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顺军现在还没有踏入湖广的地界,但看这架势是迟早的事情。
左良玉不得不早作打算。
从顺军行进的方向看,他们最可能先进入湖广勋阳府。
如今勋阳府也在白旺部的手中,与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连成一片。
李自成胃口绝对不会仅限于此,若是他率部沿江而下,则武昌方面会面临极大的压力。
左良玉麾下虽然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但实际上也就是二三十万人。
这二三十万人中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是十余万。
除了左良玉亲自掌握的中军四营外,再就是金声桓、马进忠等人统率的‘秦兵’。
内心深处,左良玉是极为不想和李自成爆发冲突的。
李自成虽然对着清军屡战屡败,实力却仍在左良玉部之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左良玉深知这点。
要守住武昌则必须守住汉阳,左良玉必须提前调集重兵驻守汉阳。
可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对左良玉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封侯,就是因为手中有几十万大军。
若是这几十万大军打没了,朝廷便可以随便把他一脚踢开,再换一个人出任总兵。
而如果左良玉率军撤离,可供选择的方向就很多了。即可向东进入黄州府,也可以南下江西瑞州。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逼南京。
南京可是金粉膏腴之地,若是能够率大军到南京附近就食一定会很畅快。
唯一的问题是,南京是如今的帝都,当今天子圣驾就在这里。
若是左良玉真打算率军前往南京,必须要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清君侧似乎是个不错的理由,不过要清谁呢?
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与外人商议的,左良玉除了跟儿子左梦庚提及过,就连何腾蛟都没有说过。
不到万不得已,左良玉也不想放弃湖广这份基业。毕竟湖广是天下粮仓,掌控了这里大军便可以养的人肥马膘,保持极强的实力。
高杰不禁陷入了沉思。
李成栋说的不错,这种时候一刀把这来使砍了,并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令问题变得愈发复杂。
死无对证从某种程度说明高杰心虚,是在有意掩饰着什么。
若他心里没鬼,为何要急于“杀人灭口”?
高杰明白自己绝不能做这种授人以柄的蠢事,那些自诩为朝廷栋梁的伪君子恨不得高杰犯错,然后群起而攻之。
卑鄙,无耻,下作。
但这就是读书人。
仔细分析了一番利弊得失,高杰最终还是决定采纳李成栋的建议,把这使者五花大绑,解送去南京。
这样一来等于高杰把如何处置来使的权力交给了朝廷,交给了天子。若非坦坦荡荡,毫无私心,他怎会如此做?
高杰等于把心掏出来给天子看呐。
只希望天子能够明白他的一番苦心,不要中了东虏的离间之计啊!
玄武营、勇武营相继抵达登州驻防,天骑营抵达莱州。
原本兵力空虚的登莱镇变得兵强马壮,巡抚张肯堂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
按照他的要求,不论是步兵、骑兵还是水师都得接受三日一操。
玄武营、勇武营等神策军完成的很好,新训练的水师营就要差了许多。
不过张肯堂却要求他们必须咬牙坚持,有神策军这个榜样在,由不得他们偷奸耍滑。
刘三水的心情很不错。
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大海。
大海比他想象中还要浩瀚,那种吞噬一切的感觉真是叫人心醉。
闲暇的时候刘三水总会和袍泽一起来到海边踩水,任由海浪拍打在脚面上。
刘三水也见到过登州水城中的海船,想象着乘坐海船扬帆出海的景象。
可惜他隶属于步兵营,估计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海的那边是什么?
听说从登莱坐船浮海能够直接到辽东去,当初的东江镇就是从登莱获得粮食补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