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银山

“殿下,臣难道说错了?”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谁说孤要征略东瀛了?东瀛乃是曾皇祖列入不征之国的地方,孤当然不会远征东瀛。只是孤在前些时日查阅大明史,曾看到我大明沿海保守倭寇之乱,所以才留意了此事。”

纪纲有些摸不清朱瞻基的态度,抱拳说道:“臣愚钝,不明殿下之意。”

朱瞻基让开了半个身位,让纪纲上前了一步,说道:“这份地图,是孤前些时日获得的,大人请看这个位置……”

纪纲仔细看了看朱瞻基手指的位置,那里被做了一个三角符号,只是不明明白代表什么意思。

不过朱瞻基主动说了出来:“此处乃出云国,如今是京极家族辖地,此地田仪村,山主人是三岛清右卫门。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这里有一座银山,储量达到一万万两白银以上的银山。”

“一万万两!”

纪纲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完全没有这个概念。整个大明如今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白银啊!

朱瞻基却很清楚,石见银山从十五世纪末期开始大规模开发,到了十六世纪以后,特别是十七世纪,每年出银四十吨左右。

这就等于每年出银百万两以上,而这座银山整整开发了四百年,储量无可估量。

朱瞻基之所以盯上这里,是因为这里是距离大明最近的银山,而且距离海边不到十公里,便于开发和运输。

大明朝缺少白银,缺少铜,却好金,没有这些资源,物资的交换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收税收的都是实物,发俸禄发的也是实物,光是这一点,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如果有了可以制造货币的资源,那么一切就可以变的简单起来。

经济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在如今大明朝政治稳定的基础上。想要国家的经济运转变的高效和快速,首先就是建立稳定的货币系统。

官员领个工资都需要几十个下人赶着大车去拉粮食,去肩扛手拉,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各种用不上的东西。

这样的经济环境,想要快速发展,只是做梦。

前世有多家银行的朱瞻基对这一套并不陌生,在这个时代,想要建立货币系统,指望印纸币是不现实的。

像朱元璋那样搞,只会把经济搞的一团糟。

有了丰富的货币储备,才能建银行,有了银行,然后才能利用防伪印刷技术,建立汇票制度,然后才能逐渐发展纸质货币。

在21世纪,银行的建立都还需要一定比例的黄金储备,现在就想脱离这些储备直接搞纸币,那是找死。

在距离大明这么近的地方,就有这么大一座银山,如果不取,那才傻了呢!

但是如何取,却是需要策略的。

朱瞻基并没有想要跟纪纲介绍所有的情况,信息的控制,也是上位者控制下位者的手段。他绝对不会让除了朱棣和朱高炽之外的所有人,知道所有的情况。

即使是纪纲,也只需要知道他该知道的事情就好了。

(弱弱求一下推荐,收藏)

“纪纲。”

“臣在。”

“抬起头来。”

纪纲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朱棣,又垂下了眼睑。

朱棣没有直接把他下狱,那就说明,他已经原谅了自己以前做的一些小动作。

也说明,太孙让他来跟朱棣坦白,虽然是冒险,但是同时已经把他从以前的险境中拯救了出来。

现在,他不用在担心那帮文臣对他不利。

现在,他不用再担心汉王逼着帮他做事。

现在,他也不用再担心朱棣拿他来平息民愤。

虽然今天的主动坦白的确是冒险,但是这场冒险绝对值得啊!

纪纲此时的心里满是激动,一步跨过,海阔天空,真是万幸啊!

但是旋即,他又突然想到,太孙怎么就能确定他没事?

他是锦衣卫指挥使,现在明确投靠太孙,为什么皇上会放过他?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你游弋两端,更掺和朕的家事,本该是死罪。不过念你过去也算立下些许功劳,为汉王做事也是被迫,情有可原。如今太孙既然愿意保你,我也就暂时记下你这条命。太孙年幼,心高气傲,朕也希望他能多经历一些磨砺,就允你协助太孙筹备外征事宜。”

“陛下宽宏大量,臣感激不尽,愿以这条狗命为陛下效死,为太孙效死。只是……何为外征?臣愚钝……”

朱棣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心不在焉,把还没有决定好的事情泄露了出来。

不过此时除了贴身侍卫和太监,也没有外人在,所以朱棣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此事你问太孙即知,详细方略即使朕也知之甚少,一切交给了太孙。记住,此事暂且不要外泄,否则那些腐儒又会以各种仁义来说三道四。”

“臣不敢。”

“起来吧,好歹也是三品大臣,不要动不动就跪……”

纪纲暗自腹诽:不跪,不跪就要砍头啊!

“朕也知道你的难处,如今朝堂内外都是你的仇家,稍有不慎就是覆家之祸。不过,只要你好好辅佐太孙,朕保你纪家无事。”

“为陛下效死乃臣之本分,能得陛下挂碍,臣虽死无悔。”

“下去吧,去兴庆宫看看太孙有什么事要让你办。”

兴庆宫内,因为现在地球仪在二楼放着,二楼已经成为了禁区。除了少数几个人,就只有薛尚宫和四个小宫女才能上楼打扫灰尘。

除了薛尚宫,这四个小宫女也怕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出宫门。

为了方便,朱瞻基现在也搬到了一楼居住。

他的卧室在西房,共四间,中堂是会客场所,东侧就变成了办公的地方。

如今兴庆宫可以说是宫城内保护最严密的地方,最外层是一百二十九名锦衣卫组成的防卫层,他们没有进入兴庆宫的权力,只能在外围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