就像是一个商人,只关注贸易,然后喜欢观赏美丽的风景,对几位妃子也很关爱。”
黄元丽回过头来,身子矮了一矮,向特曼贡行了一个礼,才说道:“贵为皇太孙,却不顾风急浪险,远赴重洋,这位太孙殿下此行当不为欣赏美景。大明有无数远见卓识之人,怎会因为这样一个缘故,就舍得让太孙殿下赴险?据说陛下最为重视这位太孙,怎舍得他离开大明,离开自己的照拂?而且,虽然只是短短地见了一面,也能看出,这位太孙殿下并非常人!”
特曼贡笑道:“他当然并非常人,老朽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大俊伟之人,面对他,老朽就为之胆颤。”
黄元丽轻声说道:“真是因为身材高大吗?”
特曼贡迟疑了一下,深思了起来。黄元丽叹了口气说道:“气势,太孙殿下身材高大,但是更难得的是拥有逼人的气势!老妪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像他一样如此傲骨嶙峋之人,不愧是天朝上国的太孙殿下啊!”
虽然出身大明,但是黄元丽幼年之时就随父兄来到了渤泥国。在渤泥国,一个王爷是她的兄长,一个王爷是她的丈夫,她也早就把自己当做了渤泥国的主人。
渤泥国势弱,这些年南征北战,她自己也曾提刀上阵,并不是一般的柔弱女子。
现在,她虽然依旧认大明是故国,但是坐在这个位置,当然也更偏向渤泥国。
特曼贡又说:“在吕宋,这位太孙殿下将吕宋岛划为吕宋府,许柴佬成为了第一任吕宋知府。如此看来,这次大明是否要把南洋各国都纳入国体?”
黄元丽苦笑了一下,叹道:“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今后我等再不需担忧满者伯夷,苏禄侗王的威逼,安心享福了。”
在南洋,只有满者伯夷这样的大国,才真正算得上是一方霸主,一国之君。其他各岛,都不过是以部落形式聚居,所谓的君王,也不过就是一个部落首领。
虽然名义上好听,但是日子过的跟大明的一个地主老爷还不如。
如果被纳入大明国体,就像旧港的施进卿,原本在南洋一个不起眼的小势力,现在却成为了一方霸主,连满者伯夷国都要看他的脸色。
当初兄长远渡重洋,想要让大明接纳渤泥国。但是大明陛下只是安抚了一番,派了军队和两个太监来照拂了一番,却不肯接纳渤泥。
这几年,满者伯夷和苏禄侗王都不敢再侵扰渤泥国,其实还是托了大明陛下的福分。
说来说去,还是渤泥国太小,太穷。不像麻喇迦一样位于海路要害,也不像旧港一样四周都是无垠的农田。
除了一些木材和珍珠,渤泥国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出产。
两个人相谈了好一会儿,都猜不出大明的太孙殿下为什么会冒险前来南洋,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看看南洋的风景吗?
她们向着右前方的那艘巨舰望了过去,那艘巨舰遮天蔽日,而他们身下的千石海船,还是当初大明陛下赠送于渤泥国的。
想想自己家以前不过是福建的一户小地主,虽然现在贵为一国王后,但是跟大明帝国的太孙相比,这相差依旧太大,想巴结都巴结不上。
这个时候,巨舰上的士兵挥动着两个旗帜,而留在她们船上的一个传令兵也挥动着旗帜回应了一番,然后向着她们走了过来。
传令兵行了一个军礼,说道:“王后,西王,殿下已经备好了御膳,两位可以带着亲眷登舰了。”
特曼贡不敢怠慢,抱拳回了一礼,说道:“上使稍候,鄙人马上安排。”
黄元丽这个时候问道:“上使的旗语似乎与寻常旗语不同,传递的信息也更多啊?”
