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觉得生活有了奔头,便渐渐的改掉了以往那种惫懒的作风,整只军队的风气为之一振。
更让他们感到欣喜的是,巡抚大人在军队中引入了文艺队。
据说这文艺队是当今陛下钦点成立的,最先只在神策军中表演,后来其他一些军队也争相效仿成立。
可川东明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能等来这一天。
文艺队的队员都是从川东当地招募的,经过巡抚大人从山东带来的文艺兵的培训,渐渐开始排演一些难度较低的戏。
当然,他们排演的戏一般都是抗击东虏的。但巡抚大人为了适应四川局势的需要,亦命人开始排演一些张献忠暴戾凶残的戏。
士兵们看的津津有味,同时对献贼的仇恨也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几分。
此前他们只是听说张献忠凶残,可现在亲眼看过几出戏后那种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
吃过晚饭后士兵们也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听说那个张献忠是个天阉,所以虽然妻妾成群却是一直无子。估计啊是老天爷看他恶事做的多了,特地惩罚他呢。”
“谁说不是啊,人们都说献贼能防小儿夜啼呢。”
“这献贼当初拿下成都后,把蜀王府屠了个干净。蜀王一脉尽数被屠尽,惨呐!”
“不过,我听说献贼的几个义子倒是颇有些才干。将来朝廷若是能够将其招安也是不错呢。”
“难啊,献贼不死朝廷是不会招安他们的。你可别忘了大明天子的祖坟就是献贼扒的。”
“那又怎样,闯贼不还把烈皇逼死了吗,当今圣上不还是招安了他们吗?”
“嘘,你这个嘴上没把门的,小点声!若是让人听到还不知道会怎么嚼舌头呢。你别忘了,咱重庆府就有不少你口中的闯贼!小心祸从口出!”
气氛一下变得沉默起来。
过了良久其中一人才起身拍了拍屁股:“说这些作甚,我们看我们的戏,看完回去早些睡觉。明日一早还得操练呢。”
“对,对早些回去休息。现在巡抚大人下令三日一操,休息不够还真是撑不住!”
来到四川已经数月,文安之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除了稳固重庆防务以外,文安之派袁宗第、刘芳亮拿下了夔州府。
此举在文安之看来意义重大,不但使得重庆府和夔州府连成一片,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还使得整个长江上游相对安全。
奉节也被他列为仅次于巴县的重要城池,派驻重兵把守。
陛下把川事托付于他,他自然是要竭尽所能的做好,每走一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在文安之看来张献忠对于川东并不是势在必得的。这便给了他稳固防守的时间。
一方面文安之命令麾下士兵积极训练,另一方面他又让百姓开垦荒地积极恢复生产。
四川这几年确实太乱了些。张献忠入川之后和明军几番争夺,百姓们不是被西军抓去做夫子,就是被官军抓去做辅兵,以至于青壮损失严重。
川东这一代的百姓见到军队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跑到大山里面藏起来,等到军队过境之后才出来重新生活。
文安之率领军队刚刚抵达重庆府时就经历了如此尴尬的局面。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让当地百姓相信官军并不是要强行抓他们壮丁的。
有了信任许多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文安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川东推行军屯,也就是太祖皇帝在大明立国时推行的军户制度。
这种制度利于战时的集中分配,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军户们没有太多的积极性。
反正干多干少都是一个样,那还不如偷懒休息呢。
另一种方式就是民屯。
民屯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土地分给百姓去种,但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官府,每年百姓要给官府缴纳相当一部分的粮食。
还有一种是鼓励百姓去开垦荒地,开垦到的荒地自然全部属于百姓。
文安之选择将两者结合起来推行。
其中开垦荒地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样有利于调动农户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