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箭矢对朱由崧他们来说,无异于下了一场毛毛细雨。
不说朱由崧,刘肇基,李全,和那十几名锦衣卫,个个皆是勇武悍猛之人,否则也轮不到他们做朱由崧的亲随护驾。
他们挥舞手中的兵刃,拨挡着箭矢,然后飞马而去。
回到明军大营,朱由崧立即传旨,将20万兵马开到七星山下,把七星山包围。
当然,困山跟围城不同。不可能像围城一样拉个大圈,扎上厚厚的联营,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他们只须在所有进出山的道路屯驻重兵,山上的人下不来,下面的人上不去,其他的悬崖峭壁则无需管他们,只需多派兵将绕山巡逻即可,这样山上之人就插翅难飞。
但是尽管如此,这么大一座七星山,除了山势险要处之外,根本无法上下人,除非会飞,连同大小道都算上,凡是可能上下人的地方都算,大小共有十五处需要屯兵守把的地方。
刘肇基,马万年,张环,马保,陆校,方东旭,祖克勇,慧英,高桂英,李柱石,贺兆雄,等等男女老少,水陆两路,包括炮兵辎重营,朱由崧把他们全都派出去了。
各个守把关口分为大小营驻扎,小营几百人,大营几千甚至上万人。各营之间相互接应,通过巡逻营互相联系。
这样山下的15个营把整座七星山困成了牢笼。
朱由崧的御营当然扎在九寨县,九寨县离七星山最近的路程不足40里,御营共驻扎了一万兵马,包括三千御营铁骑,由张乃双喜负责的20万军马的粮草库也屯在御营附近。
马金花,贺宣娇,慧梅,三员女将负责御营的安全,晚上当然是有他们三个轮流负责伺候朱由崧饮食起居,李全带领一支锦衣卫守护御帐内外。
把七星山困死之后,朱由崧就开始实施他的破山大计,相关的信息已经通过那一箭射到了山上。
朱由崧先将大队人马扎在九寨县,然后带着兵部尚书刘肇基和锦衣卫同知兼东厂掌刑千户李全及一支锦衣卫来到七星山巡察敌情。
他们纵马飞奔几十里便到了七星山下,远望大山,山连山,岭连岭,山岭重叠,绵延起伏,高耸入云者共有七峰,故名七星山。群山青翠,如在画中。
“好一座七星山呀,李自成可真会找地方!”朱由崧赞道。
很快他们这十几骑便到了山脚下,立石如刀,卧石如虎,山道如羊肠,战马踏在山石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转了几处,觉得山上的防守森严壁垒,滚木巨石封道,再加上弓箭,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冲山夺寨,根本没有可能。
最后来到一处较矮的壁崖前,说是比较晚,但也有数十丈高,朱由崧等人将马停住,抬头仰望。只见立石如削,上面有军将探头缩脑,指指点点,明显是发现了他们。
朱由崧一笑,“就这里吧,”说着,取出三石强弓,从箭弧中抽出一支狼牙箭,把昨天晚上写好的一封“告李自成书”插到箭上,开弓如满月,右手一松,嗖的一声,这支狼牙箭破空而出,便飞上了高高的山崖。
原来,朱由崧这次来不止是为了巡山,也是有意用这种方式往山上给李自成送信,或者说是为了给张献忠送信。
朱由崧射完箭信将弓插好,刚要驱马离开,觉得头顶上不对劲儿,一抬头一巨石从天而降,带动的飓风砸地而来。
“陛下,快躲开!”刘肇基和李全大喝一声,和十几名护驾的锦衣卫纵马闪出多远。
然而朱由崧没有躲闪,也不知道是不是来不及了,这时朱由崧的宝剑瞬间出鞘,朱由崧擎剑在手,一剑冲天,剑指落下来的巨石。
朱由崧这个动作,把这些随行护驾十几骑吓得瞠目结舌,这块巨石大如伞盖,看样子没有千斤,也有八百斤,陛下武艺再高一柄宝剑能撑得住这一块惊天巨石吗?
刘肇基和李全这些人,武艺都不错,但是想冲过来救驾,或者说来挡石头当替死鬼,已经不可能啦了。
哎呀糟糕!陛下肯定是剑毁人亡,连坐下马也得成为肉饼。朱由崧身边这十几骑随行护驾者当时被吓傻在那里。
说是迟那时快,咔嚓一声,巨石就落到了剑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