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章德冲了上来,填补了玄真的位置。“师兄,你乃是出家人,战场不是你来的地方,且让我替你保护殿下。”
他加快了速度,冲向了一个准备从侧面偷袭朱瞻基的士兵,一刀捅进了对方的腹部,手腕一搅,一甩,就将对方开膛破肚。
“殿下,我来助你!”
朱瞻基扭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那个士兵从马上跌了下去。他哈哈笑道:“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砍的头多!”
不过这个时候,再也不是单枪匹马的战斗了。羽林左卫的护卫们快马加鞭,终于追了上来,组成了一个扇形,将朱瞻基的左右两侧都保护了起来。
朱瞻基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与身边的人形成了一个箭头,直接插入了瓦剌人大军里面。
羽林左卫是大明数得上的精锐军队,所以他们的加入,让战场的形势迅速扭转。他们与瓦剌人的战斗,几乎是呈一边倒的形势。
这当然不是说羽林左卫就比瓦剌人强,而是他们身上的大明制式盔甲起了大作用。
瓦剌人的军队一直是以轻骑兵为主,靠着轻骑兵的机动性,他们征服了亚洲和大半个欧洲。
但是如果他们失去了冲击的空间,他们绝对比不上保护更好的羽林卫。
处于箭头最前方的朱瞻基不用担心两侧和身后了,他的横刀在两只手之间来回不停的转换,迎面的敌人几乎全部都不是他一合之敌。
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战绩,源自于他前世丰富的格斗经验和灵活的身手,更主要的是,这把陨铁横刀实在太给力了。
而冲在前方的马哈木看到这样的结果,忍不住老泪纵横。在他眼里无敌的瓦剌骑兵,在面对火器的时候,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而火器给瓦剌骑兵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刚交战就损失三分之一的人手,把他们的信心都全部击碎了。
他不能眼睁睁地再看着自己的子民被屠杀,如果大明的军队围了上来,他们根本没有机会逃了。
所以他长叹了一声,吩咐左右:“吹号!”
现在他们不再想杀多少鞑靼人,杀多少大明人了,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带着活着的人赶快逃,保存力量。
但是,大明和鞑靼人却不会让他们轻易逃走,所有人都杀的兴起,紧追不舍。
(说一点题外话。历史上的第二次北伐,大明把瓦剌人打残了,王子都杀了十几个。马哈木随后被阿鲁台抓住杀掉,他唯一活着的儿子脱欢也被阿鲁台抓住当了奴隶。瓦剌人以后的十几年就只敢在贝加尔湖附近活动,不敢南下。一直到脱欢的儿子也先崛起,最后统一了草原各民族,瓦剌人才恢复了元气。
但是在文人的笔下,朱棣的北伐就是好大喜功,浪费钱粮。说朱棣杀了几千人,说大明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兵。但是这场历史上的阵地战,是神机营的火器第一次真正发威,打的时候神机营数千将士的三段击,直接把瓦剌人打残。那些文人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他们不能否定火器的存在,最后就只语焉不详地简单描述了一笔。
只要想想,一场战争打的瓦剌人几十年衰落,不敢南下,并且蒙元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跟大明阵地战,已经能看出朱棣的这次北伐有多成功了。至于再后面的三次北伐,都不是打瓦剌了,而是打阿鲁台,阿鲁台每次都是闻风而逃,所以才没有取得更大的成绩。朱棣的文治暂且不评价,武功这一点,绝对超过了历史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皇帝。而明史……着实让人无法相信啊!)
但是,瓦剌人低估了大明的火器的犀利,他们用旧式的战术来对抗大明新的战术,这是他们最错误的地方。
他们想要杀死更多的大明人,大明同样也是这样想,所以为了防止他们害怕了逃窜,虽然在中午的时候火器营就已经布置好了,却一直没有出动。
现在,当他们全军出动的时候,六千火器营士兵的三段击,每次都能保证两千人同时射击,这巨大的威力让瓦剌人迅速尝到的苦楚。
上午的时候,马哈木一直在保存自己的实力,尽量消耗左右王庭的实力,但是现在他们冲在了最前面,受创最严重的变成了他们的部族。
还没有冲下山,他们的士兵就最少有超过三千人坠马,而这些坠马的士兵,哪怕没有被火铳打死,也会被后面的奔马踩死。
看到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的死亡,马哈木的心都在滴血。他没有想到,大明的火器是这么的厉害,就是这一点判断的失误,导致了他的一万多士兵伤亡了三分之一。
而活着的士兵们也都被震撼住了,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大规模的火器攻击,这种攻击也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但是,这种绝境也激发了他们求生的欲望,为了活命,他们只能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大明的右翼和中路面临着两万多想要求生的士兵的冲击,中路由于人多势众,不管是太平,还是马哈木都没有能够撼动阵型。
但是右翼的神机营炮营和鞑靼人就直接面对着已经疯狂的瓦剌人了。
朱棣和朱瞻基看出来了,火炮这次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因为转移缓慢,根本跟不上敌人的速度。
现在,当敌人冲进了战营之后,大炮的作用就更小了。
眼前右翼面临巨大的压力,朱棣丝毫没有迟疑,举起了手中的马刀,大声喊道:“右翼冲击!”
随着他的大喊,众太监也立即齐声大喊,鼓声一变,军旗挥舞,来自京军和边军的精锐骑兵就立即全部出动,追了上去。
朱瞻基早就等着朱棣的命令了,他距离朱棣的距离不算远,第一时间就听到了朱棣的大呼,也率先就驱马冲了上去。
看他一马当先,玄真和一清子组成了左右护法,保护他的两侧。
而杨章德他们也都以朱瞻基为中心点,跟着后面冲出。还剩下的两千四百人的羽林左卫是朱瞻基最核心的力量。
这两千四百人两天来,一直没有出动过。而想要战功,这个时候是最后的机会了。
朱棣率领大军驰援右翼,却发现自己的孙子已经冲在了最前面,并且没有丝毫犹豫,就直接从侧翼冲进了瓦剌人的马队。
冲进了马队,朱瞻基才感觉到这种战争过程中,个人武力根本没有施展之地,最重要的是,是战斗经验。
瓦剌人都是一人三马,甚至是一人四马,冲击的队伍中,大部分马上面都没有人。所以他们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面对敌人,而是防止那些马匹发狂。
也是因为这些多余的马,瓦剌人才敢跟大明正面冲撞,并且有信心逃走。如果只是单人单马,死了一匹马他们就跑不了,他们根本不敢跟大明阵地战。
但是,火器的出现让他们吃尽了苦头,这种新式的武器,直接打垮了他们的信心,也重创了他们的阵容。
朱瞻基今天骑的马是一匹阿哈尔捷金马,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汗血宝马,这种马比一般的蒙古马更高,也更强壮,所以他冲进了马群之后,那些蒙古马怯于他的马,并没有给他造成太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