传令兵笑了笑,回礼说道:“如今我大明水师已经改为海军,这旗语与以往也有些差异。细微之处,就不是我等小兵可以置喙的。”
见问不出什么,黄元丽也就不再询问,跟特曼贡说道:“那就让他们都准备一下吧,太孙殿下请客,让所有人等都要自矜一点,不要丢人现眼了。”
舰队依旧在借着微弱的风势航行,黄元丽他们的舰船靠近了朱瞻基的旗舰,但是中间依旧留了十几米的距离,不敢靠的太近,发生撞击。
跟旗舰相撞,他们这艘船就绝无幸理。
一艘传令船被系上了绞索,慢慢地放了过来,黄元丽他们上了传令船,旗舰上的士兵绞动了绞索,就把小船拉到了旗舰的下面,然后他们沿着木制的楼梯,登上了旗舰的上层甲板。
上层甲板上,首先入目的是一堵石头墙,这种石头他们都没有见过,墙上还有几名内侍值守。进入了墙上的门洞,才到了分布着众多桅杆的甲板。
让他们震惊的是,在石头墙的后面,有几十门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大炮。
这与他们以往见过的那种粗苯的小炮都不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大炮的威力有多大,看到那长长的炮管,他们怀疑能打出五里地都不止。
除了黄元丽和特曼贡,随同做客还有渤泥国前往大明出使的正使。也是黄元丽的侄儿,渤泥华人王爷黄元孙的弟弟黄元亮。
另外几个也都是黄元丽特意带过来的渤泥国的下一代优秀人物,他们的年龄大都在二十岁左右,希望能跟这位太孙殿下能套套近乎,要是得了太孙的赏识,家族就会重点扶持。
不过,现在看起来,任重道远啊!
因为这位太孙殿下的身边,有太多人想要挤进去了。
从甲板处向后穿过桅杆和密集的绳索,是三层十余米高的甲板,他们被带到了中间一层,这里也是大明太孙宴请重臣的地方。
众人虽然是第一次登上这艘巨舰,却也不敢四处张望,老老实实地低着头,被内侍带到了三层甲板上。
光是这艘像一个城镇一样的巨舰,都能让他们感受到大明帝国的强大。
这个时候,一个略带尖细的嗓音喊道:“大明帝国,皇太孙殿下驾到……”
众人不敢轻慢,连忙都跪了下去。“恭迎太孙殿下!”
“殿下,妾身从来都没有这么开心过,跟你在一起,真好……”
还有些娇憨的马欣靠在朱瞻基的身上,丝毫不顾自己有些稚嫩的身体已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个岛上现在除了朱瞻基再也没有别的男人,那些宗室嫌岛上不好玩,被督马含带到三宝颜去热情款待。就连内侍们,都被朱瞻基给赶走了。
这里除了沈黛儿,其他女人都被朱瞻基调教好了,连温泉都一起泡了,还做过各种羞人之事,所以在这个没有其他人的海岛上,仅穿亵衣,根本不算什么。
马欣自小父母宠爱,家境甚好,从来没有吃过苦。到了宫里,她的年纪最小,不争不抢,朱瞻基对她另眼相待,也没有人敢欺负她。
所以虽然身处后宫,但是难得保持了纯真的心态。
朱瞻基也只穿了一件小衣,露出了粗壮的大腿和健硕的身体,躺在了一张躺椅上。他笑着望向了刘承徽她们,问道:“你们呢?开心吗?”
刘承徽笑着说道:“自古以来,女子出嫁就不得随意出入家门,一辈子就只能活在后院里。妾身等人还有幸能跟着殿下远赴万里游玩,以前实在是不敢想。”
朱瞻基笑道:“我也知道礼教约束甚大,特别是对你们女子。以后有时间,就多带你们到处走走,看看,不至于拘在宫里。”
这个时代的女人就是这么容易满足,她们只能活在男人为他们划的框框里面,根本不敢逾越一步。
他坐起身来,笑道:“休息够了吗?谁愿意去陪我一起戏水?”
几女都有些不好意思,只有马欣攀着朱瞻基的手臂说道:“殿下,妾身还没有学会游水呢?”
