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省藩地的诱惑(月票七百票加更!)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91 字 9个月前

洪承畴确实没法代表清廷,不过这算不算是清廷发出的一个试探呢?

如果郑芝龙真的感兴趣,双方便会进行进一步的接触乃至磋商?

这都说不准。

能够混到今天的高位,郑芝龙的谋略心机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不会轻易的相信别人,何况是关乎全族身家性命的事情。

郑芝龙如今被明廷封为了南安侯,又是福建总兵官,朝廷的势力根本就进不来。

不管明廷愿不愿意承认,郑芝龙如今就是福建一省的土皇帝。

这种情况下郑芝龙本没有多少理由动心,不过洪承畴给出的允诺很诱人啊。

洪承畴通过亲随向郑芝龙传话,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向他保证将来若取天下,将会拿出福建、广东、广西三省之地作为郑芝龙的封地,封其为王。

封王!

这个诱惑确实太大了些。

自打大明建立,除了开国那几位功勋追封了王爵,便没有封异姓王的情况,最多封到国公就到头了。

郑芝龙如今已经是南安侯,也就是说他最多再往上爬一级混到国公的位置。

国公和王爷还是差了不少啊。

何况清廷还允诺给他广东、广西、福建作为藩地。

福建就不用说了,本来就在郑芝龙手中。可两广亦是富庶之地啊。

尤其是那广东,繁华不下福建,郑芝龙一直垂涎欲滴。

郑家水师如今已经控制了东南的大部分海贸,惟独手伸不到广东。

如果真的能将两广也整合进来,郑家的每年的海贸利润、海税进项还会增加不少。

郑芝龙是一个商人、亦是一个海寇,所以他最看重的只有利益二字。

谁能给他更丰厚的利益,他便会选择跟谁合作。

这也是为何他当年会接受明廷招安,转过脸来就去围剿昔日的老弟兄。

而现在情况竟然很相似。

当然作为海寇和商人,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风险大过收益,那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多铎率军回京后多尔衮被气的差点昏死过去。

一个阿济格,一个多铎,他的这两个好弟弟真是没一个叫他省心的啊!

阿济格为了到蒙古抢马放弃了攻打湖广的大好机会。

多铎呢把一手好棋下成这个样子。

爱新觉罗家的脸真是叫这两个人丢尽了!

当然,如果硬要找一个垫背的话那就是勒克德浑了。

亏多尔衮还一直信赖他,命他统率一路大军伐明。

结果呢,勒克德浑非但没有独当一面拿下临清,反而自己被明军擒杀,差点全军覆没。

多尔衮的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了。

多铎也太优柔寡断了,仗打到这个份上便是咬着牙也得把山东拿下来。现在倒好,以败军之姿退回京畿,北直隶的官绅们会怎么看?

这帮狗奴才最会见风使舵,万一他们撺掇贱民造反,朝廷还得拨出兵去剿灭。

大清的形势不容乐观啊。

当然多铎也觉得很委屈。

军队的士气处于低谷,粮草又不多了,继续打下去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德州城墙即便不是铜墙铁壁也差不了多少,硬攻的损失太大了。

红衣大炮的威力是大,但铅弹在轰打棱堡、战壕胸墙的时候已经消耗了不少,本来就没剩下多少了。

难道非要到弹尽粮绝再撤军吗?

那时候可就是非常之被动了,明军若是派出骑兵一路骚扰袭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多尔衮不听他的解释。

在多尔衮看来,多铎是一军统帅就有义务作出最正确的决定。

清军被他带成了这个样子,真是叫人痛心啊!

当然现在事情已经这个样子了,多尔衮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待稍作休整之后再举伐明。

洪承畴到陕西还要一段时间,等他到了关中督战,多尔衮准备再命多铎配合南下伐明。

只不过这一次却要换个方向了。

你不是说山东难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