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一战明军大获全胜。这一战意义非常重大,意味着大西政权的消亡,与大明对抗多年的骁悍匪首张献忠归顺了朝廷,大明朝由此也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改编俘虏,清扫战场,打理战利品,明军将士忙得不亦乐乎。
当天晚上,张献忠果然不负所望,带着李定国,向朱由崧请罪。
张献忠见到李定国,根本没费什么口舌,李定国就表示愿意投降朱由崧了,李定国忠臣不事二主,现在他的主人都投降朱由崧了,那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但李定国投降了,李定国手下的两员心腹爱将,张胜和张虎也都愿意投降,他们追随的是李定国儿,李定国追随的是张献忠。张献忠投降并亲自来劝降,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李定国带着张胜和张虎跪在朱由崧面前乞罪时,朱由松心潮澎湃,张献忠投降,李定国归顺,可谓是最大的盛事。
“小爱卿,免礼平身,浪子回头金不换,从此我大明又添良将矣!”
朱由崧亲自把他们拉了起来,终于梦想成真,收降李定国,朱由崧的成就感一点也不比收降张献忠的小,一高兴叫它小爱卿,是因为他长得面白如玉,像个漂亮小伙子,其实论年龄朱由崧并不比李定国大多少。
朱由崧当即传旨,赦免李定国和张胜张虎三将一切罪过,并当面加封李定国为大将军之职,张胜和张虎为李定国的偏将军。
李定国三将再次谢恩,朱由崧觉得太值得庆贺了,当即传令,大排筵宴,明军在凤凰山上,凤凰山下,大肆庆贺了三天。
张献忠投降归顺大明,消息传出,轰动了整个大明帝国。大西军的原治下,四川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大片地区地方官员们纷纷来降。
对这些朱由崧,当然不能让他们简单的官复原职。先派兵接管,地方的三司衙门要交由内阁和兵部以及司礼监规定程序理事。
这一天,张献忠来见朱由崧,行完君臣跪拜大礼之后,张献忠道:“陛下曾说有两件大事要敬轩来办,现在李定国已经归顺天朝,但不知陛下另一件大事哪方差派?”
赦免俘虏无罪,并大肆封赏大西军的将领,朱由崧不必担心会引起手下那些劳苦功高将士的不满,因为他哪个都沐浴着朱由崧的天恩,他们深知没有朱由崧就不会有他们的今天,更不可能有现在的大明复苏。
这位弘光大帝在他们心目中早已是神的化身,是上天派下来的神,泽被苍生与万物,因此朱由崧嬉笑怒骂皆风流,一举一动亦英雄,这或者就叫做信仰吧。
信仰这个东西太厉害了,尤其是在封建年代,无起义不信仰,无信仰不成事,人们一旦认定了信仰,是丝毫不会怀疑的,这就叫信徒。
普天之下谁有信徒谁就牛逼,谁的信徒越多谁越牛逼,等到他的信徒遍及天下时,他便是万世圣主。
现在最感谢隆恩的莫过于张献忠了,不但赦免一切罪过,还被朱由崧加封为大西王,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此前他反复投降想过崇祯帝,在朝廷眼中,恐怕他早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悍匪,可杀不可留。
朱由崧竟然还能留他,不会是权益安抚,日后随便找个借口杀掉吧?
“绝无可能!”张献忠刚有这样的念头,就立即又否定了自己。
朱由崧要想杀自己,易如反掌,还用日后去刻意找理由吗?就他的所作所为,理由一大堆,掉脑袋是最轻的,千刀万剐,车裂,点天灯,抄门灭族都不为过。
而且凤凰山插旗岭都是明军攻下来的,并非是他张献忠识时务主动献山投降,至于后来的投降,只是走投无路,被迫无奈的求生之策。
能让自己和爱妻李纳净身出户,全身而退,在茅草屋中安享晚年,当时对张献忠来说已经是奢望了,可是朱由崧竟然加封他为大西王!
崇祯皇帝可从来没有这么大方过。
张献忠携李纳跪倒磕响头,朱由松淡然一笑:“敬轩不必谢朕,朕还有两件事情相托,办好此两件事,就算是对朕的报答了。”
帝王说话就是圣旨,当臣子的只有无条件服从,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还谈什么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