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可法命令金玉和显然是行不通的。金玉和根本不会给他这个面子。
但如果是河南巡抚罗绣锦来下这道命令就完全不同了。
清廷制衡汉人武将的法子和明廷差不多,就是以文制武。
罗绣锦是辽阳人,早年间便以诸生身份投清,颇受器重。
清廷入关后,罗绣锦以右副都御使职巡抚河南,是清廷在河南委派的最高级别文官。
在某种程度上,罗绣锦就代表了清廷,代表了多尔衮。
金玉和可以不听祖可法的命令,却不能不服从罗绣锦的调令。
不然那就是蔑视朝廷,清廷可以用一万个理由杀了金玉和。
汉人将领本就是戴罪出身,比不得满洲人,稍有不慎就会丢掉官职甚至是性命。
哪怕是祖可法也是如此,别看祖大寿降清时被皇太极一番礼遇,但说到底就是个高级奴才。
奴才是可以随意打杀的,大不了再换一个就是。
所以做奴才的最重要的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做好自己的本份。
别看祖可法在一众绿营将领面前威风凛凛,但在各旗旗主甚至固山额真面前却是心甘情愿的认怂做小,溜须谄媚,甚至连舔腚沟子都做得出。
要想完成这个计划,罗绣锦就是最关键的一环。而祖可法根本就不担心罗绣锦会拒绝他这个合理的要求。
早在几年前,他就和罗绣锦打成一片,私交十分好。
在这件事上,罗绣锦肯定会站在他的这边。
他只需要和罗绣锦达成共识,双方合力借高杰之手做掉金玉和,便能把罪责全部推到金玉和身上。
毕竟死人不会开口辩解。到时候所有脏水往金玉和身上一泼,罗绣锦和祖可法便可以全身而退。
哪怕金玉和侥幸逃脱,等着他的也是断头一刀。
只要罗绣锦和祖可法的口风一致,金玉和便断无生机。
将这一切想通之后祖可法心情大好。
他只需要一手棋,便可以把眼前的死局盘活。
“这他娘的,翻山鹞这厮怎么突然蹿到睢州了。”
卫辉总兵府内,祖可法急的来回踱步,额头都渗出了汗珠。
他自被多尔衮任命为卫辉总兵以来一直顺风顺水,河南北部的绿营兵基本都由他统辖。虽说和那些高高在上的旗主没法比,但在汉人降将中也算是独一档了。这小日子,过的舒坦。
可前不久传来消息,残明小朝廷封的徐州总兵高杰率所部五万人,从山东突然进驻归德府,杀河南总兵许定国,兼并其部众。
作为清廷委任的高级将领,祖可法当然知道许定国这些日子来一直和北京方面眉来眼去,并于不久前下定决心投清。
一旦归德府也纳入清廷治下,整个河南便只有豫西尚需要攻伐。而豫西和山西是一体的,只要八旗大军拿下山西,豫西的李自成部也撑不了多久。
可偏偏突生变故,高杰毫无征兆的发难,于睢州宴席上杀死了许定国,这位河南总兵投清的计划自然也就胎死腹中。
高杰要北伐,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作为清廷留在河南的最高级将领,祖可法是无论如何躲不开的。
如果他胆敢不战而退,那他的脑袋很可能被砍下来挂在北京城楼上示众。
可凭什么战?
他麾下的绿营兵总共只有两万多人,高杰的部众可是足足五万人呐。这些都是如狼似虎的秦兵,真要打起来胜负是没有悬念的。
卫辉府的城墙并不雄固,祖可法便是拼命死守也守不住多久。他甚至认为高杰都不需要打造太多的攻城器械,只要靠人数填就能把他压死。
怎么看,卫辉府都是一片死地!
守肯定是守不住的,退又不能退。
怎么办?他到底该怎么办?
祖可法心情糟糕透了,恨不得打碎花厅内摆放的每一件瓷器。
便在他几乎发狂之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祸水东引,找一个替罪羊不就行了!
河南若是失守,清廷肯定会问责,届时一定会有人掉脑袋。
但清廷又不可能把河南守将全杀了,毕竟他还要靠这些汉人降将来统兵。
那么,祖可法只要不做那个罪过最大的人就行了。
不过这个替罪羊的身份地位却不能太低,至少也得是总兵一级的。
思来想去,祖可法觉得只有金玉和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