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锦州会战(3)(三更)

“爱卿请讲。”

“陛下容秉,既然明军的水师如此厉害,大凌河城恐怕就危险了,是否派兵增援一下?”

将近60岁的宁完我,心思仍然机敏。

“公甫,难道你不知道明军在我们面前屯住了重兵?倘若派兵出城增援,我们这里的防守势必削弱,那时朱由崧肯定大举进攻,朕以为他们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倘若明军大举攻城,如之奈何?”

宁完我,子字公甫,他已经是三朝老臣了,平日里小顺治对他还算是尊重,此时却充满了不屑。

“陛下圣明,是奴才浅薄了。”宁完我赶紧告罪。

这时孝庄皇太后说话了,“宁中堂言之有理,皇儿,如果不派兵增援,万一明军的水师舰队拿下了大凌河城怎么办?我们的退路被掐断,锦州就有可能成为一座孤城。”

顺治皇帝立马也认识到了这个严重的后果,“母后的意思是,我们应当派兵增援。但是援兵派少了无济于事,派多了,锦州城的防守怎么办?请母后指点迷津。”

正在这时,一个报事的小太监慌慌张张的又跑进来了,“启奏陛下,启奏皇太后,大事不好啦,大明的水师舰队已经拿下了大凌河城,城中一万守军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无异于重磅炸弹,包括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在内,在场的人全部惊傻在那里。

大凌河城位于锦州城的后方,兵力的部署虽然不及前面的小凌河和女儿河两城,但是城中有1万名清军精锐,还有几十门重炮,无数的弓箭手,滚木石块堆积如山,整座城堡固若金汤。

怎么着也能支撑个三日五日的,这么快就被明军水师拿下来啦?

不怪顺治小皇帝发脾气,也不是因为13岁的小孩喜怒无常,容易冲动,刚刚当上皇帝,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实在因为这事太气人了,摄政王多尔衮一败再败也就罢了,岸上的军队不行,但是水战怎么也是节节吃败仗?难道大清的军队就这么不堪一击?优秀的爱新觉罗,所向披靡的八旗军,那就成了昨日黄花,风光不再了吗?

顺治皇帝虽小,胸存大志,13岁的他基本上就有了成人的头脑,心怀社稷。

不像现在十三四岁的孩子,还是在家当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拿着手机,玩着游戏,通宵泡网吧,就是不爱学习,稍有不顺心,就冲父母老师发脾气,动不动离家出走,这才是真正的孩子气。

古人普遍寿命较短,人生七十古来稀,四五十岁就成了老人。但是他们成熟的也早,十三四岁娶妻生子的、嫁为人妇的比比皆是。别人不说孝庄皇太后就是如此。

现在的顺治皇帝刚刚临朝亲政就已经成熟了,不成熟也不成,这个烂摊子,除了他没人敢收拾,除非他不当这个皇帝。

顺治皇帝这一发脾气,身边的太监吓得就跪下了,门口伺候的宫女也吓得战战兢兢,体如筛糠。

很快孝庄皇太后,宁完我,刚林、巴哈纳、冷僧机、拜尹图,以及蒙古鞑子吴克善,满珠习礼等随行护驾的文武大臣,以及锦州的地方官,包括锦州知府王化成和逃回来的宁远守将耶律青等等,全都跑过来伺候啦。

除了孝庄皇太后之外,他们在顺治皇帝面前呼呼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

顺治皇帝冲他们咆哮一顿,然后把水师连连兵败的奏折摔给了他们,“岸上的兵马连吃败仗,明军的水师又是畅通无阻,如入无人之境,现在他们的战船已经开到了朕的后面大凌河了,食君禄,当报君恩。尔等拿着朕的俸禄,就是这样报恩的吗?”

顺治小皇帝的小脸一绷,把龙书案拍的啪啪山响,这些文武大员个个成了阳痿,头都抬不起来了,全都被骂成了苦瓜脸,趴伏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等顺治皇帝脾气发的差不多了,孝庄皇太后,悄无声息地把顺治摔在地上那份奏折捡了起来,看了一遍,也是一脸的沮丧,勉强调整一下心情,对顺治皇帝道:“皇儿,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何故如此?让他们都起来吧。”

“母后……”顺治皇帝还想说什么,但是看到孝庄皇太后一脸的威严,把要说的话又咽下去了,转脸对这些跪着的大臣道,“都平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