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左良玉给的。
李国英已经下定决心,不论朝廷对他施以何等酷刑,也不会屈服出卖左良玉,更不会调转过来去打昔日的恩主。
大不了便是一死,他李国英何时怕死过?
只是,家中老母有些放不下啊。
李国英最重孝道,对母亲更是极为孝顺。
父亲去的早,是母亲把他一手拉扯大,好不容易到了报恩的时候,想不到他竟然要先行一步,叫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想到这里李国英长长叹了一声。
孩儿不孝,来世再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了。
左良玉的座船已经抵达九江城外的江面。
见不远处的江面上排着密密麻麻的一列战船,左良玉的眉毛都拧到了一起。
这是什么意思,袁继咸早有准备,在这里布下重兵等着他?
左良玉紧紧攥住拳头。
“父帅,要不要写一封信射到城中。”
左梦庚十分忐忑的问道。
左良玉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就照你说的办吧。”
左梦庚连忙取来纸笔,替左良玉研磨。
左良玉先是思忖了一番,随即提笔蘸墨挥毫疾书,不多时的工夫便把一封手书写好。
左良玉将手书绑在一根箭矢上,站在船头弯弓搭箭朝九江城头射去。
左良玉臂力惊人,用的是开元强弓。这一箭更是使出了十分力气,顺利的射到了城头。
此刻左良玉除了留在座船上等待袁继咸的答复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把命运交给比人来裁决的感觉真是太糟了。
当然他也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如果袁继咸真的要拿他献功,那左良玉也不会甘于束手就擒。他会命令船队冲击袁继咸水师的封锁,不顾一切的冲过去。
任何人都别想让他左良玉认输!
金声桓和马进忠大获全胜后,一直骑墙观望的左军非嫡系各营将领纷纷表示自己之前跟随左良玉清君侧是被胁迫的,现在愿意痛改前非,接受朝廷的整编。
对于这些将领,堵胤锡好言安抚,表示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整编,朝廷一定会既往不咎。
而对于左良玉嫡系将领的处理,堵胤锡和金声桓、马进忠出现了分歧。
金声桓、马进忠主张将这些将领就地处决以绝后患。而堵胤锡希望把这些高级将领押解至南京献俘阙下。
他们这次虽然没有生擒左良玉、左梦庚父子,却还是抓到几条大鱼的。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左良玉的心腹大将李国英。
若是能够把这些人献俘阙下,圣天子一定会龙颜大悦。
最终马进忠、金声桓选择听从堵胤锡的建议,将左军嫡系军将中千总官职以上的全部押解至南京。
千总以下的军官和士兵则就地处决。
这些人都是左良玉的死党,参与叛乱时没有任何的犹豫,又拼命抵抗,杀伤了不少秦兵。
不论怎么看都没有留他们一命的理由。
金声桓、马进忠并没有命秦兵亲自动手,而是把这个机会给了刚刚投降的左军非嫡系军队。
既然投降便要表现出诚意,投名状还是要立的。
为此一些秦兵还感到愤愤不平。
他们有不少袍泽弟兄死在了左军嫡系士兵手中,真想把这些人一个个开膛破肚报仇雪恨。让那些左军非嫡系士兵行刑真是太便宜这些杂碎了!
不过军令就是军令,他们只能服从。
这些刚刚投降的左军非嫡系将领急于表现,立刻拍着胸脯应下了。
在他们的命令下,麾下士兵纷纷抽出腰刀将被捆绑手脚的左军嫡系士兵砍去脑袋。
这些左良玉嫡系士兵们倒是没有求饶,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已经被牢牢打上了左良玉的印记,从造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回头路。现在他们即便求饶,金声桓、马进忠也不会宽恕。
反倒是出乖卖丑,徒留笑柄。
还不如把腰杆子挺直,死的像条汉子。
刀起人头落,一具具无头尸体沉然倒下。这些左军非嫡系士兵用昔日袍泽的鲜血证明了自己归顺朝廷接受整编的决心。
处决完全部左良玉嫡系叛军后,金声桓、马进忠下令挖坑将尸首全部填埋。
做完这一切后他们便与刚刚招降的左军非嫡系士兵一起沿着富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