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克伦威尔用兵(二更)

二十几里外欧洲盟军的阵地。

克伦威尔为朱由崧摆下了口袋阵,然而一连几天过去了,明军就是不往里钻。往常明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逢城必取,见敌必歼,简直是迫不及待。然而这次十几万远征军的明军破天荒按兵不动了,怎么个意思?

盟军的总指挥克伦威尔沉不住气了,赶紧召开军事高级军事会议商议对策,副总指挥马萨林也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这20个国家军队司令官。

明军突然不进攻了,而是跟他们在这耗起来了,克伦威尔让大家发表见解。有的说明军看到了我们的意图,我们这里说不定出了叛徒,这里面有埋伏的消息,他们肯定知道了。

有的说明军肯定被吓住了,他们充其量才十几万人马,而我们40万军队。还有的说,明军可能是在等援兵或者等装备,要么就是在等粮草,总之他是条件不成熟,我们可以冲杀过去,一鼓作气把他们全部歼灭。也有人说明军是在摆阵,中国人自古以来工于心计,还是小心为上。

就这样,七嘴八舌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搞的克伦威尔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大明帝王朱由崧的御营已经安到了离主力部队十几里外的山包上。

“朱由崧的御营,有多少人马?”

“看样子超不过5000。”

克伦威尔一听,不由得心花怒放,“各位不要吵了,歼灭明军,活捉大明帝王就在此战!”

最后朱由崧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大张旗鼓的把他的御营安到了距离主力部队十几里之外的一个小山包上。

这一决定宋献策和张献忠都不同意,敌众我寡,万一敌人要是来偷营,根本来不及救驾。

“朕就是让他们来偷营,否则朕就不费这个事了。”朱由崧笑道。

“可是陛下,这里远离本土1万多里,这些欧洲列强全使用火器,万一献忠大帅的人马被敌人缠住无法救驾,后果是很危险的,比不在国内部与清鞑子字和流贼作战,这一战我们只能胜不能败,御营绝对不能扎得离部队部队太远,应该扎在后方才是,陛下可要三思啊。”宋献策说这番话也不顾及身旁的张相忠,由于心里着急,流贼两个字脱口而出。

“朕当然知道这一战事关大局,但是,敌人有敌人的计策,我们有我们的计策,敌人的当我们不上,我们的当敌人也可能不上,不铤而走险而,只能就这么耗着。敌众我寡对我们是不利的,但是对我们更不利的是,我们的战线拉得太长,跟孤军深入差不多,不速战速决粮草补给都是个问题,而这欧洲列强在他们的家门口,如果耗下去他们当然不怕,不要说战败了,如果不能胜利进军,我们就已经输了。”

张献忠听了朱由崧的话,连连点头,“陛下之言高屋建瓴,只是这样做太冒险了,纵然陛下神功盖世,御营将士个个骁勇善战,但是列强人马太多了,双拳难敌四手,饿虎害怕群狼,何况他们都是用武器,陛下如果执意要这么做,微臣的军将,至少要拨出4万护驾才行。”

朱由崧摇头道:“敬轩将军言之差矣,这样做当然朕的安全无忧矣,但是御营规模炸得过大,或者暗中埋伏兵马,很容易被盟军的探子探到,那我们这一计就白使了,朕就是要用自己做诱饵,吸引更多的盟军过来,把他们的战略部署打乱,也不说多,朕如果能牵制住他13的兵马,剩下的交给你们的主力部队和特战兵营,水陆并进,我们就有取胜的把握,因此朕的御营规模绝对不能超过1万,一千火枪营,3000铁甲骑兵足矣。”

宋献策和张献忠看朱由崧如此固执,但并不是没有道理,也不便多说,只有连连摇头叹息,期待苍天保佑,这一战能够打赢。

朱由崧的4000御营就这样分出去了。离张献忠的主力部队十几里,小山包上,这是一处显眼的位置。

朱由崧还叮嘱张献忠和宋献策:“如果朕的御营受到了偷袭,尔等不比急着发兵来救,要沉住气坐等战机,你们的任务不是救驾,而是集中优势兵力冲垮盟军的主力大营。”

“陛下,臣纵死也不敢从命,打再大的胜仗,歼灭再多的敌人,得再多的地盘,也不及陛下安危之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