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手段与目的

他也知道了,什么是读书人的力量,这比他手中的刀枪力量更加有力。

因为刀枪只能消灭肉体,但是这种力量却能改变思想。

虽然他还没有完全接受这种新知识的冲击,但是他已经知道,今后的自己将会跟以前的自己完全不一样。

他也真正从一个草莽英雄,过渡到了一个庙堂之人。

难怪太孙要求他不能将这件事泄露给任何人知道,他怀疑自己的子侄们,根本达不到掌握这些能力的境界。

还是要多读书啊!

对这个年轻的太孙,他完全没有了一点看不起的心思,变的更加崇拜了起来!

第二日,舰队缓缓起航,向着南方行进。

金矿暂时还管不上,即使有其他人知道也没关系,就连许柴佬也不相信有谁敢跟他争夺这些金矿。

朱瞻基看到许柴佬如痴如醉地跟孙林和黄渊学习这些理论,跟他介绍每个计划实施的原因,条件,想要达到的结果,他也很为满意。

如此看来,暂时不用想着更换这里的领导人了。

他也不怕许柴佬泄露秘密,既然将这种核心战略手段都教给了他,自然也会派人监管着他。

一日夜之后,船队进入了后世的马尼拉海湾的海岬,这个时候当然没有马尼拉这个城市,只有灵牙渊,岷伦洛和苏洛等几个小镇。

岷伦洛就是大明街,只不过,汉人称之为大明街,当地的土人称之为岷伦洛。洛在当地的土语里面就是街市的意思,岷伦则是明人的音译。

快要到岸了,许柴佬也停下了学习,充当了朱瞻基的向导。

当巨舰停在了后世巴石河入海口处专门搭建的一个木制栈桥旁边,在码头上,已经跪满了当地的民众。

不过,朱瞻基对眼前的一切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能够看到一个城市,但是这里除了一片码头区,整个大明街跟一个小镇一般大小。

不过因为这里是整个吕宋岛的贸易中心,所以码头区这里的小船倒是有不少,在高高的旗舰上,也能看到这里的人口不少。

“请殿下为此地赐名……”

朱瞻基没有什么起名的天赋,他摆了摆手说道:“大明街与国号相冲,连明州都改名叫宁波了,这里就叫吕宋府吧!”

“谢殿下正名!”

当朱瞻基踏上这里的土地,上万各种肤色的民众,口呼万岁,齐身跪拜了下去。

对于这种场景,朱瞻基已经习惯了。但是不习惯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不少人,竟然光着身子,跪拜下去,一个个黑不溜秋的屁股就翘了起来。

朱瞻基倒还好,知道这里的人穷,天气热,许多土人都不习惯穿衣服。

不要说现在,就是五百年后的二十世纪初期,这里的士兵们都还一个个光屁股,只用椰子壳挡住前面,还被拍照留了下来。

美国人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取这里之后,强令所有人必须要穿衣服才改变了这一状态。

这倒也不是他们不喜欢穿衣服,实在是穷啊!

房子他们不喜欢盖,反正台风来了就吹倒了。

土地他们不喜欢种,反正每年随便撒点种子就饿不死了。

衣服只给女人穿,老婆不能给别人看,自己就无所谓了。

这就是大部分南洋土人的生活习惯。

要不然,华人怎么能以少数民族,成为当地的经济霸主,控制了他们的经济。

不管是吕宋,爪哇,暹罗,大马,那个国家的经济不是控制在勤劳的华人手里!

但是礼部的人就不依了,让士兵们将这一个个瘦小如候的土人赶出去。他们倒还无所谓,但是后面还有那些女眷啊!

朱瞻基看了看许柴佬有些尴尬的脸,笑着说道:“既然这些土人连衣服都没得穿,就把赏赐里面加上给每个来的土人三尺棉布,挡住不雅之物。”

众人轰然大笑了起来。

朱瞻基这个太孙到了这里,当然也要对这里的华裔表示一下。原本备下的是给每个华裔两斤盐,一斤糖,半斤茶。

现在加上给这几千土人每人三尺布,也没多少东西。

朱瞻基的命令通过传令太监的话传了下去,一个个又都跪拜了下去。

(五千字加更,写的头昏脑涨,懒得为一千字凑字数了。这章补欠的月票加更,还有几章打赏加更,我慢慢还……)

