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中荷大海战(1)(一更)

数百艘战舰同时开火,火力之猛烈是罕见的。

瞬间万炮齐发,炮弹呼啸满天飞舞,如滚滚惊雷,响彻天地。海面上硝烟弥漫,火光四起,水柱冲天,此起彼伏。

一时间双方都有战船被击中,有的当场被击碎,有的被炸为两截,有的被掀翻在海里,有的起火舰身倾斜,渐渐沉入海中。

但是双方的战舰仍然是冒烟突火,往前冲锋。

公平而言。看双方舰船的实力和装备,荷兰殖民者的军舰要优于大明水师的战舰。

因为荷兰是一流的资本主义强国,而大明朝还是封建帝国,荷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而大明刚刚从风雨飘摇中稳住身躯。这样一对比,强弱立分。

具体来说,他们的造船技术远远胜于大明,这一点从舰船的吨位,战舰上成火力的配备,以及双方兵将使用的武器,这样一对比,差别非常明显的。

荷兰的战舰吨位大,虽然舰船都是木质的,上面装备的都是红衣大炮,射程都在十里地左右,但是荷兰的战舰炮火设置分好几层,因此火力就密集得多。

另外荷兰的战舰也多,而每艘战舰的操控人数比要比明军的水师战舰少一半儿。也就是说,一艘明军的大战舰,连作战带控船,如果需要上百人,而一艘荷兰大战舰,仅需要三四十人,连作战带操控就完成了。

另外一点,就是舰船上的荷兰军队,除了大炮之外,手中用的都是西洋火器。而舰船上的明军将士,除了大炮之外,主要用的还是大刀,长矛,弓箭之类的冷兵器。

不过明军的优势也有,先不说士气,一,这是在大明的家门口打,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二,明军水师人多,只泉州湾就出动了上万水师,而荷兰殖民者,这次总共就来了8000人,除了有2000在泉州湾丧生,现在只剩下6000人。

双方优劣势对比折中,短时间内,这场大海战难分胜负。

福建的南安州离泉州也就是五六十里地,奉旨的太监李国辅押着御酒御肉,带着犒赏三军的圣旨很快就到达了泉州水师营。

施琅,姚启圣和贺金武得报之后,三将赶紧出营跪倒接旨。太监宣读完圣旨之后,把酒肉留下,然后回去复命。

施琅,姚启圣和贺金武谢主隆恩,他们感受到皇恩浩荡的同时,受到莫大的鼓舞。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第二次更大的战斗,施琅立即把酒肉分给三军将士,并当着全体水师将士的面,把圣旨又宣读了一遍。

然后要大家斟满酒,施琅举起满满的一碗酒,站在点将台上,施琅居中,左有姚启圣,又有贺金武,施琅举着酒碗对水师营的众将高声道:“隆恩浩荡至此,天子对我等寄予如此厚望,绝不能有负圣恩。泉州湾一战打出了我大明水师的士气,狠狠的教训了荷兰红毛贼。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现有大批的荷兰战舰陈兵我海域,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把这些红毛贼赶出大明,收回台湾岛,以报效陛下!”

施琅话音刚落,下面的将士群情振奋,也都举着酒碗齐声应道:“驱赶红毛贼,收复台湾岛!驱赶红毛贼,收复台湾岛!……”

万人高呼,声震霄汉。

然后施琅,姚启圣和贺金武三将带头把御酒喝干,把酒碗摔了个粉碎。水师营的将士也都一口气把酒抽干,然后把酒碗摔到了地上。

这种誓师,就象征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如果不成功,便成仁,他们宁愿像这酒碗一样,粉身碎骨。

“出发!”施琅一声令下,泉州湾的2万水师纷纷登上战舰,400多艘大小战舰,扯起风帆,排成进攻型舰队,高悬着大明的国旗歌和各色将旗迎着海风,猎猎作响,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地开出了泉州湾……

此时,距离里泉州湾一百里许的海面上,从泉州南部到金门南部一带海域上,上千艘核枪实弹的荷兰战舰也开动了。

泉州湾的炮声响了两个小时,一百艘战舰,2000荷兰殖民军,包括舰长特鲁伊全部葬身海底,无一生还,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海军司令官范配西早就得到了消息。

范佩西闻报之时,先是震惊。因为他根本没料到,大明朝廷朱由崧敢如此对他们下此重手。另外他也没料到,大明水师有如此的实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他的前锋海军全军覆没?

在范司令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特鲁伊这一百艘战舰,2000水师作战能力可是一流的,舰船吨位,火力配备,世界上哪支海军能与他们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