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疑兵之计(第一更!)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48 字 9个月前

“对,我们从西边佯攻昆明,这样沙定洲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吸引过来,昆明北面的驻军就会减少。如此一来秦老夫人攻打昆明的过程也会轻松许多。”

杨畏知并不愚笨,在听过沐天波的一番论述后也明白了大半。

他微微颔首道:“黔国公真是大才啊。不过楚雄府的兵力有限,要想骗过沙定洲恐怕不易。”

沐天波哈哈笑道:“这个简单,我们可以在当地征集辅兵,给他们分发甲胄兵刃,如此一来足以以假乱真。”

杨畏知听罢直是眼前一亮。

是啊,沐天波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他们的目的本就不是打赢沙定洲,只是为了吸引叛军给秦良玉率领的明军更多的空间。既如此,临时招募的辅兵的战斗力便根本不重要了。

会不会打仗不要紧,懂不懂旗语也不要紧,只要能够站在那里充数就行。

只要人数堆上去了,远远望过去还是很唬人的。

沙定洲又不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肯定以为是沐天波取得了滇北诸土司的支持,组建了一只联军。

这种情况下沙定洲肯定不敢托大,一定会派出主力前去昆明西边驻防。

如此一来沐天波的目的便达到了。

“黔国公真乃大才啊!”

杨畏知赞叹道:“下官就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相信秦夫人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的。”

“希望如此吧!”

沐天波轻点了点头。

作为世镇云南的黔国公,他自然是最不希望云南发生叛乱的。

毕竟沐家在云南就相当于土皇帝,太太平平的沐家自然最舒服。

不过这次沙定洲叛乱却是给他提了个醒,那就是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

哪怕是那些平日里表现的恭顺有加的土司。

要想把日子过安稳了,将黔国公的爵位一代代的传下去,就一定要增强对各地土司的控制力。

科举流官制是行不通的,云南各地土民大多不遵孔儒,还得另想办法。

从建昌出发,张定国率领的这一支大西军过德昌所、甸沙关、迷易所、会川卫,在抵达松坪关后停了下来。

张定国一面令士兵们赶制一些攻城器械,一面四散派出哨骑,越过金沙江进入云南查探军情。

如今整个云南乱成一片,大西军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必须把敌情侦查的详实一些。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随机应变。

张定国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

在他看来叛乱的沙定洲也好,黔国公沐天波也罢其绝对实力都不如大西军。

张定国之所以不急着派大军渡过金沙江,就是想先看看局势再说。

万一沙定洲真和沐天波咬成一团,自然是张定国最愿意看到的。

松坪关的位置好啊。

不管是到武定府、楚雄府还是昆明都不算远,大西军完全可以蓄势聚力以备雷霆一击。

张定国对此次征伐云南很有信心,在他看来此行多多少少能够捞得些实在的好处。

这几日身在楚雄府的黔国公沐天波相继收到滇北土司的回信。

除却腾越州的土司一直没有表态外,包括广邑州、云龙州、邓川州、剑川州、宝山州在内的诸土司皆明确的表示支持黔国公讨伐沙定洲。

当然,他们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指望他们出兵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沐天波已经很感动了。

毕竟他现在也只是一个流亡在楚雄的可怜人,不再是那个手握权柄掌一省生杀大权的黔国公了。

如今坐在昆明城中发号施令的是那沙定洲,昆明附近的大小土司都对他表示了支持。

滇南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的。

眼下整个云南以武定、楚雄为界,滇西北的土司大多支持沐天波,而滇东的土司大多站在了沙定洲一边。

俨然一副分庭抗礼的架势。

这种时候朝廷的态度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沐天波迫不及待的想看到秦良玉率领大军入滇。这样一来明军的绝对实力便可以彻底压过沙定洲。

“黔国公,喜事,大喜事啊!”

沐天波正自想着,金沧兵备道杨畏知就走进屋来兴致冲冲的说道:“秦夫人已经率大军抵达叙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