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杀人的《孝经》

拥立他登基,所图者不过是晋阳刘崇,试问他登基之后,刘崇要不要听从旨意调遣,若是听从,被剥夺兵权,死无葬身之地。

若是不从,郭威必定以天子名义,讨伐叛逆,试问,以子伐父,置忠孝人伦于何地?父子残杀,外人渔利,如何面对天下人?

刘赟是沙陀人不假,可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跟着冯道一段时间,还真别说,竟然沾染了斯文气,满脑子的儒家经典,忠孝仁义,深信不疑。

他意识到一旦自己当了皇帝,郭威第一件事,就是借着自己的手,去剪除父亲的实力,甚至直接去消灭父亲。

刘赟陷入了痛苦的纠结,无论如何,绝不做不孝之人!渐渐的,他下定了决心,不能当皇帝!

可他已经上了贼船,怎么下去?

刘赟急得痛哭流涕,倒是那封信,在后面告诉刘赟,他爹刘崇一定想尽办法解救,如果万一失败,郭威又欺辱他,逼他做不想做的事情,书页上有毒药,只要刮下服用,立刻就会毒发身亡……

转过天就要进京,刘赟格外纠结,他坐立不安,不知所措,突然,外面响起喊杀声,他激动地心差点跳出来!

父亲果然来救自己了!

他强压着激动,跑到帐篷门口去观望,很可惜,只能听到声音,那些看守的士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多了一倍。

刘赟失魂落魄,他回到了御帐,又等了一会儿,喊声减弱,营救失败了……刘赟万念俱灰,父亲为了自己尽力了,那自己也给替父亲做点什么……他颤抖着手,将《孝经》书页里的毒药倒进了酒杯,然后一口喝干……叶华虽然不清楚全部过程,但是仅凭那八个字,叶华就能断言,刘赟是不想成为对付他爹的工具,而选择自杀的!

“冯太师,你这个学生还算不错,你教得很好!”

冯道摇了摇头,哭笑不得,“老夫情愿他没读过书!读书害死人啊!”冯道既是无奈,又是心酸,他伸手把刘赟的眼睛合上,叹道:“他既然喜欢读书,就把那几箱子书一起葬了吧!老夫骗他进京,丢了性命,妄为人师,老夫该下地狱啊!”

冯道突然老泪横流,伤心欲绝。

叶华让人把刘赟抬走,走到了冯道面前,笑了笑,“老太师,你这个人啊,外表奸诈狡猾,可心肝肠肺都是软的,吃亏,活得太吃亏!”

冯道默默无语,算是默认了,当初就是很多人哀求,自己才去面见耶律德光的,一世英名啊!老冯道摇头叹息,驻地外面马蹄急促,尘土飞扬,郭威旋风似的赶来了……

人有没有灵魂不好说,但人都有“精神”,一旦精神散了,垮了,受重伤了,比身体的病痛来得还要恐怖,更加摧残人!

冯道古稀之年,身体还不错,能吃半只烧鸡,喝好几大碗酒,可是当他发现刘赟死了,自己的谋划落空,最后的努力失败了,老头子的魂儿就被抽走。

几乎一瞬间,老态龙钟,鬓角白发散乱,憔悴疲惫,戳人的眼睛!

当初郭威部下就有议论,大家都主张尽早登基,沙陀人才凋敝,不足为虑。唯独冯道不这么看,沙陀人固然是疥癣之疾,但是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契丹虎视眈眈,那才是真正的劲敌!

自从唐末以来,契丹不断南下袭扰,尤其可恨,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契丹人有了进占中原的跳板。

本来契丹人只是强盗,抢了就走,如今他们不但不走,还想霸占更多的土地。

石敬瑭的后晋是契丹人帮忙建立的,也是契丹人灭掉的,以其兴必以其亡,这就是报应!谁也不知道,契丹会不会再度南下。

冯道最怕的就是某些不要脸的将领,再学石敬瑭,借师契丹,到时候不知道哪些土地又要遭殃,被割让出去。

一定要防止狗急跳墙,绝对不能逼出第二个石敬瑭!

这才是冯道主张迎接刘赟的根本用心。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人已经死了。冯道百思不解,他已经加倍小心,怎么刘赟还会中毒,是谁给他下的药?老夫这双眼睛瞎了吗?

“冯太师!”

叶华声音沙哑,“如果我没猜错,刘赟是自杀的。”

“自杀的?”

冯道更加不敢置信,“他为什么要自杀?毒药又是哪里的?”

叶华把那本书放在冯道的面前,冯道下意识去接,叶华递给了他一条手巾。冯道这才注意到,原来叶华是缠着手巾拿这本书的。

老冯道也学着他的样子,把手包好,然后翻看了两页。

“这本《孝经》还是老夫送给他的,当初刘赟在京城,老夫教他读书写字,刘赟秉性良善,懦弱无能,是最好的傀儡人选。”冯道痛苦地摇摇头,“到底是谁给了他自杀的胆气,老夫不信他会自杀,而且也没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