朱瞻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笑道:“好,我再去教你游水……”
朱瞻基大踏步地抱着马欣踩着粉红色的沙滩来到浅水处,然后一把将她丢了下来。
马欣一下子掉在半米深的海水里,身上的亵衣被打湿,在身上印出了一个美丽的弧线。
她嬉笑着用手泼着水,跟朱瞻基打起了水仗,开怀地大笑着。
沈黛儿有些扯了扯身上的亵衣,才有些惊讶地轻声问道:“刘承徽,殿下平日一直如此亲和吗?”
刘承徽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殿下血脉高贵,却平等待人,我们都要珍惜这份福分。”
剩下的几女都比她的身份要低,听到她的说教,一个个都连忙正身应下。
虽然这个海岛风景秀美,但是朱瞻基不可能在这里一直玩下去。时间对他来说是奢侈的,而这样的放松机会,对几个女孩子来说,更是奢侈的。
在岛上只是过了一个夜,第二日,就又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返回霍洛岛。
他们这次一来一回,加上玩了两天,就是五天时间过去了,舰队也该启程前往渤泥国了。
当他们离开的时候,虽然整个舰队的行踪都被所有人看在眼里,但是五百把刀,五百支铁矛的头,跟其他的货物一起转运下去,并没有惊动任何人。
三月十四,船队即将从霍洛城出发之际,渤泥国第二批的迎接人员抵达了霍洛城。
让朱瞻基有些意外的是,来迎接他的竟然是个女人带队,竟然是如今的苏丹王妃黄元丽。
当舰队浩浩荡荡地向着渤泥国航行的时候,朱瞻基叫来了张谦和周航,开始认真询问关于如今渤泥国的详细情况,这一问,才知道自己一开始想的岔了。
如今的渤泥国与后世的文莱国并不是一回事,后世的文莱国只有一小块地方,但是现在还包括了文莱北部,属于大马的大片区域,包括后世东马的首府亚庇。
而亚庇,就是渤泥国的华人王爷的据点,如今的渤泥国,跟苏禄国一样,都不止一个王爷,并且两个王爷不分大小。
而这一切,还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
在以前,虽然早就有了渤泥这个名字,但是他们只是单纯属于一个部落,或者说是一个地域名称。
渤泥国的势力一直不大,所在的婆罗洲北部地区,在以前一直属于满者伯夷国控制。
在抵抗元朝的过程中,满者伯夷实力受损,当时的渤泥王马合谟沙才又有心复国。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起渤泥国的华人王爷黄森屏,也就是死在应天府的那位渤泥国麻那惹加那。
黄森屏初名元寿,字昌年,号熙春。祖籍福建泉州鲤城区熙春铺市曹巷竹西,父亲叫黄良辅。
洪武八年时,黄森屏初任鹤庆守备。由于腾冲地理位置重要,明洪武帝朱元璋派黄森屏重兵驻守,并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因黄森屏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升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
因为当初与监军太监的矛盾,黄森屏后来与朝廷有了隔阂,率领家族以及乡党数千人经西南部缅甸避乱航海南渡抵达婆罗洲。
他们沿着婆罗洲的北岸想要寻找一处没有大型势力的无人区,最后在婆罗洲东北角的山打根地区上岸。
当时在山打根西北的地区是国力衰微的渤泥国,南受满者伯夷的控制,经常被要求向其进贡。东则常受苏禄苏丹国不时的侵扰,并不是一个安定的地区。
新即位的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向黄森屏率领的华人力量求援。马合谟沙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赠与黄森屏麻那惹加那的称号,约相当于中国小说中常见的“一字并肩王”。
为了笼络黄森屏,马合谟沙还让自己的弟弟艾哈迈德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赠给她公主的称号,两个政权因统治者之间的婚姻关系结成了紧密的同盟。
在黄森屏和华人军队的奋战之下,苏禄入侵被遏制,渤泥国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此后的三十年间,两股力量亲密无间,发展迅速。华人由东部的山打根向北部沿海发展,相继建立了中国城、中国镇等城市,即后世的大城市哥打基纳巴卢和支那鲁特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