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鼓浪屿海战(3)

回到明末当帝王 星星草 2298 字 10个月前

此时敌舰的指挥官当然仍然是郑家军的小将刘国轩。

上一次,他亲自指挥着水师一举打败了贺兆雄的水师,声名大噪。厦门守将郑芝莞又高兴起来了,虽然刘国轩有胜有败,损失也很惨重,但是总胜过他一败再败。

现在陆战他是没指望了,明军大军压境,随时都可能抢渡海峡,隔着十里左右的海岸,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带的防御就指望这个刘国轩的海战了。

郑芝莞也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因此,报请郑芝龙之后,郑芝莞这次亲自提拔刘国轩为副将,也就是说整个思明州,除了他郑芝莞之外,就是刘国轩了,地地道道的二把手。

然后郑芝莞亲自为这位年轻的助手刘国轩摆宴庆贺,正庆贺的时候,大明皇帝陛下朱由崧亲自率船队来了。

刘国轩只得率队再次出海迎战。

然而这一次不同,刘国轩的战船编队连明军的炮火防线都没有突破,便被打得稀烂,损失惨重。

上一次海战虽然取胜了,但是他也损失了近百条战船,2000多水师。击沉明军大小200多条战船,歼灭了明军5000余水师。这样的战绩只能是险胜,而不是完胜。

尤其是敌强我弱,刘国轩看到这次明军炮火异常猛烈,便吩咐撤退,退入第二道防线之内,他指挥着水师转入近海防御阵地。

朱由崧一看敌舰撤了,喝令一声:“全力追击,一鼓作气拿下厦门岛!”

两万雄师,五百艘大小战船排到辽阔的海面上,这阵容绝对庞大,震撼人的眼球。

朱由崧昂立在一只大船头,身后站着随行护驾的贺宣娇和一帮水师精英,此船在当时来说吨位最大,大船稳但有时较笨拙,因此船上面还配备了几艘小船,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只战船上连水手带作战的兵将超过三百人。配备千斤佛朗机和红衣大炮共二十四门,也就是说远近火力打击系统比较刘全,另外还有五十名弓箭手。就兵力和火力配备来说,这无疑是最实力最强大的一只船。

而且这一次他们还吸取了上次海战失利的教训,前后左右是四艘随行护驾的舰,像是后世的护卫舰或者驱逐舰,这四艘舰上的指挥官分别是刘文秀,李全,柳春红,贺金武等,在绿柳山上贺金武原是贺兆雄的贴身保镖,现在也升为明军水师的参将。五艘舰船组成编队,在当时来说不亚于后世的航母战斗群,其他大小战船前后左右随行。

离开海岸十几里地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又出现了一群小黑点,各舰立即相互警告,敌舰目标已经出现,知道接下来又是一场硬仗,明军水师全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此时朱由崧立在船头通过单筒望远镜能够看清楚,刘国轩的水师又迎过来了,大船上的显目的“刘”字便是标准。

朱由崧通过单筒望远镜看看这些数不清的大小战船,看他们的装备,看他们的兵将甲衣,看完之后点了点头,贺兆雄说得没错,敌人的战舰大小和装备一点也不比明军的差,郑芝龙大海商大海盗经营这么多年,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海上军事集团,实力富可抵国,连那么牛叉的葡萄牙舰队和荷兰舰队都吃了败仗,何况是出身山野的贺兆雄呢?

朕这次冒险出海作战,一定得把刘国轩的水师收拾了,只有拿下了厦门岛才有可能兵进大小金门,只有降服了刘国轩,才能有把握解救被囚于金门鸟的郑鸿逵和郑成功叔侄。

朱由崧正想着这些,双方舰队的前锋已经到了炮火打击的范围之内,一时间炮声轰鸣如雷吼,打断了他的思绪。

平静的海面上,炮火纷飞,浓烟滚滚,双方都有战船被击中,大船起火倾斜,小船直接解体,弥漫的硝烟中,炮弹击起的冲天浪柱此起彼落。

船上的兵将被炸飞,死伤都沉入海底喂了鱼鳖,没受伤的或轻伤的还在海里挣扎搏命。

本来海面上无风三尺浪,这下海浪更大了,朱由崧的这只大船也大幅度摇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