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朱由崧不无得意地对城头上的李自成道:“李自成,你我今日在此得见,也算是有缘呢。”
李自成心中恨得咬牙,但表面上也不能让朱由崧看扁了,打仗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不就是打了几个败仗吗?何况大顺军的这么多将士还看着自己呢,朕决不能气馁。
想到这里,他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冷笑,其实他这笑容仔细一看,比哭还难看。
“哼哼朱由崧,你今天见朕有何话说?”当了一年多的帝王,虽然地盘不算大,但毕竟在北京叱咤风云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谁也不能不承认他这个帝王,何况他的大顺政权强盛的时候,拥有雄兵五六十万,战将上千员,地盘也不算小,子民也不算少,比起那些边以小国还是很体面的。
因此李自成从开始的不习惯,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当这个帝王,现在也是张口朕闭口孤的。
朱由崧不由的大笑:“哈哈,你可以称你的朕,朕也承认你这个帝王。自古以来,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这江山社稷也不是我们老朱家独霸的,从秦始皇到西周东周,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然后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直至我泱泱大明朱家三白百年的江山社稷,期间风风雨雨,合合分分,经历了多少代帝王,谁也不能说自己就是永恒的天下之主。”
朱由崧此番言论,可以算得上帝王之最进步的言论了,因此听到大顺军和大明的军队全都心服口服,包括李自成在内,也不得不打心里赞成朱由崧的心胸开阔,不是一般的有气量。
要知道无论哪一代的帝王,哪怕是再不堪,他也不愿意承认别人的帝位,尤其是与他并存的帝位,最多把人家看成贼,而标榜自己的正统,哪个帝王不渴望自己长生不老,永世长存?能承认李自成的帝王之位,崇祯皇帝就算是重生恐怕也做不到。
朱由崧继续道:“但是,谁的帝王能做的长久,且不说能否名垂史册,也不管他骂名千载,更不用考虑他的疆土多寡,单时间长短就大有不同了。我大明现在已近300年了,秦始皇以来,这也算得上是最长久的国祚了。而你的大顺刚刚成立没两年便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众叛亲离,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别再执迷不悟了,赶紧献城投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朕有好生之德,朕仍把你们看作一般的俘虏对待,不但不会记恨洛阳的福禄宴之事,还会加以重用,不失为王侯之位,倘若不识好歹,城破之时,那下场可就悲催了,何去何从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西京南城外,兵甲森森。铁甲兵皮甲兵排列整齐,刀枪如林,寒光晃眼,夺人的二目。
身披重甲的朱由崧,头戴八宝闹龙冠的金盔,坐下千里一盏灯,立马在护城河畔。
在他的身边左右,有巾帼英雄马金花和贺宣娇,慧英,慧梅,柳春红,小柳是,个个英姿飒爽,面如娇花。更有宋献策,李全,马万年,张环,袁枢,赵甫,方东旭等武将,个个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然后是万名甲士排列整齐,各色将旗在阳光下猎猎飞舞,朱由崧身后的主旗上斗大的黄色镶金边“明”格外显眼。
此时李自成也立在城头的垛口处,皇后夫人高桂英,大谋士牛金星,李过,田见秀,高一功等将士环于左右。
城头上弓箭滚木,垒石等守城之物堆成了山,守城的兵将剑拔弩张,无数的弓箭手已经对准了城下面的明军将士,城头垛口处到处可见黑洞洞的炮口,已经瞄准了城外的明军,炮兵拿着火把,随时准备点炮。
城外护城河畔的明军将士也随时做好了战斗准备,在朱由崧身后无数的弓箭手和燧发枪也瞄准了城上大顺军将,双方的战斗一触即发,气氛相当紧张。
在李自成和朱由崧的身边,都准备好了炮灰兵将,也就是说,他们随时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们的陛下安全,乃至用身体来挡弓箭或者枪弹。
不过今天的形势是会晤,双方已经派将士通过气儿了。
此时的李自成一眼便看到了朱由崧身边的宋献策和双喜,脸上一阵的惊楚,进而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李自成心里一下子难受起来。本来这些天他还挂念着他们,甚至再想办法如何救他们,认为这他们这些天不定遭受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罪,甚至怀疑他们有没有命在,为他们感到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