在应天府还是寒冷的冬季,但是在吕宋,却能在海滩上享受温暖的阳光。

椰子,香蕉,芒果,这些热带水果受到了大明士兵们的热情追捧。

因为士兵们的需求量太大,这里储存的香蕉和芒果都不够,许柴佬还特意安排了几艘船,回到大明街那里将那里准备的水果运过来。

自从知道这次有十万大军下西洋,许柴佬就让人砍伐了无数的香蕉,捂熟之后等待着大军的到来。

别的方面,吕宋都不能满足十万大军的需求,但是水果方面,却能管够。

谁知道这次大军竟然还分成了两个舰队,只有差不多六万人到了吕宋,所以水果是绰绰有余了。

他不明白,太孙殿下为何抵达这里就不走了,反而让人将他的大帐安札在了沙滩上,享受这里的阳光和海滩。

而以他看来,这里的海滩并不漂亮,沙滩的灰色的,沙子还粗糙。

但是太孙似乎喜欢上了这里,还让人将海滩圈起来了一片,给他的妃子们玩水。

也许,这跟前几天进入山区的一队士兵有关,太孙似乎是在这里等他们回来。

他很想跟那个看起来很温和儒雅的黄守备打听一下太孙的意思,却又不敢。若是让太孙殿下知道自己窥测圣意,自己这个知府恐怕还没有坐上,就要被砍头了。

太孙既然不走了,那自己也就只能在这里候着。

朱瞻基在这里不走了,最烦恼的不是别人,而是数十个宗室成员。

他们原本以为到了吕宋,就能享受这里的异域风情,但是现在却停在这个鸟不拉屎的海湾里,想玩都没有地方去玩。

靖江王府分支出去的奉国将军朱佐敏,原本还想带着侍卫去游览一下异国风情,但是一过河,就遇到了一条五六米长的大蟒蛇。

虽然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将那条大蟒蛇打死,但是这么大的蟒蛇,让所有人吓的再也不敢乱窜。

有些胆子小的,甚至直接又回到了船上去住,再不敢下船一步。

朱瞻基却一点也不在意,让人将大帐支在了沙滩边,每日忙完了公务,就喜欢赤脚在沙滩上走来走去。

那些宗室大多也都带了一个妻妾,两个侍女,朱瞻基让人将沙滩围了一片,她们也能尽情享受在沙滩上游玩的乐趣。

这些女人的年纪都不大,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但是几天下来,也都敢脱去鞋子,穿着单衣,在半人深的海里游玩了。

在大明,她们是根本不敢想象这样的场景。

朱瞻基除了第一天抵达海滩,接见了当地的土人首领们,后来便不再搭理他们。不过,他几乎每日都会叫来许柴佬跟他畅谈一番。

从教会这些土人种田,到教会他们说大明官话,包括如何利用贸易,将他们口袋里的金子全部哄出来。

吕宋当地银子几乎没有,只有金子。当然,还有数不尽的铜矿。

这一日,又谈到了如何利用贸易,让土人心甘情愿拿出金子,并且引诱他们继续派人去挖金矿的时候,许柴佬忍不住侧面说道:“殿下,既然如此重视贸易,为何不移驾到大明街,微臣已经让人统治了各大部落,就等着船队到了用金子来换货物啊!”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且再等两天,我会给你一个大惊喜。”

不过,听了许柴佬的话,朱瞻基也传令了下去。让与吕宋进行贸易的几艘商船,在五艘军舰的保护下,先前往大明街。

许柴佬想要回去主持大局,但是更想留在太孙殿下面前伺候,所以也只是让自己的子侄们先岁船队返回大明街。

朱瞻基在这里一直待了七天,派出去的勘探队终于回来了。

许柴佬也知道太孙殿下在这里停留的目的是为了这个勘探队,一直密切关注着他们。

当他们返回的第一时间,他就迎了过去。充当向导的他的三儿子许向林见到他的第一时间,就激动地说道:“阿爹,金矿……有大金矿……”

是的,朱瞻基留在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这里的金矿,碧瑶金矿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内,都是菲律宾的最大产金地。这里不仅仅是一座金矿,光是储量达到十吨以上的金矿,就有七座。

而且,这里不是沙金,而是岩金,更有利于开采和提炼。

只是这次勘探队出面,暂时只发现了四处。即便是四处,也足以让所有人感到惊喜了。

再次进入朱瞻基的大帐,朱瞻基笑问:“知道孤为何留在此地了吗?”

许柴佬更是觉得这个殿下高深莫测了,但是发现了四座金矿,他更多的也是惊喜。“殿下早知此地有金矿?”

朱瞻基却没有回答他的话,保留了上位者的神秘。“这几处金矿虽然诱人,但是有我给你的五百支火枪,有信心保住吧?”

“当然,殿下!”

“不仅仅要保住,我还要你像北明山铜矿一样,利用当地的土人来开发金矿,哪怕为此要给他们一大笔费用。”

虽然身在南洋,但是许柴佬对大明在北方漠北的草原腹地发现了一座超级铜矿也有所耳闻。

据说那座铜矿的矿工,大部分都是朵颜三卫和鞑靼人,他们现在充当了大明的苦力,帮着大明挖出了无数的黄金和铜。

然后通过八百里的水泥路,这些金子和铜矿石又被运到了开平前屯卫。在那里,草原上原来的勇士也都变成了煤矿工,帮大明挖煤,然后熔炼出无数的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