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东南乱起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82 字 9个月前

朱慈烺点了点头。

桐棠还是很懂事的。

“韩伴伴,宣兵部尚书路振飞觐见吧。”

乾清宫暖阁之中,朱慈烺愁眉紧锁的盯着舆图。

他拿着炭笔在东南诸省点了又点圈了又圈,心情极为复杂。

“陛下,郑芝龙此举意在分散朝廷的兵力,陛下如果调集大军去东南镇守,北面的压力就大了。”

路振飞分析道:“不如派登莱水师去一趟。东南的问题在海上不在陆上啊。”

路振飞的这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郑芝龙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水师。

他袭扰东南肯定也只是在沿海地区,不会深入。

朱慈烺便是派出虎贲大军前去平剿,郑芝龙也不会命人正面交锋。

到时郑芝龙的部众抢完钱粮上船走了,朝廷的大军只能干瞪眼。

而如果派登莱水师去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郑芝龙的船想跑,登莱水师可以去追。只要想追上总归能够追上的。

“本兵说的在理。只是该派谁统领水师呢?”

朱慈烺淡淡道。

“臣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只是”

朱慈烺见路振飞一脸犹豫,便清了清嗓子道:“本兵不必有顾虑,但说无妨。”

路振飞连忙拱手道:“臣遵旨。臣要推荐的人便是朱成功。”

朱成功自然就是郑成功。

朱慈烺曾经赐他姓朱。

传出郑芝龙暗通东虏的消息后郑成功一度承受了很多的压力,但他最终挺了过来,并在剿灭倭寇之战中表现优异,赢得了将士们的信任。

“陛下,此人虽然是郑芝龙的亲生子,但对朝廷的忠诚日月可鉴。且其擅长水战,是大明现如今为数不多的可供选择的人选。只是他的身份有些敏感,臣担心陛下这里难做啊。”

朱慈烺知道路振飞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御史言官们的弹劾。

这帮言官本就看郑成功不顺眼,郑芝龙暗通东虏一事爆出后更是对郑成功穷追猛打,要不是朱慈烺一直力挺郑成功,没准郑成功真的会一蹶不振。

文武失和历来是官场大忌,尤其是在大敌当前之时。

吴文道和曹凤年之间的裂痕已然形成,要想修补如出是不可能的。

只是吴文道不想在这个关头彻底和曹凤年翻脸,所以还维持着面上的最基本关系。

当然,背后小报告该打还是要打的。

他弹劾曹凤年跋扈、为所欲为的亲笔信已经派人送去了巡抚衙门。相信不日堵巡抚就会看到这封信。

届时巡抚大人必定雷霆暴怒。

他曹凤年便是再牛能牛的过巡抚大人吗?

堵巡抚可是连左良玉都能诛杀的狠人,会怕区区一个郧阳总兵?

当然,吴文道也知道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不到万不得已堵巡抚也不会将曹凤年换掉。

只要杀一杀他的锐气,给吴文道挣回些面子他就满意了。

他相信同是文官出身的堵巡抚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

南京紫禁城。

朱慈烺在大朝会上正式宣布册立嫡长子朱和垣为皇太子,昭告天下。

他本来还想再等一等,等到垣儿满岁时再行册封礼。但一些臣子谏言天子应该早些立储以固国本以安民心,朱慈烺便也就坡下驴的应了。

皇太子的册封礼十分繁复,礼部的官员忙前忙后折腾了大半天才算礼毕。

不光是群臣便是朱慈烺本人也是累的够呛。

不过没有办法,皇家自有皇家的礼仪。

立储这种大事如果礼仪不繁复一些体现不出皇家的尊贵来。

大朝会结束之后朱慈烺便来到坤宁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皇后。

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是迟早的事,可桐棠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难掩心中的激动。

那可是储君,是大明的皇太子,是下一任的圣天子啊!

自己的儿子将来会君临天下,成为一代明君。一定会的!

在抱过太子后朱慈烺把朱和垣交给了奶妈,和桐棠一起享受难得的独处时光。

“陛下,上次您命人做出的飞梭织布机臣妾已经命人试过了,十分好用。不知陛下可否命工部多做一些,臣妾也好命宫人在宫中织布以贴补吃穿用度。”

桐棠的想法倒并非是无例可循。

朱慈烺的母后便曾在宫中领着宫女织布以减少后宫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