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94 字 10个月前

在何荣的十八房妻妾中,云娘是目前最受宠的。这是因为她是青楼出身精通各种房中术,能够变着花样的侍候何荣,床底功夫了得。

何荣毕竟上了年岁,体力不比年轻时,但在云娘的侍奉下却找到了初尝人事时的快感。

“你啊!老爷我的不都是你的吗?”

何荣宠溺的刮了刮云娘的鼻头,柔声道:“你且等着,我这便给你取。”

何荣将云娘轻轻放在一边,走到书案前取来一个十分精致的木匣子。

他将木匣子启开,取出一颗荔枝般大小的珍珠。

“怎么样,这颗珠子够大吧?给你镶在凤冠上最合适。”

明末早已礼崩乐坏,民间争相仿制蟒袍、凤冠,朝廷屡禁不止。

像何家这样的大户,在地方更是只手遮天,便是私藏一件蟒袍、凤冠也不是什么大事。

“还是老爷疼我。”

云娘凑到何荣身边接过珠子细细把玩。

“妾身听说一颗荔枝大的珍珠足以价抵千金,这么看来确实不错。”

“你可知道这东珠为何如此昂贵?”

何荣有意炫耀,眉毛一挑道。

“还请老爷赐教。”

云娘十分配合的说道。

“那是因为稀缺啊。物以稀为贵,采珠人采集珍珠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很可能会命丧大海。尤其是像这么大的珠子是可遇不可求的。”

何荣稍顿了顿十分得意的说道:“不过这点钱对我却不算什么。价值千金?便是价值万金又如何?”

别人说这话也许有吹嘘的成分,可何荣却完全可以这么讲。

因为整个遂昌金矿如今都姓何,别说是一颗荔枝大的珍珠了,只要有足够大小的珍珠,便是十颗,二十颗他也买得起。

“老爷,妾身听说巡按御史来遂昌了,这段时间您还是小心一些吧。”

也许是觉得何荣太过招摇,云娘便提醒了一句。

“巡按御史?不一样是官?当官有不贪钱的?老爷我几百两黄金砸下去,便能把他摆平!”

遂昌县察院之内,巡按御史孙懈安端坐在官帽椅上,与一个小厮仆从模样的人和声交谈着。

“陈千户,这回真是叫你受委屈了。”

“孙大人言重了。我们都是替陛下做事,有些牺牲也是应该的。”

原来这名仆从并不是孙懈安的跟班,而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掌刑千户陈琏。

此次孙懈安明面上巡视遂昌县,锦衣卫便在暗中配合。比起巡按御史,若是锦衣卫来到地方那引起的震动就太大了。

为了不打草惊蛇,陈琏索性扮作孙懈安的仆从,这样不但不容易引人怀疑,还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官绅。

陈琏当然不是只身一人前来,他此行一共带了麾下十名校尉,都是以孙懈安仆从的身份来到遂昌的。

本来陈琏还想再多带一点人,可考虑到孙懈安只是一个巡按御史,若是带了太多随行仆从也说不过去,只得作罢。

至于孙懈安对于和锦衣卫合作并不怎么排斥。

一般来说文官阶层是十分痛恨锦衣卫的,视其为荼毒忠良的鹰犬。

但孙懈安却很看的清局势。

当今天子即位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很重要一项便是复设厂卫。

在挫败东林党、勋贵叛乱中厂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孙懈安看来天子是一定会要用锦衣卫这柄快刀分文官的势的。

胳膊拗不过大腿。他与其跟着一众文官瞎起哄,倒不如顺应君意和锦衣卫合作。

所以这次天子下旨调查遂昌金矿,孙懈安主动请命,愿意在明处为锦衣卫挡剑。

有了孙懈安吸引注意力,锦衣卫便可以放开手脚,彻底清查遂昌官绅之间的复杂关系,顺藤摸瓜弄清楚遂昌金矿是怎么由朝廷开采落到个人开采的。

孙懈安坚信办妥这件事后他在天子心中将占据一席之地。

一想到他会成为简在帝心的人物,孙懈安便觉得兴奋不已。

“陈千户可想好了如何彻查?”

孙懈安咽了一口吐沫道:“若有需要本官帮助的地方,陈千户不妨直言。本官一定竭尽全力。”

陈琏轻点了点头:“孙大人有心了。孙大人只要正常与遂昌官绅交往即可。余下的事情便交给我们锦衣卫好了。”

“那便有劳陈千户了。”

二人刚聊了没几句,便听到有人在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