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有拆帐篷的,有将锣鼓帐篷,粮草,锅碗瓢勺等军用物资打包装车的,忙得不亦乐乎。
李定国据此认为朱由崧真的要撤退了,李定国坚守城池不战,如果他们强攻三天五天,十天半月肯定攻不下来,这样耗下去,他李定国无所谓,但是身为帝王的朱由崧肯定跟他们耗不起,撤退是必然的,也是李定国早在预料之中的
另外昨天晚上有细作来报,说明军打算近几日撤兵,为了稳妥起见,他要亲自观察明营的动静。
到了日暮时分,明军的大营开始虚部旌旗,密布帐篷,李定国知道,这是他们在虚张声势,以掩人耳目,迷惑城中的大西军,看来明军撤退肯定是在今晚深夜。
李定国下城之后,回到帅帐,立即传令升帐,分兵派将布置出城追击之事。
城中共有5万大西军,一下子出动了4万,李定国亲自统帅,令大将张胜统军一万为左军,令大将张虎统军一万为右军,他自带两万人马为中军,今晚三更天行动,三路大军出城追击明军。
让大将马惟兴守成,给他一万人马,这是他们的退路,如果明军拐回头来反扑,他们也不打算恋战,仍然退回城中,坚守城池。这是你退我进,你进我退的弹簧方略。
明营之中二更造饭,6万将士饱餐战饭之后,开始撤退了。
6万明军分三批撤退,张环带军一万首先出发,半个小时之后,朱由崧的主力人马共4万开始撤退了。
马万年是第三批,他带领一万人马负责断后,等朱由崧的大队人马全部撤退之后他这一万人马再走。
朱由崧命令三批撤退的队伍全部熄掉火把,夜幕下数不清的军队蜿蜒如巨龙游动。
朱由崧的队伍也不知道走出多远,后面传来隐隐约约的喊杀声,朱总立即命令队伍停下,开始埋伏,由于提前已经查看了这一带的地形,这一带主要是低山丘陵盆地,因此埋伏几万人马是很容易的事情。
除了一支队伍,把粮草车辎重等赶进前面的山环,剩下的3万多人马在道路两旁很快就埋伏好了。
这时,远处火把晃动,喊杀声由远而近。
通过单挑一战,朱由崧挫败了李定国的锐气,这场野战获得了一场小胜,此战共歼灭大西军两万多人,其中包括8000多名俘虏。
所得粮草,甲帐,马匹,骡子,刀枪器械等等,战利品堆积的如小山一样。
穷寇莫追,尤其这群寇的首领是李定国,因此朱由崧指挥着明军只追杀了十几里地,便收兵了。
然后清扫战场,整顿兵马,救治伤亡,处理战后事宜。
俘虏的事儿交给马万年,对待大西军的俘虏,朱由崧的政策跟往常一样,既不杀也不罚,以往的以优待劝降为主。
明军将士兴高采烈,纷纷上报自己的战功,唯有小将张环唉声叹气,闷闷不乐。
独目将军马万年当然知道他不高兴的原因,是因为今天没有杀掉李定国为父报仇,只有好言安慰。
两天后,得知李定国带着人马逃进万县,坚守不出,朱由崧的人马在万县城外十里左右安营下寨。
一连几天,李定国拒不出战,朱由崧和马万年等人商议破城之计。
其实,以朱由崧这6万大军要想攻破这座小县城并不难,直接强攻即可,可以用20门红衣大炮开路,也可以用掘子军潜到城下挖墙,采用爆破的手段炸城。
但是朱由崧不打算这么做,因为破城之后必然是一场血战,他现在运筹的是如何降服李定国,而不是破城杀人。
降服方案还没运筹成熟,马万年进来奏报,8000多俘虏已经处理完毕,就地遣散一部分不愿意继续吃粮当兵者,有5000名俘虏被改编到各营之中。
朱由崧比较满意,褒扬了马万能几句之后,把他打发走了。
这时李全从外面急匆匆进来了,跪倒施礼之后,呈上一封信。
朱由崧接过来一看大喜,这封信是李定国写给大西京师守将平东王孙可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