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破凤凰山之策

这些朱由崧不能不通盘考虑。

考虑到张环年幼,资历较浅,镇守成都这样的重镇要塞,短时间内尚可,时间长了,怕有闪失,正好现在又来了这么多精兵强将。

因此朱由崧立即传旨,让兵部侍郎堵胤锡到成都接替张环,镇守成都,把张环替换过来。

然后朱由崧和宋献策,刘肇基等人商议破凤凰山之策。

手下不少武将都进来,主动请缨,主张强攻凤凰山,有马保,祖克勇,张环,马万年,陆校,方东旭,李柱石,等等。

他们认为现在明军兵强马壮,力量是大西军的数倍,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大炮有大炮,水师战船粮草样样充足,一鼓作气拿下凤凰山就得了,七八万人马还架得住明军打吗?然后几十万大军一走一过,就占领了云贵之地,大西就完蛋了,然后就可以班师回朝了。

朱由崧笑着摇了摇头,这些武将毕竟年轻啊,太鲁莽啦,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朱由崧把这些头脑比较简单的好战分子打发走之后,和宋献策,刘肇基继续研究军情。

这时有人又送来了一封信,是沐天波从山上射下来的。

朱由崧打开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一下妥了,朕有破凤凰山之策了。

明军一下又增加了14万,这下凤凰山下的明军,连水师带陆军实数增加到27万。

凤凰山这一战朱由崧心里就更有底气了。

一边命令手下军将安营下寨,兵部尚书刘肇基带着兵部侍郎堵胤锡,大将马保,祖克勇,陆校,方东旭等来拜见朱由崧,详细奏报了这一年多来他们两支人马征讨大西军的经过。

一年前,李自成与张献忠结成儿女亲家,达成合作协议,双双起兵,共同征讨大明,欲使朱由崧首尾难顾。

朱由崧只得两线作战,张献忠手下大将李定国率10万大军,出川东进,取宜昌得荆州,逼近武昌,朱由崧派兵部尚书刘肇基总督南直隶四省军马迎击李定国,后来武昌失守,李定国的大西锐不可当,进逼九江,京师震动。此时正在黄河岸边对李自成做战的朱由崧只好又抽调兵部侍郎堵胤锡率五万大军支援刘肇基,先后有二十余万明军在九江一带与李定国鏖战数月之久,双方互有伤亡。

直到朱由崧打垮了李自成,占领了西安后又挥师南下,对大西用兵,连战皆捷,特别是取得草甸湖、夔州两大战役的胜利,张献忠的亲征连连受挫,朱由崧的军队逼近大西京师,张献忠被迫再次亲征,并下旨诏回三王,李定国接旨后撤兵,只留下一万人马断后,刘肇基和堵胤锡采取迂回包抄的策略,将一万大西军吃掉,复夺了武昌和荆州,宜昌等地,才急匆匆回兵凤凰山,前来勤王。

奏完之后,兵部尚书刘肇基跪倒请罪。

“卿免礼平身。”朱由崧没有怪罪他,因为他知道当初武昌失守罪责不全在刘肇基,他手下的名将是不少,但是谁能抵得过李定国呀。

刘肇基和堵胤锡的组合,虽然吃了几次败仗,能把李定国的大军阻在九江一带,这已经是很不善了。

让朱由崧腾出手来,专门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因此朱有松非但没有怪罪刘肇基,反而褒扬了他一番。

刘肇基感激涕零,感念皇恩浩荡,感谢上苍,让他遇到了如此开明的圣主。

因为他知道如果,陛下要治他的罪,理由是很充分的,别看他的功劳不小。剿贼不力,吃了败仗,丢失城地,损兵折将,有负圣恩。随便给他列几条罪证,他这个兵部尚书,吃不了就得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