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292 字 9个月前

虽然多铎的大军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但怎么也还需要个十来日,若是高杰发了疯在此期间连克北直隶诸府,对清廷的统治威信将会是严重的打击。

多尔衮绝对不能坐视不管,必须派出一只强军阻挡住高杰前进的步伐。

只是现在清军主力大部分都不在北直隶,唯一的精锐是扈从皇帝的正黄旗、镶黄两旗。

他们肩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调动。

而且即便调动他们去阻击高杰,由谁担任统帅呢?

多尔衮自己肯定不行,他必须坐镇京师。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阿济格、多铎又都领兵在位。济尔哈朗、代善都上了年纪,唯一的选择似乎只有豪格。

而让豪格重获兵权,是多尔衮极不愿意看到的。

多尔衮越想越觉得头疼,无奈之下只得找来范文程、洪承畴问策。

二人现在是多尔衮的左膀右臂,多尔衮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

如今多尔衮已经搬出了紫禁城,故而是在睿亲王府召见的洪承畴和范文程。

二人匆匆赶到王府,冲多尔衮行了礼后恭敬的束手站在一旁。

多尔衮也没有什么心思和他们寒暄,直接说道:“本王找二位先生来是想问问,该由谁率兵阻击明军。”

范文程和洪承畴对视一眼皆是默然不语。

他们都很清楚,如今最合适的领兵人选就是豪格。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在两黄旗中极有威望,加上他作战勇猛,履立军功可谓是当世名将。

但偏偏豪格是多尔衮的政敌,二人为了皇位差点火并,虽然最终和解,但心里的疙瘩却是解不开了。

这种时候多尔衮绝不会拱手把兵权让给豪格。

既然豪格不行,那么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奴才举荐多罗贝勒勒克德浑领兵御敌。”

范文程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拿下卫辉后高杰并没有多作停留,而是率大军渡过淇水,进入滑县境内。

滑县隶属于大名府,县令孙应介得知高杰率军进逼滑县直接干净利落的在衙门大堂上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滑县县城内一共只有两百来府库兵,还不够填明军的牙缝。一旦城破,孙应介少不了一个失土之罪,不但自己会被问罪斩首,家眷也会被牵连,成为旗人的包衣奴才。

而如果他以死名志,清廷不但不会把他的家眷贬为奴才,反而会嘉奖一番他的忠义,多多少少也会给他的家人一些赏银。

以一己之死换取全家人的幸福,孙应介的选择不算太亏。

轻易攻克滑县后高杰率军沿着卫河北上,连克浚县、回隆镇、兵临大名城下。

大名知府姚远山一面向清廷告急请求援助,一面组织人手进行防御。

大名府城的情况比滑县好很多,驻扎绿营兵两千余人。

加上临时招募的乡勇,姚远山凑了五千人,准备负隅顽抗,拖到朝廷派兵来援。

高杰再次祭出了火药炸城的战术,轻而易举的炸开了大名府城的城墙。

只不过这一次冲击夺取缺口的不是李成栋率领的先锋军,而是换成了刚刚投降的卫辉府绿营军。

统率他们的便是原卫辉副将张勇。

张勇本以为投降之后高杰会命他们继续留守卫辉,谁曾想高杰竟然把他带在了身边,一路杀到了北直隶!

滑县、浚县一路打过来,张勇也算明白了,高杰是让他们没有退路,踏踏实实的跟着明军干。

毕竟这些城池的攻取都有卫辉绿营一分功,即便他们寻找机会逃脱复降清廷,清廷也不会放过他们。

既然已经没了退路,张勇也索性横下心来,全力配合高杰的行动。

高杰让他打谁他便打谁,高杰让他咬谁他便咬谁。

而大名府,便是对张勇的一次小考。

统率大名府绿营军队的是一名叫郑扈的副将。

虽说他也是副将,但和张勇比起来可差的太远,麾下满打满算只有两千人,而张勇却是统率了整整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