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潜夫和袁枢带着三万河南兵马为偏师,从陕州渡河北上,走山西吕梁一带,西取榆林,然后南下,从北面直插匪穴西京。
从宋献策双喜等这些降将的口中朱由崧得知,这一带多山,地形复杂,大顺军防守较薄弱,可以出奇兵。
考虑到攻山破寨是白杆兵的强项,朱由崧让马万年带着三千忠贞营,作为陈潜夫这一路军的先锋官,有了这一支王牌之师,朱由崧就更放心了。
朱由崧带十万大军为主力,走函谷关取潼关,从东面进逼西京,两路大军届时在西安会师,完成对匪穴的最后合围之势。
三将领旨之后,带着三万多人马从陕州渡河北上。
留下五千人马守住陕州,朱由崧的十万人马当天也离开了陕州,第二天就开进了函谷关,也是兵不血刃。
函谷关离潼关只有几十里地,又一天的上午巳时许,朱由松亲统十万大军,便开到了潼关城外。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老百姓称之为三省闻鸡鸣之地。
潼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凶险,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远的不说,就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军队,跟崇祯帝的皇家队伍在这里就打过几次大仗,恶仗。多尔衮率满清铁骑入关之后,与李自成也在潼关决战。
那次大战打了几天几夜,直到清军把红夷大炮拉来之后,潼关才守不住了。加上大汉奸吴三桂从陕北来攻,李自成彻底败北,渡江南下攻取武汉,战事失利后,退守湖北九宫山败亡,当然这是朱由崧穿越之前就知道的这段历史。
因为他的穿越,改变了整个走向,现在他要与李自成在潼关决战了。
第527章潼关大战(1)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双喜也归顺了朝廷,朱由崧自然是高兴,明营之中又多了一员大将,论勇武双喜绝不次于张耐,其价值还不在于此,这双喜还是李自成的卫队长,他的投降意义重大。
因此朱由崧闻报之后,带着慧英张耐和李全等再次亲自探看了双喜的病情。
当朱由崧等人再次出现在双喜的床榻之前时,伤势尚未痊愈的双喜挣扎着要下来给朱由崧行礼请罪。
朱由崧扶住了他,赦免他一切罪行,并亲口加封他为御前带刀高级侍卫,俸禄同六品武官。
这是双喜的老本行,而且官职绝对不算低,等同朱由崧去年御笔亲点的九名武进士。不过现在这九名武进士,除了范进中和徐显仁。之外,那几名现在混的都非常不错,因为有军功,当然现在要比双喜的职级要高得多。
双喜感激涕零,没想到朱由崧真的能这么善待自己,滔天罪行,一句话全免了,而且还封了官职,虽然官不大,这是御营禁军军官,这样的职位,在外人眼中是可遇不可求的,何况是他一个俘虏?
双喜很知道好歹,自此以后,死心塌地的跟了朱由崧。
朱由崧安慰他以后,把张耐和双喜安排进了一个病房养伤,并派出御医为二人调养。
现在两万多名大顺军的俘虏都愿意投降,一大部分愿意继续留下来吃粮当兵,被收编到军中,一少部分选择了脱下军装,回乡营生。
但只有三个人例外,这便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芳亮,袁宗第和李来亨。
这两天慧英慧梅张耐双喜宋献策都不止一次地劝过他们,但都被骂回来了,双喜和宋献策的投降,令这三将大感意外,但他们三个明确表示誓死不降。
朱由崧也亲自来劝过他们,并亲自探望了李来亨的伤情,但三个人说的话基本一致:败军之将有死足矣,何饶舌也!
最后宋献策,双喜,双耐,慧英,慧梅等都没了耐心,纷纷对朱由崧送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陛下仁至义尽,此三贼如此冥顽不化,全凭圣意裁决吧。”