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盛大节日的时候,或者是婚礼,祭拜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复古,穿上那种裾袍。
可是这个时代是没有口袋的,大部分平民会在腰里系一个腰带,在怀里揣一些小东西,但是东西装多了就不雅观。
至于在袖子里面放东西,朱瞻基只是在朝堂上见过,日常生活中没见过谁把东西放袖子里。
穿广袖裾袍是为了好看,你袖子里面放了东西,直接坠了下来,如何飘逸的起来?
何况袖子里面的倒扣口袋为了东西不掉出来,设计的口小底大,拿东西根本不方便。
所以,朱瞻基也就只遇到了朝会的时候,大臣们奏章,从怀里掏东西不雅观,才会从衣袖里拿奏折。
贵族们一般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荷包,装一些小东西。而且几乎没有哪个贵族会随身携带钱物,钱物自然会有随从带着。
朱瞻基身为太孙,从小到大身上从来没有装过钱,不管是金银铜,都是沉甸甸的,带在身上会碰的响,有失风度。
他的衣服也没有口袋。一个口袋都没有。身上除了压住衣摆的玉佩,连荷包都不会带。
乾清宫东暖阁是朱棣长住的地方,也经常在这里会见亲近的人,或者是处理公务。
朱瞻基来的时候,他已经解掉了头发,随意地扎在背后,看来是要睡觉了。
“纪纲传来消息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从李亮手里拿过了纪纲传回来的情报,分门别类简单跟他分析了一下具体情况。
朱棣听完后沉吟了一下问道:“水师我已经交给你了,你有没有想好该如何应对?”
“这次不管倭寇会不会来我大明,孙儿都已经决定直捣黄龙。如今海军北海水师的第三舰队,东海水师的第二舰队都已经在进行配合演练,能有实战的机会,实在难得。孙儿准备先让北海第三舰队前往耽罗岛(济州岛)搜寻倭寇行踪,若是倭寇敢来大明,就截断他们的退路。第二舰队前往琉球,搜寻倭寇。而孙儿率第一舰队沿海设防,以待来敌。”
“想法是好的,但是执行才是最重要的。你接管水师,却还未亲历各地水师巡视。我就给你两个月的时间,过年之前,你要回京来。”
朱瞻基没有想到朱棣如此轻易就同意他随军出发,高兴地说道:“孙儿遵命。”
朱棣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倭寇乃亡命之徒,切不可大意,宁愿无功,不可有过。”
身为一个皇帝,能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把他这个孙子的名声看的更重要。
朱瞻基第一次单独领军,没有遇到倭寇还好,要是遇到了,却没有取得好的战果,那对他的名声影响就太大了。
朱瞻基站起身坚定地说道:“孙儿定不会让爷爷失望,让大明失望!”
(朋友来访,半夜醒来更了一章,明日陪他们出去玩,我尽量抽时间更第二章)
给朱棣上书以后,朱瞻基让孙林把关于郑和下西洋统计的物种品类,以及以前宫中搜集的医书全部找了出来。
虽然不懂医术,也不知道防治疫情的药方,但是朱瞻基希望通过对一些熟悉的药材名字的回忆,能找出更多的防治药材。
这也并不是毫无作用,比如板蓝根,樟脑,桉油,薄荷脑这些防治时疫的药材,都在朱瞻基的回忆中给想了起来。
有了这些药材的名字,再通过药材的名字查找包含了这些药材的药方。还别说,让朱瞻基找出了不少整理出来的古方,绝方。
将这些药方不管也没有用,全部抄录了下来,配上相应的药材,让海军用快船送去交趾。
随船同去的还有大批的干石灰粉,疫情已经爆发,现在主要的就是控制,石灰在这种时候,比什么药都管用。
这一日晚上,朱瞻基按照规矩留宿在了西南院的蓝良娣处。
天天这样夜夜笙歌,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虽然一天到晚的补品吃着,可是原本觉得浑身精力用不完的朱瞻基,现在也常常觉得后腰发酸了。
蓝烟这个小妞体质敏感,受不了挞伐,留宿在她这里,朱瞻基就当是休息了。
说起来也可怜,一个兴庆宫都是朱瞻基的。但是现在,他却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卧室了。
唯一真正属于他的床,只有他书房后面的一间休息室。但是他现在的年龄,要是敢留宿在书房,怕是第二天御医就要登门了。
看来,还是要早点去一趟南美,搞点那边野生的黑玛卡回来。这个东西跟非洲的卡宾达树皮,可是真正的天然无副作用的壮阳神药。
他也常常在考虑,现代社会的时候,他都没有出现过体虚的症状,为什么这个时代却会有。
可能还是这个朱瞻基原本的身体就要有些虚,纵使练功弥补了一些,但是依旧禁不住折腾。
所以,为了长久计,还是加强控制。
“殿下,急报……”
听到急报两个字,还在练气的朱瞻基一下子就从练功毯上站了起来。
宫女打开了房门,衣衫不整的李亮在门口躬身说道:“殿下,杨千户从宫外传递来了急报,是从东瀛过来的。”
“拿进来。”小宫女连忙接过了一叠牛皮纸包裹好资料拿进来放在了朱瞻基身边的桌上。
朱瞻基看了看外面的记号,确定是纪纲传回来的,拆开了牛皮纸。
最上面又有一个火漆封好的信封,朱瞻基首先拆开了信封。朱瞻基很快看完,问道:“去探听一下,陛下今晚留宿在何处。要是没睡,我要面见陛下。”
李亮应声而去,朱瞻基这才又有时间来看纪纲传递回来的其他情报。
从八月纪纲出海,已经快三个月了,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不是勘合贸易又赚了多少银子,也不是在佐度岛又发现了一座金矿。而是在他的蛊惑下,足利义持麾下的管领细川满员又组织了一大批无产的武士,准备到大明来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